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体表着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现象,其中,以昆虫的体色最为丰富多彩,引人注目。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之一,家蚕体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决定昆虫体色形成的色素种类及其生物合成途径,重点介绍了家蚕幼虫及成虫的体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其饲养方法简单,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极好模型。本文以家蚕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家蚕卵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蚕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而死亡率显著升高,当辐射剂量达到300Gy时,蚕卵的孵化率减小到零;在饲育各龄期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其生长发育状况会出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0Co-γ射线辐射对雌蚕的致死作用比雄蚕明显。  相似文献   

3.
黑化现象在昆虫中时有发生,其分子机制和对昆虫生理特性的影响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的模式生物,拥有的20余种黑化突变品种是研究昆虫黑化的重要实验材料。总结了家蚕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与相关功能基因,综述了家蚕褐头尾斑(bts)突变、第二褐头尾斑(bts2)突变、黑蛹(bp)突变、煤色(so)突变、暗化型(mln)突变、颊尾斑(cts)突变等几种主要家蚕黑化突变品种及产生机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他昆虫黑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对未来家蚕黑化突变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家蚕模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秦俭  何宁佳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0,36(4):645-649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模式生物系统,是我国模式生物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家蚕(Bombyx mori)不仅具备模式生物的基本要素,而且还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2002年国际无脊椎动物协会正式将家蚕确定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代表了生物界的一个大类群,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世代短,子代群体大,遗传背景清楚,便于进行实验操作,并且遗传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基础研究历史和现代科学研究基础,所以家蚕作为实验动物,在经典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昆虫免疫学、鳞翅目害虫防治、环境监测乃至医药学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家蚕是少数完成基因组计划从框架图到精细图、重测序的代表物种,家蚕生物信息资源及分析平台以及功能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的平台日趋完善,使家蚕已经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典型范例之一。后基因组时代即使一个科学目标也有多种模式生物进行综合化分析,新的模式生物系统将逐渐形成。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推动了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化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并推进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人类疾病模型、医药筛选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将有助于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相关领域形成优势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生存和繁殖完全依赖于人类。家蚕作为蚕业的基础,对蚕丝绸行业的农民和工人来说意味着经济来源甚至生存基础。从19世纪开始,家蚕成为微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科学研究的目标,使得人类对生物学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家蚕基因组计划启动实施,之后随着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遗传变异图先后完成,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及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这里我们将概述家蚕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从而推动家蚕作为昆虫研究模式的发展,促进鳞翅目昆虫等生物基因组研究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昆虫的主要模式生物。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EST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EST在家蚕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家蚕模式在人类疾病与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近些年来家蚕(Bombyxmori)在人类疾病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家蚕是鳞翅目蚕蛾科的以桑叶(Mulberry)为饲料的完全变态昆虫。家蚕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所以成为鳞翅目的代表生物和重要的实验室研究工具,是研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好材料。最近家蚕更是成为了...  相似文献   

8.
外源基因导入蚕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Bombyx mori.L.)是以中国为发祥地(田村俊树,1994;吕鸿声,1992)向世界传播的昆虫。长期以来家蚕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又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模式昆虫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生物技术开始渗透到各个学科,蚕业科学这一领域也不例外。由于转基因  相似文献   

9.
秦笙  张静  印锦  孙霞  王学杨  李木旺 《蚕业科学》2019,45(2):181-186
家蚕是鳞翅目的代表物种,研究其翅发育相关基因有助于理解影响昆虫翅发育的内在因素,为鳞翅目害虫的遗传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靶标。家蚕的蛋白酶体β亚基1(Bombyx mori proteasome subunitβtype-1,BmProsβ1)是家蚕蛋白酶体核心颗粒的组件之一,负责水解折叠错误或细胞不需要的蛋白质,在细胞发育和器官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RNAi干扰技术,在家蚕体腔翅原基附近注射体外合成的针对BmProsβ1基因的小RNA,qRT-PCR检测试验组翅原基中BmProsβ1的表达水平得到有效抑制;对干扰后翅表型的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小翅个体的比率占52.38%,而对照组中未出现小翅个体。表明在BmProsβ1表达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家蚕翅的发育。进一步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BmProsβ1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结果显示注射sgRNA与Cas9 mRNA的蚕卵孵化率极低并在幼虫期死亡,而对照组孵化率达到37.92%。这表明BmProsβ1基因在家蚕的早期发育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缺失会导致家蚕胚胎和幼蚕致死。  相似文献   

10.
家蚕微粒子与野外昆虫交叉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家蚕微粒子Noseum bombycis通过胚种和食下传染使家蚕发生微粒子病。通过人工添食试验发现家蚕微粒子经桑叶传染能引起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褐刺蛾、白毛虫、甘蓝夜蛾、菜粉蝶等多种野外昆虫发生微粒子病。再从接种发病的野外昆虫桑尺蠖、野蚕、桑螟、菜粉蝶中抽提出微粒子,回接至家蚕,能再使家蚕发生微粒子病。但桑叶(?)人工添食N.b后不发病。 在桑田野外昆虫中检出多种形态的微粒子,但主要是家蚕微粒子。野外昆虫和家蚕间微粒子的交叉感染有二种情况:—是野外昆虫的微粒子感染给家蚕;二是家蚕微粒子传染给野外昆虫,反过来再由野外昆虫传染给家蚕。在生产上,后者是主要的。在多年饲育原蚕的地区发现,野外昆虫中的家蚕微粒子病有多发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Hox基因是重要的转录因子,是昆虫躯体模式发育中的主调控基因,并对附肢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进化出不同的躯体模式和附肢,这与Hox基因的进化存在内在的关联.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躯体模式及附肢的决定机制研究对其他鳞翅目昆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家蚕Hox基因结构、功能和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内外源有毒物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研究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于阐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杀虫剂抗性的关系,防治农林害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就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家蚕中的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希望对今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家蚕肠道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群体,肠道微生物在家蚕消化吸收和抵御外界病原菌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家蚕的生长发育,其肠道微生物也不断的变化,优势菌群的分布与家蚕的正常生长息息相关.文章从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功能、影响因素和昆虫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家蚕乃至昆虫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2012,(4):39-39
体色是昆虫最重要的性状表现,是其对环境适应的直观体现,在其生存和繁衍策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在昆虫的发育过程中,色素物质与色素基因如何精确的调控昆虫的着色模式及对其他生理现象产生影响的呢?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遗传资源研究小组以珍贵的家蚕黑化型体色突变——“暗化型”(mln)为模式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昆虫黑色素代谢通路中的前体儿茶酚胺类物质与相关黑色素代谢基因的相互调控对家蚕不同发育阶段表皮着色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细胞色素P450在家蚕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及其发现、命名的研究史,概述了细胞色素P450的结构特征、分布的广泛和多样性及细胞色素P450主要功能。并从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代表——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的现实,简要地展望了以家蚕细胞色素P450研究为代表的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家蚕是一种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家蚕幼虫容易遭受病原体的侵染,其中以病毒病的危害最为严重。中肠在家蚕先天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从家蚕的消化液中发现并分离出许多抗病毒物质。通过讨论病毒对家蚕的感染模式以及消化液中的抗病毒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抗病毒免疫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其他生物的病毒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蛋白表达水平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已广泛用于各种重组蛋白的生产。然而,由于各种因素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水平。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成为提高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效率的核心问题。根据目前的研究,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技术主要包括抑制目的蛋白降解、合理调控目的基因的转录、优化启动子类型以及利用活体昆虫而非培养细胞,如用家蚕幼虫或蛹进行表达等。这些技术也为家蚕成为更加高效的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家蚕微孢子虫防控技术,研究了高温蒸汽对家蚕微孢子虫的防治效果和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将产下16 h后的蚕卵在不同温度的蒸汽中处理不同时间后,于室温保存4 h后进行常规浸酸,然后正常催青、孵化,检测蚁蚕微孢子虫相对防治效果及蚕卵孵化率.结果表明,46~47℃处理30~40 min能很好地杀灭家蚕微孢子虫,同时对蚕卵...  相似文献   

20.
滞育是昆虫等动物应对周期性不利环境表现出的一种发育停滞的生理过程。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模式生物,研究家蚕滞育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对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生理与适应性进化以及制定农林害虫防治策略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家蚕滞育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环境信号被蚕体感知后转化形成滞育信号,再经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通过激素调节和营养物质储备与代谢的调控,使家蚕体内建立起适应滞育的生理代谢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家蚕滞育激素受体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磷酸化作用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是家蚕滞育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与滞育的起始、维持、终止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概述了上述家蚕滞育生理机制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