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2.
在室内对危害葡萄的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在25℃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8±0.19),(4.39±0.43),(3.9±0.25)d。成虫交尾时间集中在21:30-23:00,持续5-20 min,交尾后具有梳理行为。并常将卵产在果肉边缘的坡面上,每次产2-8粒。幼虫喜在葡萄梗、器皿壁等较硬场所化蛹。羽化时间集中在4:30-7:30。成虫对不同水果的嗜好强弱程度是依次是葡萄、苹果、香蕉、桃、梨;而对巨峰、马奶、无核白、红提等葡萄品种的嗜好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葡萄损伤时间影响其嗜好程度,对损伤3 d和4 d的葡萄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损伤2 d的葡萄,也都极显著高于损伤1 d的(P〈0.01)。幼虫对葡萄和香蕉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梨、桃和苹果(P〈0.05);对红提的嗜好程度显著大于巨峰、马奶、无核白品种。 相似文献
3.
贵阳地区杨梅园黑腹果蝇的田间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贵阳地区黑腹果蝇的发生规律,为其科学防控提供依据,2011年5—8月,采用诱杀剂诱集和采摘杨梅果实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地区不同时期杨梅果园黑腹果蝇成虫和幼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腹果蝇的发生数量和杨梅果实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在杨梅成熟前期,黑腹果蝇成虫量处于低谷;当杨梅果实进入成熟采收期,成虫数量随之上升;随着成熟杨梅果实的陆续采收,大量的果蝇幼虫被带出园外,果园里果蝇成虫发生量随之趋于平缓;在采收后期,绝大多数杨梅均已成熟,果蝇的发生量随之上升,形成一个盛发高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本实验室在紫眼野生型黑腹果蝇中发现的卷翅突变体遗传规律和分子基础,通过观察紫眼卷翅与野生型、紫眼卷翅与红眼卷翅后代各性状的表现规律,设计14对引物检测了syt基因与Alp23B基因间DNA多态性。结果表明:1)在紫眼卷翅与野生型杂交的F1中,卷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1;2)紫眼卷翅与野生型杂交F1代卷翅个体自交的F2中,紫眼与红眼、卷翅与野生型正常翅2对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分离与组合定律;3)紫眼卷翅与红眼卷翅杂交的F1中,卷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2∶1;4)2种卷翅品系中在syt与Alp23B之间的基因组区域存在1个多态位点;2种卷翅个体均为AB型,而野生型个体为无缺失的AA型;紫眼卷翅与红眼卷翅杂交F1中卷翅个体全为AB型。紫眼卷翅突变体为显性杂合子,平衡致死系;紫眼基因与卷翅基因不连锁;2个卷翅基因为等位基因,相互间不能互补,杂合状态下致死。 相似文献
5.
6.
黑腹果蝇是蓝莓果实转色成熟期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为害期长且难以防治。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和0.3%苦参碱水剂4种杀虫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3 000倍液施药后第1天、3天和7天对黑腹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96.1%和92.6%,且均无成虫羽化;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次之,3 000倍液施药后第1天未发现幼虫,施药后第3天时对黑腹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2.2%;其他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在蓝莓生产上,可以将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作为有效防治蓝莓黑腹果蝇的理想药剂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黑腹果蝇作为指示昆虫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基混毒法,测定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所试黑腹果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非常敏感,3h内LC50低于或接近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敏感性稍差,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不敏感。进一步测定黑腹果蝇对蔬菜匀浆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与培养基混毒法一致,黑腹果蝇保持了对这两类杀虫剂的高度敏感性,3h内敌敌畏、毒死蜱和氯氟氰菊酯的LC50分别是0.123mg/kg、0.912mg/kg和0.021mg/kg,均低于中国国家标准的最大残留限量。所试黑腹果蝇可以作为指示昆虫用于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突变品系MI3266的生殖能力和生殖系统形态学变化,鉴定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方法】通过遗传杂交检测突变品系MI3266是否可育以及MI3266雌蝇和雄蝇的育性;解剖MI3266成虫生殖系统,经DAPI染料染色观察生殖系统形态学变化;利用反向PCR方法鉴定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结果】突变品系MI3266不可育,其雌蝇也不可育;突变品系MI3266雌蝇卵巢形态异常,14阶段卵室变圆,背侧肢异常短小;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是fat2。【结论】本研究鉴定了1个fat2新突变体,突变体雌蝇不可育,为研究fat2基因功能提供了新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将果蝇置于含印楝素2 mg/kg的昆虫培养基中产卵,待卵孵化发育至不同虫态,运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研究果蝇新羽化成虫复眼外观,发现复眼明显萎缩并呈现不规则状,表面粗糙,出现异常凹陷,刚毛缺失或增生,排列不规则或弯曲;运用透射电镜研究复眼超微结构,结果表明,3龄末期幼虫复眼组织细胞中染色质高度聚集成小体、小体分散,吞噬泡数量明显增多,核膜皱缩、界限模糊,蛹和新羽化成虫复眼中感光细胞丢失.这些结果确证了印楝素诱导果蝇复眼发育异常,为寻找新型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提供了可能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究果蝇小翅与残翅基因间的作用关系。[方法]利用果蝇2种不同翅型的突变体进行杂交,找出小翅、残翅基因同时存在个体,观察其翅的表型,同时对翅的分离比进行推测,研究果蝇小翅与残翅基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正反交果蝇的表现型不相同。果蝇的小翅品系和残翅品系的正交组合的杂交后代F1雌、雄全部为长翅,而反交组合的雌蝇为长翅,雄蝇为小翅。F2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3种,小翅、残翅基因同时存在的个体表型为残翅,并且翅型分离比均为长翅:小翅:残翅=3:3:2。[结论]残翅基因对小翅基因具有遮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绣球菌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从绣球菌中提取多糖,并采用三氯乙酸法对多糖进行纯化,并研究绣球菌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绣球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的粗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47.6%和15.26%;三氯乙酸法纯化后的多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58.3%和7.7%.在0.2 ~5.0g/L时,绣球菌多糖能延长果蝇的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当绣球菌水溶粗多糖在0.2g/L时,雄果蝇平均寿命延长26.6%,半数死亡时间为(46.4±2.6)d,最高寿命为(55.7±1.8)d,雄果蝇的寿命延长率最大.[结论]绣球菌多糖对果蝇的寿命有延长作用,对雄性的抗衰老效果好于雌性. 相似文献
14.
海带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试验动物,探讨了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polysaccharide,LJP)延缓衰老的作用及其机理。试验将未交配的果蝇雌雄分开并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只,用含不同浓度海带多糖的培养基喂养,培养基中所含海带多糖的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25%、0.50%、1.00%。用果蝇寿命试验检测其抗衰老作用,分别使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钼酸铵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果蝇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利用统计学软件SAS v6.12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海带多糖能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寿命延长的百分率与喂食果蝇的海带多糖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培养基中海带多糖浓度为0.25%、0.50%、1.00%时,与对照组相比,雌果蝇寿命延长百分率分别为5.20%、6.20%、9.20%,雄果蝇寿命延长百分率分别为4.60%、5.00%、6.00%;饲喂海带多糖后果蝇体内的SOD、CAT活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海带多糖添加量为0.50%和1.00%时,雌性果蝇SOD、CAT活性提高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MDA降低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海带多糖添加量为1.00%时,雄性果蝇SOD与CAT活性提高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MDA含量降低。提示提高生物体内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衰老物质前体的含量可能是海带多糖抗衰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芦荟对果蝇寿命和生活周期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芦荟的医疗保健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果蝇为材料,在其培养基中加入适当体积的芦荟全叶匀浆,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10、25、50、75、100 g/L,探究芦荟对果蝇寿命及各代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各剂量组的芦荟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随着喂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果蝇体内的SOD活力明显增强。[结论]芦荟具有较强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含有多种消除氧自由基的成分,能延长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17.
激动素对果蝇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激动素的抗衰老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含有0、20、40、60、80、100、120mg/kg激动素的培养基喂饲野生黑腹果蝇,研究不同浓度的激动素对果蝇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重的影响。[结果]雌性果蝇的体重在0与20、40、60、80、100mg/k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浓度之间,除0与120、40、100mg/kg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均有明显差异。雄性果蝇的体重在0与100、80mg/kg之间有显著差异,在80mg/kg与20、120mg/kg之间以及100mg/kg与120mg/kg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在其他浓度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以80mg/kg为界,低于这个浓度的激动素会促进果蝇体重的增长,高于这个浓度的激动素会抑制果蝇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