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的‘鲜黄’梨为试材,应用WinSCANOPY2005a冠层分析仪对Y字形、平棚形与疏散分层形3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产量、品质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棚形冠层开度,平均叶倾角,冠下直射、散射及总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显著高于Y字形和疏散分层形,而叶面积系数显著低于另2种树形。3种树形冠层开度、叶面积指数与冠下光合有效光量子通量密度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不同树体间差别很大。平棚形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显著高于Y字形和疏散分层形,而产量、可滴定酸和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这2种树形。平棚形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品质最一致。冠层特征参数与产量、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冠层开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库尔勒香梨不同冠层内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性.[方法]应用树冠分格法,对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树形冠层内不同部位的果实产量与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平均每株果实产量分别达到138.5、160.1 kg,在冠层中层与外围开心形产量高于疏散分层形,而上层与下层,中部与内膛均低于疏散分层形,开心形的中层与上层,中层与下层,疏散分层形的内膛与中部,内膛与外围其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部位无显著差异;疏散分层形与开心形的平均单果质量分别达到131.57、145.86 g,果形指数均在1.2左右,冠层不同部位,开心形在萼片脱落、色泽黄绿、有红晕、果面光滑等果实外观品质上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6;、21.9;、69;、96.1;,均高于疏散分层形;开心形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VC、可溶性圆形物、固酸比分别为7.25 kg/cm2、0.946 g/kg、55.7 mg/kg、12.27;、11.48,均优于疏散分层形;垂直部位,两种树形硬度、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水平部位差异不明显.[结论]开心形在产量、果实外观品质以及果实内在品质上均优于疏散分层形.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苹果不同树形树冠内光照强度分布的差异及光能利用状况,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Fuji)为试材,测定了6种树形冠层内的相对光照分布、叶片的光合速率、比叶重、光合色素等,结果表明,高干开心形和小冠疏层形树冠内光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树形,双层形、拟纺锤形和自然开心次之,大冠的疏散分层形光照较差,疏散分层形集中结果部位正处于光照强度急剧下降的50~100cm近地冠层内;小冠树形的光照水平及光能利用情况明显优于大冠树形;比叶重、光合色素受冠层内光照水平的影响显著.综合来看在使用乔化砧木的条件下,高干开心、小冠疏层形的光照水平较好,是生产上适宜采用的树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冠层结构以及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差异,为库尔勒香梨树形的评价与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LAI-2200冠层分析仪对水平棚架形、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库尔勒香梨的冠层结构、产量、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水平棚架形库尔勒香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疏散分层形总枝量最高,与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相比,分别高出25.4;、13.8;,而水平棚架形总枝量最低.不同树形产量存在差异,3种树形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大小排序为水平棚架形>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水平棚架形特级果率最高,与疏散分层形相比,提高了18.5;.3种树形脱萼果率、宿萼果率、凸顶果率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棚架形脱萼果率最高.自然开心形和水平棚架形的脱萼果率与疏散分层形相比,分别提高了41.6;、23.3;.水平棚架形L值、b值最大,但其a值最小,自然开心形a值最大.水平棚架形与自然开心形的可滴定酸和VC存在显著差异,其可滴定酸和VC均高于自然开心形.自然开心形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固酸比、糖酸比均最高,而硬度、可滴定酸最低.[结论]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中,水平棚架形叶面积指数最大,疏散分层形次之.3种树形枝量差异较大,疏散分层形的总枝量最高,与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相比,分别高出25.4;、13.8;.不同树形的产量存在差异,水平棚架形产量比疏散分层形高12.8;.水平棚架形优等果率和脱萼果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树形,与疏散分层形相比,分别高出18.5;、14.8;.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果实内在品质较优且差异较小,而疏散分层形内在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水平台阶式梨树整形修剪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8年对"黄花"、"丰水"和"翠冠"等主栽品种梨树采取水平台阶式整形修剪,并研究了该树形的叶幕分布特性及其与光照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大冠疏散分层形相比,树体结构由过去的密集型改造成松散台阶型;各层(台阶)花芽百分比差异不大,成花率为20.3 %~26.8 %;行间和株间平均光强分别为58.5 %、34.7 %,且树冠内少有无效光区(<30 %的相对光照),行间大于60 %的相对光照的时间段占全天的75 %以上,提高了树体光能利用;单果重200 g以上的优质果率达到90 %以上,比大冠疏散分层形提高了25.6 %,连续丰产4年.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两种树形库尔勒香梨树冠内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三维分布特征和叶面积指数大小,利用HOBOware自动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形不同方位之间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总体趋势是“低-高-低”的单峰变化曲线,不同树形辐射值表现出不稳定的上下浮动;光合有效辐射的三维分布大致呈现两种趋势,疏散分层形辐射值由树冠外围向树干内膛呈现递减趋势,由冠层下部到冠层上部递增,其冠层上部辐射值波动较大,而冠层下部则维持较低稳定水平:开心形的辐射值由冠层外围向冠层内膛递增,由树冠上层向树冠下层递减。疏散分层形的叶面积指数在不同方向上的均值显著大于开心形,同种树形在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均值比较认为,衰老期叶面积指数均值明显高于盛果期。  相似文献   

7.
以蜜梨为试材,研究了3种树形内外部位的光分布对蜜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树形不同部位相对光强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由外向内依次递减;小冠自由纺锤形各部位的平均相对光强明显高于中冠分层开心形和大冠疏散改造形,由此导致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品质量差异明显;分层形和疏散形的产量集中分布在树冠的外层和次外层,显著高于次内层和内层.与之相比较,纺锤形各部位间的产量相对较平衡.3种树形优质果率依次为纺锤形72.4%、分层形65.7%和疏散改造形62.6%.  相似文献   

8.
甜橙结果树大多采用自然圆头形树冠,笔者根据原树冠结构的不同特点,逐年改造为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内膛枝结果量大增,全树平均分别比自然圆头形树冠增产28.4%和39.7%。无大小所结果现象。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树形核桃枝条枯枝率、枝条粗度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分析核桃枝条干枯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以进一步优化核桃经济栽培、提高核桃产量效益、促进核桃产业发展。以山西省翼城县16年生中林1号核桃品种为试验树,调查不同树形1年生枝条枯枝量,测量树冠内、中、外不同部位不同长度枝条粗度并采样,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休眠期各类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和中部枯枝率均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且在树冠内膛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枯枝率极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在树冠外围2种树形枯枝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5 cm和20 cm枝条粗度均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2种树形其余类型枝条粗度差异均不显著。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均显著低于树冠中部和外围,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这3类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自然圆头形≤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5~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外围显著高于树冠其他2种部位,≤5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3种部位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疏散分层形≤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中部均显著高于树冠内膛,与树冠外围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自然圆头形树冠内膛和树冠外围5~20 cm与20 cm枝条淀粉含量以及树冠中部≤5 cm和20 cm枝条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5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5~20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中部达到最高,20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内膛达到最高;疏散分层形树冠内膛20 cm枝条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树冠中部和外围。  相似文献   

10.
苹果不同树形光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苹果树冠光照的季节变化中,自然小冠形7~8年生树6~8月份92.4%的冠区为高光区;细长纺锤形这一时期的高光区体积为86.7%;多主枝疏散分层形和三大主枝半圆形6月份开始在中层和内膛出现低光区和弱光区,高光区体积分别为51.9%和50.3%。在7月中旬光照日变化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12时左右。自然小冠形、细长纺锤形、疏散分层形及三大主枝半圆形外层冠区高光照持续时间分别为8、4、2、2小时。  相似文献   

11.
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和CO2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玉米冠层内微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用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光量子探头分别测定玉米冠层内CO2浓度和光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品种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日变化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变化.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分布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高产群体穗位叶透光率大于25%,截光率在95%以上.冠层内CO2浓度的日变化呈"W”型,早晚高,上午、下午低,中午稍有一定回升.冠层内CO2浓度变化为下层叶>上层叶>中层叶.高产群体中上层CO2浓度较接近,一般为320~330  相似文献   

12.
冠层分析仪在苹果树冠结构光学特性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冠层结构光学特性研究在森林和农田生态领域应用较多,而在果树上涉及很少。运用Wins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对陕西渭北8个县110棵苹果树的冠层结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渭北地区苹果树冠层的特征指标中,间隙指数、开度、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和定点因子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不同树体间差别很大,表明间隙指数、开度、叶面积指数等对于果树冠层的光截获能力影响较大,而平均叶角和聚集因子等指标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和定点因子无明显相关性且不同树体间相差不大,表明叶分配角和平均叶角等对于冠层光截获无明显影响;初步认为Wins 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可用在苹果树冠层结构分析方面,合理进行苹果树冠结构及光学特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和CO2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探明玉米层内微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用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光量子探头分别测定玉米冠层内CO2浓度和光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品种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日变化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变化。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分布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高产群体穗位叶透光率大于25%,截光率在95%以上。冠层内CO2的日变化呈“W”型,早晚高,上午、下午低,中午稍有一定回升。冠层内CO2浓度变化为下层叶>上层叶>中层叶。高产群体中上层CO2浓度较接近,一般为320-330μmol/m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疆盆地盛果期新新2号(Juglans regia‘Xinxin2’)核桃生产园,疏散分层形树形冠内坚果产量及其物理品质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上的分布,了解冠内坚果产量与物理品质的格局状况,以期为南疆盆地盛果期核桃的整形修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体积(50cm×50 cm×50cm)树冠立体分隔法,在果实成熟期采集并测定树冠上层、中层、下层和内膛、中部、外围的坚果产量和物理品质.[结果]树冠单位体积坚果产量为上层>中层>下层,且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坚果的三径平均值、单果重、仁重为上层>中层>下层,且上层与下层之间坚果的三径平均值、单果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果形指数为下层>上层>中层、内膛>中部=外围,且下层与中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内膛与中部和外围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出仁率为外围极显著高于中部和内膛(P<0.01);不饱满果率为上层显著高于中、下层(P<0.05),内膛与中部和外围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南疆盆地新新2号核桃疏散分层形树形树冠上层单位体积坚果产量最高,其饱满坚果的物理品质最好,不饱满果率树冠内膛最高,其次是树冠上层.南疆盆地核桃整形修剪中应通过采取开角、疏枝等措施来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以达到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对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3种树形的净光合值差异较大,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为典型的不对称双峰型变化曲线,峰值均在12:30和17:30左右,并伴有"光合午休"现象;3种树形的蒸腾速率变化均和净光合呈正相关,在光合作用日进程中,蒸腾速率的下降变化主要受当地空气温度的影响;香梨气孔导度值以开心形最高;3种树形的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综合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参数指标可以看出,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光合性能较强;由于相对光照分布与树冠的相应层次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在同种树形不同冠层上的光合能力以上层叶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大久保主干形和开心形2种树形为研究对象,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分析了2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和果实质地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主干形的光斑值、光合有效辐射和林隙分数显著低于开心形,而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显著高于开心形;开心形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分别比主干形高24.00%、28.68%和27.3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粘性则低64.1%。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果实质地一致性优于主干形。冠层特征参数与果实质地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叶面积指数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粘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叶倾角与弹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林隙分数与粘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知,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林隙分数可初步作为冠层分析的主要指标,冠层分析仪的应用可能成为果树树形评价的新方法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大久保主干形和开心形2种树形为研究对象,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分析了2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和果实质地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主干形的光斑值、光合有效辐射和林隙分数显著低于开心形,而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显著高于开心形;开心形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分别比主干形高24.00%、28.68%和27.3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粘性则低64.1%。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果实质地一致性优于主干形。冠层特征参数与果实质地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叶面积指数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粘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叶倾角与弹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林隙分数与粘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知,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林隙分数可初步作为冠层分析的主要指标,冠层分析仪的应用可能成为果树树形评价的新方法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花椒林地进行覆膜、覆秸秆和种植三叶草3种方式覆盖,测定不同覆盖条件下冠层的辐射能环境、热量平衡及水分环境.结果表明,地面覆膜、覆秸秆和种植三叶草条件下,地面反射率提高,增加了冠层净辐射,树冠下层接受的反射辐射分别较对照提高69.1%、48.0%和35.7%;树冠中部净辐射能分别较对照提高53.3%、26.3%和0.8%.在热量平衡中,覆膜、覆秸秆和种植三叶草的花椒林潜热通量分别占净辐射能的60.2%、62.4%和65.8%,感热通量分别占净辐射能的36.5%、34.0%和30.6%,土壤热通量分别占3.3%、3.6%和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冠层可燃物特征和树冠火发生条件,模拟潜在火行为特征,对于森林可燃物管理及树冠火有效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破坏性取样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8株油松样木进行采伐,自第一活枝高始,以1 m为一个层次对油松林冠层由下而上进行划分,不足1 m的按照1 m层次划分,并按照冠层可燃物枝条径阶大小(针叶;大枝直径 ≥ 0.64 cm;小枝直径 < 0.64 cm)调查冠层总可燃物生物量,结合样地面积和油松林平均冠长,计算样地平均冠层可燃物负荷量(CFL)和冠层容积密度(CBD)。基于林分因子,建立与林分结构参数(胸径、第一活枝高、冠长、树高、冠幅)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冠层可燃物负荷量模型可估算样地平均冠层容积密度,结合研究区防火期内月平均最大风速和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在3种细小可燃物含水率条件下(6%、10%、14%),利用van Wagner和Cruz的树冠火蔓延模型,预测油松林树冠火的发生,利用Byram模型计算冠层潜在火行为特征(如火线强度和火焰高度)。  结果  (1)油松林平均冠层可燃物负荷量为4.54 t/hm2,冠层容积密度为0.21 kg/m3,可燃物负荷量分布呈现由下而上逐层递减的趋势。林冠底层(0 ~ 1 m)可燃物占冠层总可燃物比例最大,为54.03%,大枝在林冠底层分布比例较大且快速逐层递减,针叶在各层次均有较大比例分布。(2)基于林分因子建立的冠层可燃物负荷量非线性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其中胸径和第一活枝高与冠层可燃物负荷量呈极显著相关(P < 0.01),在不破坏林木的情况下,根据林分易测因子可较好地估测油松林冠层可燃物负荷量。(3)在低燃烧条件下,除4月份外油松林发生间歇型树冠火的概率均低于0.5;在中度燃烧条件下,春季(3—5月份)风速较大,均存在发生连续型树冠火的可能;在极端干燥的高燃烧条件下,2—5月连续型树冠火的潜在火行为指标较高,4月份发生的连续型树冠火,表现出最高的潜在火行为指标,蔓延速度为46 m/min,火线强度为8 062 kW/m,火焰高度为15 m。  结论  冠层可燃物是影响林火发生的重要因素,胸径和第一活枝高为冠层可燃物负荷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破坏性取样直接获得冠层可燃物实测数据,所构建的冠层可燃物负荷量估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风速、冠层容积密度和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树冠火的发生和蔓延关系密切,油松林春季存在的树冠火发生隐患较大,大风和极端干燥气候条件下易发生高强度树冠火,通过营林抚育措施(抚育间伐,修枝)可有效降低可燃物密度,增大活枝高,以降低树冠火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蒋巍  吴伟民 《农家致富》2004,(15):35-35
梨树的树形一般有疏散分层形、纺缍形、开心形或水平棚架形等几种.稀植大冠梨树多采用疏散分层形.而密植栽培的梨树,由于树冠不宜过于高大.树形通常以纺缍形或开心形为主。纺缍形树形有一个强壮的中心干,从主干往上螺旋上升.间隔20厘米左右.插空着生10~15个大的分枝.树高2.5~3米,冠径2.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