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旨在了解短杂牛、西杂牛和泾源黄牛的产肉性能和肉的品质,为今后黄牛改良和育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它们宰前活重、净肉重、优质肉块、眼肌面积、肉品化学成分等,比较分析它们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西杂牛的胴体重、净肉重均比泾源黄牛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西杂牛的宰前活重、优质肉块、眼肌面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短杂西杂与泾源黄牛短期育肥试验宁夏泾源黄牛为宁夏六盘山区地方品种,十五年来主要采用短角牛和西门塔尔牛改良,目前杂种牛已占牛群的85%以上。为了摸清黄牛杂交改良的效果,各类牛只的育肥性能,为该县商品肉牛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993年8-10月在泾源县牛场...  相似文献   

3.
育肥牛增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营养水平下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本文设计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试验各一期、同品种添加不同饲料营养试验一期,比较其增重速度、产肉性能、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产肉性能,杂交牛都比本地牛显著提高.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果为:育肥日增重,利木赞杂交牛达2 200 g,本地黄牛约为1 170 g,利木赞杂交牛比本地黄牛提高41.51%,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1).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论] 果为:育肥日增重,西门塔尔二代杂达1 200 g以上,本地黄牛为855 g,西门塔尔二代杂比本地黄牛提高22.02%,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同品种不同饲料营养试验,添加配合饲料的试验组日增重比不添加配合料的对照组提高1倍以上,添加单一玉米粉的试验组日增重介于添加配合饲料组与对照组之间.屠宰测定[结论] 果,胴体净肉重,利木赞杂交牛为154.59 kg,西门塔尔二代杂为133.3 kg,本地黄牛为109.24 kg,利木赞杂交牛和西门塔尔二代杂平均产肉量比本黄牛分别提高41.51%和22.0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推广牛品种杂交改良和科学育肥牛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苜蓿草颗粒育肥西杂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采用苜蓿草颗粒,对照组采用铡碎的苜蓿干草,对12头1岁西杂公牛进行60 d育肥试验.测定分析了两组牛的体重、日增重及经济效益,以比较苜蓿的不同调制方法对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试验组0.95 kg,比对照0.72kg提高了31.84%(P<0.01),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4.3%(P<0.01).因此选择苜蓿草颗粒进行西杂公牛的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西门塔尔牛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加快当地黄牛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黄牛生产性能.[方法]通过对西本杂交一代牛与本地黄牛育肥试验对比,[结果]显示,西杂牛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均高于本地黄牛,育肥效果良好.[结论]试验对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日本和牛冻精与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秦杂、奶杂和本地母牛150头,随分为工、Ⅱ、Ⅲ、Ⅳ和V5组,每组30头.Ⅰ、Ⅱ、Ⅲ、Ⅳ组的120头基础母牛选用日本和牛冻精授配改良,即:日本和牛冻精x;西门塔尔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西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秦川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秦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荷斯坦奶牛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奶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本地黄牛(简称和杂组),V组为本地黄牛.测量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结果]表明:在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数据中,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和和杂牛组与本地黄牛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与和杂牛组差异显著(P<0.05),与本地黄牛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和秦杂牛、和西杂牛组合可作为本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选择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方法]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本地黄牛~西杂牛84头和秦川牛77头做受体,进行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西杂牛的同期发情率、受体可用率、受胎率都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而且难产率低,奶水充足。[结论]表明西杂牛是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在少喂精料的低营养水平条件下,用尿素氨化稻草喂杂交黄牛增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为开发肉牛业生产的新途径,促进商品牛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2年3月15日至5月31日在泰和县草地牧业开发服务中心利用尿素氨化稻草喂西杂牛进行了育肥增重试验,获得了一定的饲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2月龄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肉牛(西本杂牛、奶西杂牛)30头进行饲养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肉牛在体增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杂交品种间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西本杂交牛价肉比低于贵州牛,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精粗比对西杂公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对西杂青年公牛体重及体尺(体高、体长、胸围)的影响,为西杂公牛育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8头9月龄平均体重约270kg的西杂公牛,随机分为1、2、3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5∶55(低)、50∶50(中)和55∶45(高)的3种日粮。[结果]在日粮种类相同的情况下,西杂牛的日增重受精料水平的影响较大,但体尺的日增量受精料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的西门塔尔公牛的日增重不同,西门塔尔公牛采食精粗比较高的日粮,其增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杂与秦杂的育肥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4月龄体重300kg左右的西杂和秦杂公牛各10头,互为对照,试期170d。试验测定西杂牛浄增重217.6kg,日增重1.28kg,分别较秦杂牛净增重178.5kg提高21.9%(P0.01)、日增重1.05kg提高21.9%(P0.01)。[结果]表明西杂牛增重快,育肥效果显著优于秦杂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新疆褐牛犊牛放牧补饲增重效果.[方法]选择4~6月龄新疆褐牛8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饲养条件下进行日增重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加补饲的日增重效果明显优于纯放牧的饲养方式(P<0.01);新疆褐牛公犊和母犊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放牧加补饲的新疆褐牛犊牛在第1个月和第2...  相似文献   

13.
短杂西杂与泾源黄牛屠宰试验宁夏泾源县为全国养牛基地县之一。近几年各类杂种牛育肥出栏量激增,短角杂种和西门塔尔杂种牛与泾源黄牛相比,产肉能力提高幅度缺乏科学依据,为此于1993年10月进行各类牛只的屠宰对比试验。在农户中选购年龄相近、平均3.4岁,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楚雄州为代表的滇中地区气候条件下,用BMY牛改良滇中黄牛的效果及BMY牛的推广应用前景.[方法]以滇中黄牛为母本,BMY牛为父本,在楚雄州开展杂交改良效果的调查.[结果]①选择滇中黄牛母牛,用BMY牛冻精累计输精9 055头,受胎7 254头,受胎率80.11%,产犊6 781头,产犊率93.48%;②BMY×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和30月龄体重与滇中黄牛比较,公牛分别提高29.70%、33.82%、36.73%、35.97%、33.12%和47.21%,母牛分别提高23.34%、34.45%、32.32%、11.03%、30.07%和36.49%,但总体生长速度不及BMY牛、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比较,BMY×本杂公牛(316.4 g)高于滇中黄牛和短×本杂,但低于BMY牛和西×本杂,母牛高于滇中黄牛,但低于BMY牛和其它组合;③BMY×本杂不同年龄段的各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滇中黄牛,特别是体长、体高、胸宽、胸深、胸围、腹围和臀围等的发育更好;18月龄开始,部分体尺指标接近或超过短×本杂.④BMY×本杂24月龄公、母牛的BPI分别比滇中黄牛高出0.43和0.36,分别提高23.8%和20.2%,但低于BMY牛和西×本杂;⑤13~15月龄公牛经93 d育肥,BMY×本杂的ADG达1 133.3 g,高于短×本杂,但低于西×本杂、安×本杂和BMY牛,屠宰率61.04%,达到BMY牛和其它杂交组合的水平,但净肉率略低于其它组合.[结论]用BMY牛改良滇中黄牛的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具有耐粗饲、耐热、抗蜱、适应性广、易饲养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BMY牛在我国南方黄牛改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肉牛改良大别山牛的育肥效果。[方法]从大别山黄牛及其与利木赞和夏洛来的杂交牛中分别选择体重150 kg左右的育肥牛各6头;均饲喂我们设计的同一饲料配方日粮,预试期同健胃驱虫法处理。[结果]在日常饲养管理相同的情况下,经30 d观察记载,大别山黄牛日增重0.46 kg、利杂牛日增重0.99 kg、夏杂牛日增重1.28 kg;两种杂交牛分别比大别山黄牛提高115.22%和178.26%。[结论]每增重1 kg毛重,大别山黄牛需精饲料5.43kg;而利杂牛和夏杂交牛只需要2.85 kg和2.38 kg。  相似文献   

16.
南德温西门塔尔与西杂牛杂种公犊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南德温牛×本地西杂牛(NDW)、西门塔尔×本地西杂牛(XM)的4月龄杂交一代公犊各15头,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430 d,至18月龄屠宰.分析测定了两组牛不同育肥体尺、体重和日增重的变化情况及屠宰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龄、10月龄、13月龄阶段,两组体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XM)杂种公犊在育肥前期长势优于试验组(NDW),而在13月龄到18月龄之间,两组体重、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组(NDW)杂种公犊在育肥后期长势明显,后期育肥效果优于对照组(XM).试验组和对照组屠宰率分别为56.21%和57.51%,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育肥后,XM公犊宜在18月龄出栏,而NDW公犊宜在18月龄后出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云南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短期育肥性能。[方法]在楚雄州大姚齐和牧业有限公司选择年龄为(14±2)月龄的西门塔尔、短角牛、安格斯牛、云岭牛与本地牛的杂交F_1代公牛及云岭牛公牛各6头,自由采食相同全混日粮(30%鲜啤酒糟、35%精料补充料、20%蚕豆糠、15%稻草),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开展100 d(其中预饲期7 d,正试期93 d)育肥试验,[结果]云岭牛、云岭杂、安本杂、短本杂和西本杂全程日增重分别为(1.194±0.063) kg,(1.312±0.094) kg,(1.014±0.073) kg,(1.105±0.052) kg和(1.314±0.06) kg,西本杂与云岭杂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增重显著高于安本杂(P0.05),但与云岭杂、短本杂无显著差异(P0.05),云岭牛、安本杂和短本杂全程育肥期日增重也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分别为7.81,7.12,9.13,8.49,7.56,云岭杂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兼用型短角牛改良湘西黄牛的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湘西黄牛和短本F1、F2、F3代各3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外貌特征和适应性。结果表明,短本杂牛体重随代次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F1与湘西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F2与F1相比差异显著(P<0.05),F3与F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短本杂F1的育肥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湘西黄牛提高69.23%、21.67%和8.41%,骨肉比下降9.82%,差异极显著(P<0.01);短本杂母牛10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20日龄的泌乳量分别比湘西黄牛提高150.70%、106.10%、162.12%和209.94%,差异极显著(P<0.01);短本杂牛随改良代次的增加,体型外貌逐渐趋于短角牛;短本杂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米占锋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5):22-23,27
用西门塔尔级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产生西杂一代、二代、三代牛。分别对其1、2、3胎产奶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代胎次之间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1胎到3胎上升势头明显,3胎最高;各代305 d平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西杂一代最低、三代最高,产奶天数随着杂交代次提高而逐渐增加;西杂牛产奶收益显著。开展西杂牛挤奶是增加奶源、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肉牛繁育场应用犊牛代乳料开展了不同杂种犊牛的早期断奶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杂种肉用犊牛生长发育以及犊牛代乳料适应性等的影响,以此为张掖市牛源基地建设提出可供借鉴的依据。结果表明:安杂牛(安格斯×西杂)、西杂牛(西门塔尔×河西黄牛)、弗杂牛(弗莱维赫×西门塔尔)三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杂牛组增重成本8.25元/kg,当地西杂牛组9.27元/kg,弗杂牛组9.62元/kg。安杂牛组的效益略好,弗杂牛组效益略差。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上,从累计增长的效果来看,安杂牛组同比相同阶段龄的西杂牛与弗杂牛组间体直长与体斜长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张掖自然资源条件下,经过本试验方案的试验观测,犊牛早期断奶成本低,效果好,安杂牛较西杂牛和弗杂一代牛相比,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建议在张掖市及其同类地区推广使用犊牛代乳料,并实施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提高对肉用杂种犊牛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