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1月30日,湖南省某地发生一起持枪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到山中藏匿,警方派出带犬民警携带警犬参与围捕。在实施抓捕中,决定使用警犬扑咬制服犯罪嫌疑人。但警犬扑咬时,只咬在犯罪嫌疑人背的背包上,没有使其受伤,其用自制的火铳向带犬民警射击,带犬民警负伤,然后趁着茫茫夜色逃出村外。之后,警方开展大规模搜捕行动,才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对此案例本文拟从警务战术控制的角度,对带犬民警使  相似文献   

2.
正警犬定向搜捕是指警犬根据带犬民警的指挥,借助特定器材发出的固定色激光快速锁定人群中的犯罪嫌疑人或根据指挥,借助激光或投掷物的引导进入特定区域,对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存在危险性的环境开展搜索,发现犯罪嫌疑人凶猛扑咬、制服或排除危险的警犬技术专业内容,是利用警犬技术打击恶性暴力犯罪的创新发展和有效手段,是对传统扑咬、搜捕训练、使用的补充。警犬定向搜捕的使用一般针对暴力恐怖案件嫌疑人的现场抓  相似文献   

3.
正在利用警犬技术处置暴力恐怖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搜捕训练方法在实战中会发生以下问题:1、当面对人群中隐藏的犯罪嫌疑人时,由于怕犬误伤群众,不敢放犬扑咬而错失良机,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2、在处置恶性暴力群体性事件时,由于无法在远距离外对其中的首要分子准确定位实施警犬扑咬抓捕,只能由民警与  相似文献   

4.
一、研发背景 在群体事件、防暴处突和重要嫌犯搜捕等部分警务实战中,根据现场需要通常会考虑使用警犬"扑咬"功能对防控对象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或制服,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却呈现出3种概率较高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因现场环境复杂、人员众多或警犬长途奔袭导致体能下降等原因,在关键时刻,警犬未能进行扑咬,形成场面失控、犬临场退缩或犯罪嫌疑人抓捕失败等情况.第二种情况,某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属低危险性,使用警犬进行扑咬难免会造成"过度伤害",在法律层面容易引发赔偿事件.第三种情况,部分抓捕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属高危险性,需要在关键时刻将其进行瞬间制服,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不然,容易贻误战机,且对民警或警犬存在潜在伤害.  相似文献   

5.
一、在人群密集场所实行警犬精准扑咬的难点 传统的警犬扑咬训练,对象是单一明确的助训员,这是在疏散人群后的理想工作状态.一旦面对大量流动人群,警犬很容易失去扑咬目标.此时,带犬民警是不敢指挥犬扑咬的,否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何做到精准识别扑咬对象,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扑咬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使用的瓶颈.曾有人尝试引入激光笔指引训练,但是面对运动中的目标和复杂人流,这一训练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警犬上街参与治安防范巡逻已经成为警犬参与日常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民警在带犬巡逻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突发案件,特别是当带犬民警遇到需要指挥警犬快速出击震慑或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对抗暴恐分子时,这就对我们的警犬快速出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同距离内有效指挥警犬快速扑倒犯罪嫌疑人就成为了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科目。如何在原有扑咬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犬的快速判定目标、迅猛出击,一令一动,令行禁止。这就要求训导员对警犬必须进行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警犬作为装备配发到基层实战部门,在临场查缉行动中警犬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作用也凸显出来,使用警犬控制犯罪嫌疑人已成为查缉行动中一种战术控制手段。加强警犬使用的战术教学与训练,将会规范带犬民警的警犬使用的战术行为,提高带犬民警的警犬使用的战术意识,提升临场查缉行动中警犬使用的执法效益。  相似文献   

8.
警犬追踪能够突破中心现场的限制,依靠警犬能够根据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的人体气味特征跟踪追击,在较大的范围内,快速、高效地发现新物证,缩小侦查范围,提供侦查方向,甚至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警犬追踪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快捷、简便、高效的特点;然而,由于训练、现场条件及带犬民警指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警犬追踪的使用效率.本文结合实战,从追踪犬的训练、作业能力、现场条件、带犬民警在现场的操作指挥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使用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警犬搜捕是公安机关发现、寻找并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常用侦查措施,是指带犬民警依法利用警犬对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可能隐藏的地点进行搜索、寻找,以发现并对其实施缉捕的一项侦查措施。在搜捕过程中,现场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带犬民警的自身安全时刻面临着危险。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流血牺牲事件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公安机关使用警犬对犯罪嫌疑人在山林地进行搜捕,如果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搜捕行动就难以安全、有效、快速地完成。从保护带犬民警自身安全的角度看,抓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警犬扑咬助训员是指在警犬扑咬训练中,穿着保护服装和戴上标靶,训练警犬扑咬的助训员.对于习惯右手写字的人来讲一般采用左手靶,右手拿棍子或者响鞭.助训员需要协助训导员培养犬在扑咬训练中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咬靶能力和搏斗技术,教会犬何时进攻、对何目标进攻,并且不断提高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犬的扑咬训练过程,具体包括神经活动类型的转换、扑咬过程中犬的奔跑速度、扑咬凶猛性和仇视性的培养。而警犬在追捕、搜捕以及治安防范中,又是利用其灵敏的嗅觉、凶猛的攻击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的一种活动,这其中就要求受训犬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仇视能力,以保证打击罪犯的可行性。目前,由于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实践性资料,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往往出现在训练中犬无视“挑逗人”(助训员)的存在,使扑咬训练走入了误区,给训犬员带来了困惑。通过近一年的扑咬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12.
警犬扑咬是警犬利用其巨大的咬合力、迅猛的驰骋力、强大的震慑力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科目。扑咬科目在治安巡逻、抓捕、处理突发性群体骚乱中有着广阔的使用空间,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着直接、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汪鑫  吴铁良 《警犬》2010,(2):29-30
警犬扑咬是警犬利用其巨大的咬合力、迅猛的驰骋力、强大的震慑力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科目。扑咬科目在治安巡逻、抓捕、处理突发性群体骚乱中有着广阔的使用空间,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着直接、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守候,就是我们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作案的地点进行隐蔽活动,伺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因为警犬具有听觉灵敏、扑咬凶猛等特点,我们在那些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犯罪嫌疑人易于逃跑的地点进行守候,为了及时发现并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避免我方伤亡,往往使用警犬参加行动。训导员在接到守候任务后,往往是在指定时间、地点,直接携犬进入现场进行守候,而事前训导员没有对该现场进行熟悉。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城市街面巡逻过程中,应对治安突发事件、现行治安违法犯罪或者在发现某个犯罪嫌疑人时,带犬民警携警犬进行执法,但在使用警犬对目标进行抓捕控制的过程中,使用时机及条件完全凭自身的感觉及经验,不符合科学严谨的执法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警犬山林地搜捕战术是指带犬民警携犬与多方警力在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对潜藏在山林地复杂环境中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搜寻、发现,并对其捕获和控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原则和方法。警犬搜捕的战术行动原则是组织和实施警犬搜捕战术小组进行山林地搜寻、捕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行动的准则,也是提高搜捕作业成效的重要的行  相似文献   

17.
韦建辉  陆理生 《警犬》2014,(6):40-42
近日,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向下辖的5个分局、6个县局下发《柳州市公安局加强警犬反恐处突工作方案》,明确警犬作为反恐处置力量纳入“小区域5分钟快速反应圈”工作模式内,要求分县局警犬与本分县局处置恐怖活动民警一样,作为第一批警力在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方案要求各分县局民警数与警犬数之比必须达到30:1以上,每个分县局至少装备1头搜爆犬并通过能力测试,装备的刑侦犬和治安防范犬必须具备扑咬攻击能力并通过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一、案件基本情况云南腾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犬中队带犬民警携警犬参与保山市公安局的毒品案,发挥明显作用,直接查获毒品391克,协助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名。二、警犬使用经过  相似文献   

19.
魏媛媛  王卫东 《警犬》2008,(1):50-51
一位警犬训练专家曾经说过:“选犬犹如沙里淘金,训犬犹如逆水行舟”,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警犬训练工作的规律和艰辛。大多数人只是在屏幕上见到过警犬凶猛的扑咬、稳健的追踪和神秘的鉴别,而真正了解她们的工作、生活和训练的人却少之又少。对带犬民警来说,警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科目都是人与犬千百次心灵的撞击、千万次身躯的互动而产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使用警犬抓捕疑犯一、案情基本情况2012年6月10日凌晨4时,腾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市公安局指令:抽调刑侦大队带犬民警及警犬立即赶赴保山追捕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