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福 《植物保护》1993,19(3):10-11
本文探讨了我县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的变化对二化螟发生世代及危害程度的影响。双季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使早稻播、插期提早,二化螟第一、二代发生期也相应提前,发生量与危害程度转轻;但为二代安全过渡创造了条件,提高二代转化率,导致晚稻上第三代发生期提早,危害加重;此外杂交水稻改善了二化螟的营养条件,加速幼虫发育,促进世代转化。  相似文献   

2.
江水明  潘战胜  刘火祥 《江西植保》2004,27(2):84-84,83
1发生概况 2003年余干县第4代二化螟大发生,为害程度是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重的一年,主要为害二季晚稻和部分较迟熟的一季晚稻,为害高峰期9月25日~10月15日,由于虫口密度大,虫伤株多,从9月底开始晚稻成片枯稿倒伏,损失巨大。晚稻二化螟发生面积约23000hm^2,约占晚稻种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本是邵阳县偶发性、为害较轻的害虫,90年代以来,由于双季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甘蔗、茭白等二化螟的越冬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以及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甲胺磷等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二化螟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邵阳县水稻上发生面广、为害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稻生育期和相同二化螟虫量下,杂交稻损失大于常规稻,早稻损失大于晚稻。并用改进的二化螟防治指标计算方法算出杂交早、晚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经检验,比传统的计算方法算出的防治指标准确、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分蘖期二化螟为害补偿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分蘖期受二化螟为害后,枯心丛内残余稻株对枯心株的损失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其中杂交早稻的补偿能力显著大于常规早稻和杂交晚稻;分蘖初期受害补偿能力大于分蘖中期。枯心团周围健丛对枯心团有效穗和稻谷损失也有微弱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境中水稻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并比较了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与水稻栽培制度明显不同的三个地区即安吉、嘉兴和兰溪单季稻、双季晚稻与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类以安吉地区相对较多,二化螟绒茧蜂是三地共有的主要寄生蜂。嘉兴与安吉稻田中二、三代二化螟的卵寄生率均很低。幼虫寄生率,各地均以茭白上的为相对较高。三个地区中,单季稻田与双季晚稻田内幼虫寄生率均以兰溪地区相对较高,茭白田内寄生率则以安吉地区相对较高。在嘉兴与安吉,二化螟绒茧蜂与稻螟小腹茧蜂两者发生的时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是我省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在我县发生3代,少数年份也发生4代,分别为害早、中、晚稻,近几年来发生为害越来越重。根据作者积累20年的资料研究,第1代二化螟在我县发生始  相似文献   

8.
11月初,本站一行3人在双季晚稻区的陆城镇、枝城镇、姚店乡调查.二化螟为害油菜严重。为害田块100%,被害株率Ic%~28.8%.一般一株油菜有l~3头虫,最多的有6头。大部分从油菜茎中部咬一个扎进去,有二部分从叶柄咬孔过去,在茎内上下取食为害,将茎吃空,仅留下形成层和表皮,植株出现美蔫、发黄,严重的造成死亡。水稻二化螟如此严重为害油菜在我市历史上还没有记载。二化螟严重为害油菜的原因之一:今年二化螟基数大,加之气候适宜.每代都是大发生,尤其是第3代是历年来最重的一年,农户开始时重视不够,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又…  相似文献   

9.
吴振钟 《植物保护》1964,2(3):104-105
安徽省大部份稻田栽种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连作稻也占有一定的面积。一般年份以三化螟为害迟栽中稻造成白穗;以及为害连作晚稻造成枯心苗,损失较重。如果中稻没有迟栽的,螟害损失就会大大减柽。但目前因为有以下三种困难,有一部份中稻不得不推迟栽秧。(1)小麦田,特别是迟熟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南省桃江县二化螟呈大发生态势,表现出越冬基数逐年增加,2、3代为害上升,4代在晚稻上为害加重的特点。分析认为害虫抗药性增强、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机收留茬较高等是二化螟在当地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加强监测预警、翻耕灭蛹、合理作物布局、科学开展化学防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流行的模拟模型SIMBLAST-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流行的模拟模型SIMBLAST-2主要由5个子模型组成:(1)水稻生长的子模型GROWTH,(2)稻瘟病日传染率的子模型INFECTION,(3)潜育期和显症率的子模型INCUBATION,(4)病斑扩展的子模型LESION,(5)空中孢子捕获的子模型SPORE。
SIMBLAST-2经两年的检验和模拟试验,认为其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稻瘟菌侵染水稻后,诱导感染叶中脂肪酸加氧酶的活性上升,通过DEAE-Toyopearl和CM-Toyopearl柱层析,比较感染叶和健全叶中LOX的同功酶组成及活性变化,证明上述酶的活性上升主要源于CMlox2和CMlox3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水稻簇矮病的地理分布,经济损失、寄主范围和越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源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最低的首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一代成虫迁出早稻田夏蛰并越冬,构成二代虫源的比例极微。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在晚稻插秧前一直外迁。田埂上的个体则几乎全部迁出,仅晚稻插秧时尚未迁走的田内成虫和迁出后落入晚稻秧田的少量个体不再迁飞而转入正常的取食产卵,最终构成晚稻二代虫源。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理抗病的研究:稻株淀粉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株淀粉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是明显的,有密切相关的。水稻一生,有二个时期稻株淀粉含量较少,一个是分蘖期,一个是抽穗期,而这二个时期又是最易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因此,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生理有着内在的特殊关系,总的规律是稻株淀粉(在这二个时期)含量高,稻瘟病轻,反之则重。稻株淀粉含量与水稻品种的抗性有关,而且,对于气候、栽培等因素也有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与稻瘟病的发生又有密切的关系,在几个因素中,品种的抗性是内因,而气候、栽培对于水稻属外因。然而,外因可以促使品种的抗性产生变化。因此,品种的抗性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品种本身的(基因)抗病,另一种是外界因素给予的抗病能力,而了解稻株淀粉,掌握水稻的生理规律,对于预测预报和加强综合防治都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危害补偿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80~1982年作者曾在田间和实验室内测定水稻(品种新稻6811)对稻纵卷叶螟危害的补偿作用,结果如下。水稻被稻纵卷叶螟危害以后,表现出很强的自然补偿能力。水稻顶叶被害50±5%时,千粒重不受影响。当顶叶被害90%以上时,千粒重损失3.15%,P<0.05。空秕粒率无差别。虫害株的自然补偿作用,主要表现在倒2叶形态和生理的变化。叶面积比对照增加12.23%,P<0.01。总光合强度平均增加8.4896干重 mg·dm~(-2)·hr~(-1),P<0.05。呼吸强度平均增加0.4625mgCO_2·g~(-1)鲜叶·hr~(-1),P<0.05。叶绿素相对含量无变化。水稻顶叶被害50%,相当于田内理论载虫量59头/百丛。  相似文献   

17.
丙硫磷控制稻瘟病的作用方式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3-1995年生物测定和田间多点试验示范发现;1.丙硫磷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活性,EC50为103.3mh/L,500mg/L的抑菌率达96.2%;2.丙硫磷1000mg/L对水稻苗叶瘟和穗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9.4%和90.7%,治疗效果分别为39.3%和41.8%;3丙硫磷600-900g/hm^2防治双季稻和瓜后稻穗瘟病的田间小区效果分别为70.8%-80.2%和  相似文献   

18.
1994-1996年对浙江省双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春季迁飞的系统研究表明,以飞行肌发育起点温度13.8℃以上的有效积温结合当地,当日起飞时段的天气情况预测越冬代成虫的行入峰期是完全可行的。越冬成虫的第1波下迁一般出现在效积温达70-90日度时,主迁峰刚行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1个稻梨孢菌株与4个稻以外寄主梨孢菌株在混合接种和间隔接种条件下,在水稻植株上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弱致病菌与强致病菌间交互作用较强,非致病菌与强致病菌间较弱。弱致病菌可明显降低强致病菌的致病性,非致病菌对强致病菌的作用,多数组合表现为减轻病害,但有少数组合表现为促进发病。弱致病菌先接种;2天后接种强致病菌,比两者混合接种具有更强烈的互作效应,病斑数减少达35.7%—38.1%。先接种菌的孢子浓度对后接种菌的致病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分析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稻飞虱和纹枯病发生为害规律基础上,组建病虫测报模型,探讨控害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及提高化防水平,定性定量地建立以准确的测报为前提,合理施肥、密植技术为主的生态控制为基础,按复合防治指标进行化学防治,系统控制稻飞虱、纹枯病,经近几年来的应用,收到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