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苜蓿丸出口商,并且作为苜蓿块的出口商仅次于美国(Can-adianDehydratorsAsociation1996)。加拿大的农民们在轮作制中,重视苜蓿。认为苜蓿可为土壤增加氮,。其苜蓿工业生产两种主要的产品:脱水苜蓿丸和日晒苜蓿...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花色不同分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一般所说的苜蓿都是指紫花苜蓿。苜蓿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牧草中面积广、范围大、历史悠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约为33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  相似文献   

3.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李固江刘仁刚许景芝常会宁刘国忠李景林(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泰来县江桥畜牧综合站)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它以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干草和脱水苜蓿...  相似文献   

4.
当前苜蓿利用中的若干误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苜蓿概述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 ,因其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 ,以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种植最多 ,美国是世界上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保持在 10 0 0万hm2 左右 ,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1/ 3,我国的种植面积约为 133万hm2 。苜蓿是一种多用途的牧草 ,除可以饲养草食家畜外 ,其嫩芽可作蔬菜 ,苜蓿还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2 苜蓿利用中的误区随着最近两三年我国苜蓿产业化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苜蓿的高营养价值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别名苜蓿、紫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豆科牧草。从南纬40°至北纬60°的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泛种植,并形成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  相似文献   

6.
苜蓿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苜蓿遗传图谱构建是解析重要农艺性状(QTL)遗传特性和基因连锁分析的前提条件。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本研究就苜蓿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图谱绘制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解决策略和已有图谱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对苜蓿遗传图谱研究,特别是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图谱,在揭示苜蓿遗传特性和定位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位点(QTL)方面的应用现状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就苜蓿遗传图谱在苜蓿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我国苜蓿育种现状和开展苜蓿遗传图谱构建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论述了世界上主要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大国的苜蓿生产特点及其在品种繁育和草田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分析了我国苜蓿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苜蓿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及苜蓿产业发展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试论苜蓿型奶牛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苜蓿型奶牛业”就是通过推广种植苜蓿和推广饲喂苜蓿,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奶牛业。苜蓿型奶牛业应成为今后30~50年内我国农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不仅因为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更因为种植苜蓿可节省水资源、改良土壤、节省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因为我国牛奶消费水平与世界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更因为通过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膳食质量、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一、发展奶牛业是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膳食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苜蓿产业亟待振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启忠  玉柱  徐春城 《草业科学》2012,29(2):314-3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业的崛起,对优质饲草尤其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苜蓿产量低、品质差、供应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进口苜蓿呈增加态势,2010年苜蓿的进口量已达22.72万t,对我国的苜蓿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受制于许多因素,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急需振兴。应尽快制定苜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苜蓿生产补贴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积极扶持苜蓿龙头企业,整合苜蓿产业资源,建设现代化苜蓿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我国苜蓿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苜蓿产业带,增强我国苜蓿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推进奶-草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苜蓿产业过去10年发展成就与未来10年发展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va)6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5个阶段。近十几年,随着苜蓿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增强,苜蓿科技驱动力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明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同时,苜蓿供需矛盾也在持续加剧,科技创新不足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安全的压力明显增强,苜蓿界面耦合的压力日趋明显;今后应着力提升苜蓿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苜蓿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种子产业发展,推进苜蓿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苜蓿-奶牛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苜蓿生物技术及其生物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重视草业的发展,将其看作“绿色黄金”、“立国之本”。苜蓿作为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优质牧草,其产业化日渐兴起。当前在我国的苜蓿生产中育成品种数量极少,难以满足苜蓿生产的多方面要求。引进苜蓿新品种、新种质对丰富黑龙江省苜蓿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气胀病苜蓿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反争家畜气胀病威胁,提高苜蓿草地生产力,是世界各国苜蓿育种家共同关注珠问题,用无气胀病苜蓿品种取代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老品种,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半个世纪以来,在气胀病机理和抗气胀苜蓿育种研究领域,虽然不同学者从饲料角度对气胀病成因提出了几个重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尤其是加拿大著名苜蓿育种家B.P.Goplen博士与其合作者在抗气胀病苜蓿育种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但至今各国都没有解决苜蓿气胀病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苜蓿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显著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繁殖机能和免疫功能,有些活性物质还可以作为人的保健品使用。本文主要介绍苜蓿皂苷、苜蓿多糖、苜蓿黄酮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苜蓿中活性成分研究的最新成果。苜蓿中活性物质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使用,一定剂量的苜蓿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动物体内的淋巴细胞水平,增加免疫力;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丙二醛的水平,具有抗氧化功能;增加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4):168-191
记载我国清代苜蓿的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以记载清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查清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苜蓿是清代重要的作物或饲草,在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陕川鄂毗邻地区均有苜蓿种植,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21个省的176个县(州、府、地区等)种植苜蓿。苜蓿的考证亦受到清代学者的重视,雍正《畿辅通志》曰:"藤蔓菀,叶丛生,紫花,荚实。"徐松曰:苜蓿"今中国有之,惟西域紫花为异"。在清代亦有学者对苜蓿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清代苜蓿的植物学与生长特性研究也比较突出,程瑶田和吴其濬开展了苜蓿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程瑶田还对苜蓿生长特性、物候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苜蓿的治碱改土和固氮肥田等生态特性在清代被广泛利用,并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中,苜蓿的饲蔬两用性和本草性得到广泛利用,特别是在灾荒年里,苜蓿的食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罗振玉提倡在僻远地区种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肥田,并建议引进国外苜蓿良种;为了保护苜蓿,陕西有些县村都制定了苜蓿保护条例;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苜蓿适宜土壤的选择,利用苜蓿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将苜蓿种植在了碱地、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和阴地等上;认识到了苜蓿种子的硬实性,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掌握了苜蓿的适宜播种时间,并制定了苜蓿刈割制度,规范了苜蓿干草调制方法,强调苜蓿地的冬春季管理,在清代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苜蓿农事月龄。  相似文献   

15.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种植利用最为广泛的人工牧草,在我国主要适宜种植在气候干燥、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地区。不适宜在高温湿潮地带。经美国苜蓿育种专家制定的苜蓿的秋眠系统。以对不同气候地区苜蓿的生存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草业学报》2016,25(5):202-213
我国古代苜蓿植物学研究堪称世界一流,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其研究考证尚属少见。本文以记载苜蓿植物学的相关典籍为材料,采用植物考据学方法,考证我国古代苜蓿植物学研究。重点考证了汉代引种苜蓿的原产地、古代苜蓿的分布与适应性和苜蓿形态特征特性等。考证表明,古代首先阐明了我国苜蓿的来源和栽培区域,其次是阐明了从西域引种的苜蓿为紫花苜蓿,并对根、枝条、叶和果等苜蓿形态特征有正确的认识。《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记载了我国汉代苜蓿来源于大宛和罽宾,这是我国对苜蓿栽培史的世界性贡献。汉代至唐宋西北地区种植苜蓿已颇为广泛,到明代苜蓿以“三晋为盛,秦、鲁次之,燕、赵又次之,江南人不识也”。苜蓿的根、枝条、叶和花、果、实等的形态特征也得到了广泛的科学系统研究,特别是苜蓿花色的研究为确定我国古代栽培苜蓿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唐代韩鄂在《四时纂要》中明确指出,苜蓿“紫花时,大益马”。明代的朱橚《救荒本草》、王象晋《群芳谱》和清代的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等专著都记载了苜蓿开紫花,唯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是苜蓿开黄花。后人研究表明,前者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汉代引入的苜蓿即此),后者为南苜蓿(M. hispida),而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提到的另一种开黄花的野苜蓿应该是黄花苜蓿(M. falcata)。通过本研究,可揭示我国古代对苜蓿特性的认识过程,对今天我们更好地认识苜蓿、利用苜蓿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苜蓿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牧草之王”,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种作物。世界上可供饲用的植物有两万余种,其中苜蓿最重要。它在世界范围内是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苜蓿在世界受到如此重视并经久不衰地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用途广泛,不仅是主要的饲用作物,而且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并且具有许多优点:第一,产量高,每公顷年产15000千克以上。第二,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每公顷产粗蛋白质可达3000千克,很少有其它作物能超过它。第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容易栽培。第四,利用期长,为…  相似文献   

18.
苜蓿假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ua)品种资源中首次成功筛选出9个具有栽培代表性的品种,即宝鸡苜蓿、泾阳苜蓿、沙湾苜蓿、沙河苜蓿、晋南苜蓿、天水苜蓿、龙牧一号、保定苜蓿和伊鲁瑰斯,作为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的生理分化鉴别寄主。采用室内接种盘倒扣接菌法,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发病等级,将采自我国苜蓿主产区的7个苜蓿褐斑病菌菌株划分成5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A为强致病类型,致病类型E为弱致病类型,C、D和G组致病类型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为我国苜蓿品种抗性鉴定、苜蓿褐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苜蓿对水份的需要量及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影响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生态因子是水份。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很多农业科技人员,为了研究苜蓿对水份的适宜需要量及其原理,在各地区做了很多实验。研究了多种苜蓿生态型从种子的膨胀开始到青饲料刈割及种子成熟期整个生育过程中对水份的适宜需要量,用现代生物工程揭示其原理,收集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对农业生产部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苜蓿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紫花苜蓿,也称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优质豆科牧草之一,因具有蛋白质含量丰富、组成比例合理、畜禽喜食、具有开发成保健品的潜力等特点,在国内外的栽培面积不断加大。目前,由于国内农业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加之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苜蓿近年在国内许多地方备受关注,有关苜蓿种植、加工的项目在各地进行论证和建设,正视我国目前苜蓿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教训,明确有关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外部条件,对于指导苜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其高效是很有必要的。1苜蓿产业化的内涵关于农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