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柿子的贮藏保鲜,过去几乎没有人进行。其原因是柿子的果实容易软化和干瘪,不适宜贮藏;贮藏果实的上市时期,正值1~2月的严寒,市场需求量少;在常温条件下贮藏,果实会迅速软化、干瘪,难以保持其商品价值,等等。特别是对于柿子来说,由于隔年结果性强,丰产年的价格明显下降。为避免这个问题,若能在大量收获期将一部分果实暂时贮藏起来,既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均衡地供应市场,又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日本的柿子贮藏保鲜试验,是爱媛县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5种含栀子的不同中草药熬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5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的贮藏品质和保鲜指数变化。结果表明,栀子熬制剂对黄花梨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可延缓黄花梨贮藏品质的下降。栀子、栀子+大黄处理的保鲜效果较强,可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保鲜指数;果实腐烂率分别比清水降低74.12、78.36;保鲜指数分别比清水降低46.64、52.06;栀子与栀子+大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板栗室内常温保鲜贮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74年全国板栗科技座谈会上提出栗果保鲜贮藏课题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这项研究。1975年以来,我们选用木屑和河砂等作填充物,反复进行室内常温保鲜贮藏试验研究。1982年10月对采收的1,095.26斤板栗(邵阳它栗)采用室内常温地面贮藏的方法进行保鲜贮藏试验,翌年2月17日(贮藏120天)检查,鲜果率达85.66%(938.2斤);贮藏180天,鲜果率仍为80.68%(883.6斤),果实味正色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甜樱桃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但是其果实不耐贮藏,研究其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对甜樱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病害、成熟度对贮藏的影响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不同的保鲜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果实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提高贮藏品质。但是目前甜樱桃果实贮藏保鲜措施仍以低温冷藏为主,保鲜效果较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寻找无毒、经济、高效的贮藏方式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需要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果实运输保鲜措施及贮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保鲜运输期间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会使果实大量腐烂,烂果率一般占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木奈李在常温条件下难以贮藏保鲜。经对木奈李的贮藏保鲜进行研究 ,用保鲜剂处理的木奈李冷藏保鲜 3 0~4 5 d,好果率达 95 %以上 ,果实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7.
常山胡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综述了常山胡柚的研究现状,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及其趋势。常山胡柚是浙江省常山县原产的柑桔地方品种,属亚热带常绿果树。1991年被正式定名而成为中国柑桔属植物的一个新种,并先后对其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栽培管理与丰产经营技术及其果实营养、采后生理、贮藏保鲜与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今后在常山胡柚的分子鉴定、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成熟机理、果实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需深入研究,以真正提高常山胡柚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河南林业科技》1992,(2):47-47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田勇等于1990—1991年在北方几个桃产区,分别进行了桃长途运输和短期贮藏保鲜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冷藏、气调和防腐等保鲜技术,可使桃短期贮藏40—50天,果实硬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大茴香、公丁香、藿香3种香料熬制剂处理锦橙果实,在室温(4~15℃)条件下贮藏100 d,分析了贮藏期间锦橙的贮藏品质和保鲜指数变化。结果表明,香料熬制剂可延缓锦橙贮藏品质的下降,对锦橙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其中大茴香的保鲜效应最强。大茴香处理果实腐烂率比清水和多菌灵分别降低6.12%、3.57%,保鲜指数分别降低4.17%、2.99%,在0.05水平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而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会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若能及时贮藏保鲜,不但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并能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大樱桃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不  相似文献   

11.
森林蔬菜,是指生长在森林中,其根、茎、叶或花、果实等器官可供蔬菜食用的植物.它大多没有受到公害和环境污染,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风味独特,还具有保健和药效作用,被人们冠以“林海山珍“、“生态安全食品“等美誉.森林蔬菜的保险贮藏,是把采收的森林蔬菜放在适宜的环境下,维持最低的生命活动,使蔬菜体内物质变化变缓,保持它的新鲜度、硬度及应有的色、香、味,延长其衰老变化过程,从而使森林蔬菜货架期长、市场竞争力强和食用品质良好.森林蔬菜的贮藏保鲜包括防腐烂、防失重、防衰老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常温保鲜贮藏、低温保鲜贮藏、气调保鲜贮藏、物理保鲜贮藏、盐渍保鲜贮藏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批量贮藏板栗技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如冷库保鲜贮藏、石窑洞保鲜贮藏、室内常温保鲜贮藏等技术,已获得广泛应用。1984年,我们开展了板栗简易保鲜贮藏技术试验研究,获得成功。试验指出,地窖塑料袋装贮藏法,贮藏期可达90天,好果率为89.5%;地窖装筐贮藏法,贮藏期达90天,好果率为91.5%;室内塑料袋装常温贮藏法,贮藏期达96天,好果率为90.1%。板栗贮藏期的最高极限温度为16℃,超过此极限值,易使栗子发热而霉变;贮藏期的最低极限值为0℃,低于此极限值,易使栗子失  相似文献   

13.
葡萄鲜果以其甘甜多汁、营养丰富而深得人们的厚爱,在庭院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几年由于栽培面积的增加,每年秋季鲜果大量涌向市场,造成市场积压和损失,使经济效益下降。为了缓解市场供销矛盾,葡萄采收后可经过一定时期的保鲜贮藏,再面向市场可产生更好的经济收益,葡萄的贮藏方法很多,如缸藏、坛藏、窖藏等,但贮藏后果味变化较大,效果较差。笔者近几年利用冰箱或菜窖采用塑料袋密封葡萄保鲜法,得到可喜的成效。鲜果经3~5个月的贮藏,穗梗和果粒仍保持新鲜状态,无掉粒和烂粒,果实糖分变化不大,风味不变。实践证明,此方法既适合家庭果实保鲜,也适用于生产专业户大量的鲜果贮藏。  相似文献   

14.
以地方特色品种贵妃枣为试材,系统地研究果实采后生理、采收成熟度、采后处理方法,草酸、臭氧、涂膜等不同处理对贮藏果实生理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贮藏保鲜条件,形成采后处理技术规程,为贵妃枣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鲜桃是很难贮藏的水果 ,果实在成熟期间气温较高 ,采摘后成熟作用很快 ,可使其果肉变软 ,在常温下很难贮藏 ,又容易变质腐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经过连续 4年的试验 ,应用冷藏、间歇升温和防腐保鲜纸相结合的保鲜技术 ,经 2个月的贮藏 ,使桃的好果率为达 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山楂果实的采收时期,采收后的果实处理,鲜果保鲜贮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探讨了山楂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和果实采后的处理及果实保鲜贮藏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是果实虫害。桃蛀螟、象鼻虫对板栗果实危害极大,它们在栗果成熟过程中及栗苞堆放期间,其幼虫咬伤果皮和果肉或在果内蛀食,从而引起病原菌的侵入,造成栗果霉烂。近两年。我们进行了板栗果实液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在试验、示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柑桔摘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柑桔贮藏的成败。柑桔采果有“十忌”: 一忌采未成熟果。未成熟果不耐贮藏。应根据不同品种、环境、气候以及果实的含糖量等因素,确定果实采摘成熟度,确保最佳。二忌不同品种混采。不同品种的果实对外界各种因素的反应不一致,耐贮性也不一样,故要分开采,以免造成以后贮藏困难。三忌“一扫光”。即使是同一棵树上果实,由于在树体上生长的位置不同,成熟期也就不会完全相同,故采摘时要分期分批进行。四忌手扯乱抛果。手拉枝采果,易拉断、扯伤结果枝,使树体受到损伤;采下的果实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醋栗果实的保鲜及贮藏方法,以大小及成熟度相近的"刺紫红"醋栗果实为试材,测定其在常温及低温贮藏的失重率、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VC、硬度及呼吸速率,比较不同贮藏条件对醋栗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第10 d时,常温贮藏的醋栗果实失重率、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VC含量、果实硬度、呼吸速率分别为2.95%、6.53%、10.46%、3.051 mg·g~(-1)、1.401 mg·g~(-1)、0.401 kg·cm-2、16.455 mg·kg~(-1)·h~(-1),而低温贮藏的醋栗果实各项指标分别为1.91%、7.11%、11.32%、3.109 mg·g~(-1)、1.5012 mg·g~(-1)、0.511 kg·cm-2、21.321 mg·kg~(-1)·h~(-1),可见低温贮藏的"刺紫红"醋栗果实各项指标均优于常温贮藏,故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醋栗果实营养成分的流失速度,提高耐贮性。  相似文献   

20.
一、猕猴桃贮藏保鲜的条件 (一)对果实质量的要求。用于长期贮藏的猕猴桃一定要在生理成熟阶段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贮藏。关键是要做到适时采收,且不造成任何机械伤。受伤的果实呼吸增加,淀粉酶、乙烯形成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也明显增加,则加速多糖类物质的水解,导致果实迅速软化。而且,受伤部位易引起微生物侵染。此外,采后的果实要及时运往贮藏场所,尽快进入适宜温度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