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超声波清洗条件降低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研究高效、安全的农药去除方法,以期为叶类蔬菜的采后超声波清洗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比较超声波处理与清水漂洗处理在农药去除率中的差异性,并且从超声波功率、清洗时间和清洗温度等方面探究超声波处理对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清除效果,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清洗条件的最佳组合,最后结合超声波清洗对叶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从而得出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最佳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当超声波功率为100 W,清洗时间为5 min,清洗温度为19℃时,得到菠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可以达到92.7%;当超声波功率70 W,清洗时间5 min,清洗温度19℃时,得到小白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达到92.1%。而且菠菜、小白菜经超声波清洗的去除效果要显著优于清水浸泡去除效果。根据不同清洗条件下抗坏血酸保留率的比较分析,得出:在使用超声波清洗叶类蔬菜时,超声波功率不应超过100 W,清洗时间控制在5 min内,清洗温度不超过25℃,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去除叶类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对营养成分也具有较高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科研人员近期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对香菇中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日常使用的清洗方式,均可降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量,但去除效果存在差异,香菇中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在0.32%100.00%间。采用洗涤剂清洗,对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即使对高残留量样品(64.49毫克/千克)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54.72%100.00%间。采用洗涤剂清洗,对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即使对高残留量样品(64.49毫克/千克)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54.72%56.69%。采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对于较低残留量的样品(低于3.91毫克/千克),去除效果最好,而对高残留量样品,  相似文献   

3.
《保鲜与加工》2013,(2):20-20
2013年3月1日,农业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即将实施。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蔬菜农药残留量也有不同,让我们来看看食品安全专家的分析。从种类上讲,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农残检出率最  相似文献   

4.
温雅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48-251
为提高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掌握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的规律性,对北京市491个蔬菜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有一定的规律性,与蔬菜种类和月份分布相关。农药种类主要集中在杀虫剂,其中氯氰菊酯是农药检出率最高的农药种类,豆类、绿叶类、茄果类蔬菜是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的蔬菜种类,5月和11月是农药检出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5.
农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而经济的防治病虫害的武器,在保障农业丰产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过度的化学农药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将白菜浸泡在有机磷农药溶液中模拟农药残留,分别使用酸性电解水、碱性电解水、果蔬清洗剂和清水对其进行洗涤,测定洗涤后白菜中农药残留量,比较几种洗涤溶液对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碱性电解水去除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效果最好,在室温条件下洗涤5 min,对乐果和敌敌畏两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31%和88.55%,效果显著优于清水洗涤。同时,碱性电解水对白菜表面乐果农药的去除率受到洗涤溶液温度和洗涤时间的影响,温度越高、洗涤时间越长,农药残留去除率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正>农药的发明和使用,对于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长。2013年,中国农药使用总量达到178.7万吨,是上一年总量的101.6%。与此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可忽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降解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包括浸泡清洗、日光照射、去皮、吸附、贮藏、辐射、超声波等)、化学方法(包括水解、臭氧降解、次  相似文献   

7.
<正>除了用水清洗,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比如,将新采摘的蔬菜在空气中放置24 h以上,这样,一些残留的农药就能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像冬瓜这种不易腐烂的蔬菜就可以适当放置一  相似文献   

8.
田耿智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7):112-116
通过分析基地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现状,初步对201个样品中检出的16种农药残留分别开展暴露风险评估和预警风险评估。在268项暴露风险评估结果中,有119项食品安全指数(IFS)大于1(占44.40%),基地蔬菜水果中烯酰吗啉、甲维盐、噻虫嗪残留对人体健康安全,其余13种检出农药均应列入风险管理范围、加强风险监测;基地的瓜类、芸薹属类、根茎、薯芋类、叶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和食用菌都存在不可接受的农药残留风险,只有基地水果安全状态很好;甲霜灵在茄果类蔬菜上风险可以接受,吡虫啉在豆类蔬菜上的风险基本能够接受。在预警风险评估中,超标农药除克百威残留存在中度风险外,吡虫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氧化乐果均为低度风险;其余检出未超标农药都存在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农药克百威和低度风险农药氧乐果、毒死蜱等禁限用农药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9.
清洗是蔬菜加工的关键环节,对品质至关重要.采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及气泡式清洗设备对消费量较大的叶类蔬菜(生菜)进行清洗,以洗净率和破损率为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泡式清洗在清洗时间40 s,洗菜量500 g条件下,生菜洗净率达到100%,此时破损率为12.89%;采用超声清洗时,在频率68 kHz,功率900 W,时间40 s,洗菜量750 g条件下,生菜洗净率为100%时,破损率为9.62%.可见当清洗时间相同,洗净率均达到100%时,超声清洗方式的洗菜量增加50%,破损率降低25.4%.因此,超声清洗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冬枣百菌清、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药剂浓度、采样间隔时间和采后清洗方式等因素对冬枣果面农药残留的影响,采用改良的GC-ECD测定方法,在冬枣采收前30天,对冬枣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百菌清、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进行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喷药浓度对冬枣3种农药的残留量影响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残留量均表现为上限浓度〉下限浓度〉CK;随着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每种农药在冬枣上的残留量均逐渐减少,不同的农药变化趋势不同;洗涤剂对百菌清和氰戊菊酯的清洗效果较好,自来水洗涤对氯氰菊酯的去除效果较好。上述结果可为冬枣的无公害果品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碱性电解水(Alkaline electrolyzed water,BEW)对采后果蔬表面农残去除的调控方案,以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果蔬采后清洗加工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试验以市售无籽八月桔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果蔬表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选择BEW稀释比、浸泡时间、浸泡体积为自变量,...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贵州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2006~2012年,采用色谱法,对贵州省9个市(地、州)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地抽取的各类蔬菜4835个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6~2012年贵州省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超标率由8.74%下降到1.40%,总体呈下降趋势,蔬菜农药残留情况逐年好转;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超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药检出种类从高毒、禁用农药向低毒的毒死蜱、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百菌清等农药转变;白菜类、绿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最高,豆类蔬菜和瓜类蔬菜农药残留率较低。针对贵州省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现状做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城市周边(以贵阳市某区为例)蔬菜规模化种植农药残留情况及其质量安全状况。本文利用气相色谱对贵阳市某区7个蔬菜基地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17种农药残留进行定量检测分析,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对蔬菜安全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均有3种农药(百菌清、甲氰菊酯、毒死蜱)在蔬菜样品中被不同程度检出,平均检出率为6.63%,百菌清的检出率最高(9.84%)、甲氰菊酯(8.2%)的检出率次之、毒死蜱(1.83%)的检出率最低,检出的农药除毒死蜱不做判定之外其余的两种农药残留均未超标。一至四季度蔬菜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三季度最高(15.68%),四季度次之(15%),将被检的109个蔬菜样品按照6个大类进行分析,不同种类蔬菜农残检出率依次为:豆类蔬菜(33.34%)>茄类(21.43%)>瓜果类(17.06%)>叶菜类(3.13%)。所检蔬菜样品的$\bar{IFS}$值<<1,2017年农药对该地区7个蔬菜基地均没有影响,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级别均属安全,可为消费者所接受。该研究为当地的农业生产质量安全提供了理论数据,保证了当地居民的健康饮食。  相似文献   

14.
新疆特色农产品绿葡萄干由晾房阴干而制得,针对其存在不易水洗和安全品质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乙醇-超声波清洗方法,研究清洗次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频率、液料比、乙醇浓度对无核白葡萄干清洗和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85%乙醇,液料比1.5∶1(mL/g),超声频率40 kHz,清洗2次,每次超声1 min的条件下,无核白葡萄干清洗效果理想,糖溶出较少,且杀菌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加工方式对蔬菜中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影响,对采摘前8 d分别喷施0.12 mg/kg吡虫啉(H1)、0.04 mg/kg吡虫啉(L1)、180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H2)和60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L2)的蔬菜(西红柿、青萝卜和小白菜)进行煮制和炒制加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加工前后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蔬菜煮制加工后均无吡虫啉残留,而炒制加工后的青萝卜和西红柿H1组均有残留,其中西红柿H1组残留量为0.097 mg/kg,青萝卜L1和H1组残留量分别为0.224 mg/kg和0.275 mg/kg,均低于加工前残留量;3种蔬菜加工后均有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但总体低于加工前的残留量,且煮制加工后的残留量总体低于炒制;加工后的蔬菜中,仅西红柿组检测到吡虫啉代谢物6-氯烟酸,小白菜组检测到高效氯氟氰菊酯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以上结果说明,煮制和炒制加工均能降低蔬菜中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含量,但煮制加工的效果更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及餐饮行业去除蔬菜中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叶面肥喷施宝对蔬菜农药残留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效应,以芥蓝(Brassica albograbra)为材料,在室外栽培条件下研究叶面肥喷施宝对芥蓝菜叶片3种杀虫剂(吡虫啉、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及其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宝能促进芥蓝菜吡虫啉、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降解,但受使用时间与浓度的影响。叶面肥喷施宝能提高高效氯氰菊酯使用后芥蓝菜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毒死蜱胁迫下芥蓝菜CAT的活性,对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不显著。喷施宝能明显提高吡虫啉胁迫下芥蓝菜POD的活性,对CAT的影响受使用浓度与取样时间的影响,但对SOD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对垃圾渗滤液COD和氨氮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试验采用超声波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通过正交设计,探讨了活性炭用量、pH值、超声波功率、辐照时间、曝气时间5个因素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用量1.0g,pH为9,超声波强度为360W,辐照时间为6min,曝气时间为6min时处理COD和氨氮综合去除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63.7%,氨氮去除率为80.24%。  相似文献   

18.
果蔬中单宁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建立快速、简便测定蔬菜、水果中单宁含量的方法,选用当前测定单宁应用最为广泛的可见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进行可行性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用同一样品对不同单宁提取溶剂、温度和时间及测定的显色时间分别进行比较测定,从而选出最佳单宁提取和测定条件,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精密度、准确度等的验证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和检测条件为500W超声波提取,超声时间20min,提取溶剂水,温度60℃,显色时间1h。单宁测定线性范围为0~30mg/L,方法检出限0.2mg/g,加标回收率为95.8%~101.9%,相对标准偏差(RSD)1.07%~4.29%。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较高、分析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于果蔬中单宁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