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本试验研究了油菜苔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高油油菜品种产量及其性状与籽粒含油量的影响,探讨了高油油菜品种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早期施用苔肥、虽然二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以及每角粒数、粒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产量与含油量形成。然而,后期施用苔肥,虽使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且每角粒数和粒重也有所增加,但抑制了主序、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形成,增加的二次分枝有效角的提高。结果还表明,苔肥施用时期对籽粒与含油量的效应总体上是一致的,果数以低效角果为主,从而影响了产量与品质通过苔肥的合理施用可兼顾综合提高油菜籽粒的产量与含油量。从综合效应看,嘉兴地区高油油菜品种的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应在2月24日至3月1日,即油菜苔高约5—10cm期。 相似文献
4.
5.
6.
刘亚俊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1):57-60
为研究氮肥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240 kg/hm2,320 kg/hm2和400 kg/hm2, 3个密度,分别为65万株/hm2,75万株/hm2和85万株/hm2,比较氮肥和密度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对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处理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低氮和高氮处理下,油菜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在中处理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2D2处理油菜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是较为合理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氮素对油菜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砂培试验,以3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3个油菜品种的根质量、根体积、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侧根数、根长、根系活力及籽粒产量均增加,表现出根系各项指标与籽粒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油菜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一级侧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的作用最小。开花期根系指标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大于苗期根系指标。 相似文献
8.
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调查表明:油菜根肿病侵害油菜,油菜死苗和无效株增加,成株率低,严重的成株率要比正常的下降12.1个百分点;油菜苗后期长势差,根系极弱,叶片数少,生育不良,极大地影响了油菜的一次分枝生成和花芽分化,导致一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均少于正常田块,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尤为明显,严重的比正常的要少53.5%。对于该病害宜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氮肥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了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240kg/hm2,320kg/hm2和400kg/hm2,3个密度水平,分别为65万株/hm2,75万株/hm2和85万株/hm2,比较氮肥和密度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对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处理下,随... 相似文献
10.
11.
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不同冬油菜种植区域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验证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可行性和适宜用量,为指导冬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分别开展油菜专用控释尿素静水释放试验和田间埋袋养分释放以及控释尿素用量施用效果田间试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布置于冬油菜3个主产地区--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试验共设5个氮肥用量梯度,分别为0、60、120、180和240 kg N·hm-2,探究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对不同区域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田间埋袋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的缓释期在150 d左右,累积释放量为83.4%,与冬油菜氮素需求吻合。施用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可以调控收获密度,增加冬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分别增加15.0-81.5角/株和0.2-2.4粒/角,收获密度随氮肥用量增加或降低协调群体与个体。3个产地的籽粒产量均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时最高,分别较不施氮增产1 118、1 088和2 049 kg·hm-2。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的最佳控释尿素用量,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分别为174、180和192 kg N·hm-2。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施用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在收获期时,随氮肥用量增加,茎秆中的氮素分配比例逐渐增加,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减小,而角壳的氮素分配比例保持在10%左右。不同时期氮肥利用率存在差异,苗期最小,花期最大,收获期居中,分别为19.20%-23.45%、50.69%-56.89%和39.39%-46.71%。苗期和花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控释尿素用量为180 kg N·hm-2时达到最大;收获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结论】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可以增加油菜各生育时期的氮素吸收、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收获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增加油菜产量。不同冬油菜主产区所需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差异不大,平均为180 kg N·hm-2。 相似文献
12.
专用肥不同施用量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10月在武汉市开展了直播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油菜养分、生物量及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可以显著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油菜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增加有效株数和单株角果数,提高油菜子产量,比不施肥对照增产4.6~11.7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直播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先增加,在施肥量达750 kg/hm~2后保持稳定;净利润和产投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施肥量为900 kg/hm~2时达到最高。对于迟直播冬油菜,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有效株数和单株角果数来达到增产的目的本试验条件下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适宜用量为885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在油菜种植主产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度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开展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施用田间试验,比较氮肥表施(表面撒施)、翻施(撒施后旋耕)和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和直播油菜条施覆土)3种不同施氮方式对两种栽培模式(移栽和直播)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同条件下,移栽油菜产量水平显著高于直播油菜,两者的产量差达到299.1—544.2 kg·hm~(-2),从干物质动态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生育期移栽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直播油菜,此外,移栽油菜可以获得较高的氮素累积,相比直播油菜提高33.1%—54.8%,移栽油菜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直播油菜,其中氮肥农学利用率从6.5 kg·kg~(-1)增加到7.8 kg·kg~(-1),平均增幅为20.2%,氮肥表观利用率从27.6%提高到37.5%,平均增幅为37.5%。氮肥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直播油菜施氮效果大于移栽油菜。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总体表现为氮肥集中施用翻施表施的趋势。与表施处理相比,不同试验点移栽和直播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平均增产分别为18.2%和23.8%,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9.0%和37.0%。对于氮肥农学利用率而言,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相比表施处理从6.9 kg·kg~(-1)增加到8.8 kg·kg~(-1),平均增幅为27.7%,直播油菜从5.7 kg·kg~(-1)增加到7.5 kg·kg~(-1),平均增幅为31.7%。而对于氮肥表观利用率而言,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相比表施处理从33.3%提高到42.3%,平均增幅为27.2%;直播油菜从22.0%提高到27.4%,平均增幅为50.7%。相比于表施处理,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花后地下部干物质增幅占整个生育期干物质增幅的61.8%,地上部为50.5%;直播油菜分别为78.5%和66.7%。【结论】直播油菜对氮肥施用方式的响应比移栽油菜更敏感,氮肥集中施用促进了植株花后地下部和地上部干物质同步累积。结合油菜栽培模式,实际生产中应该采取条施或穴施的氮肥集中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最佳直播播量及大田留苗密度处理,为实现大面积机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直播油菜设置4种播量及留苗密度处理,调查各处理产量构成、实产、抗逆性(如菌核病、抗倒性)、开花结荚历期。[结果]随着播量的增加,油菜个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有效降低了油菜株高,提高了油菜第1分枝节位,利于油菜分枝向上集中、油菜株型的塑造和机械化收割,但播量增加,限制了油菜个体的发育,使油菜分枝数减少,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变少,千粒重下降,不利于油菜产量增加。[结论]在安徽沿江地区,油菜直播量为3 750 g/hm~2、大田留苗密度约37.5万/hm~2的处理,比较适合油菜机械化收割。 相似文献
15.
秸秆覆盖栽培对油菜土壤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田2种秸秆覆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油菜土壤含水率与油菜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加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14.2%,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产3.2%~4.6%。成都平原区两熟制稻田(油菜)秸秆覆盖栽培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免耕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土壤含水率的提高是油菜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小飞蓬对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飞蓬密度下油菜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在小飞蓬的竞争干扰下,单株角果数、籽粒数及产量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千粒重没有显著变化.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小飞蓬与油菜角果数(y=-72.543lnx 624.954,P<0.001)、籽粒数(y=-0.935lnx 26.682,P<0.001)、产量(y=-311.994lnx 3 167.996,P<001)以及产量损失(y=10.838lnx-10.046,P<0.001)间的关系.油菜田进行人工除草时,小飞蓬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7.99%,经济阈值为5.28株/m2. 相似文献
17.
18.
为明确印度梨形孢菌液在油菜上的最佳施用时期,研究了在油菜不同生育时期(苗期、蕾期、花期、荚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对油菜的增产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CK(不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相比,苗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根质量;花期、荚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可显著提高油菜的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其中单株产量比CK分别增加27.43%、27.95%。各时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均能提高油菜的实际产量,其中荚期加菌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达3 004.65 kg/hm2,较CK增产37.30%,增加经济效益2 448.90元/hm2。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可以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活性,进而提高油菜的抗逆性,促进油菜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氮肥形态和螯合剂对印度芥菜和高积累镉油菜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Cd污染的土壤做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形态和螯合剂对印度芥菜和高积累Cd油菜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后期浇入EDTA可增加植株地上部的吸Cd量和对土壤的净化率,而浇入柠檬酸的作用相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和油菜川油Ⅱ-10地上部和根吸Cd量有显著影响,施用硫酸铵的处理印度芥菜和高积累Cd油菜吸Cd量高于施用硝酸铵和硝酸钙的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