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茶树鲜叶的化学鉴定,一般需将鲜叶样品制成干样,俗称固样,然后进行生化成份测定。从理论上讲,鲜叶样品固定应保持鲜叶原有的化学成份含量。但实际上由于鲜叶离体后的一定时间内,各种酶类还保持着活性,不断进行生化反应,所以测定叶的生化成份含量要低于鲜叶含量。因此,在固定时如何促使酶类迅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加工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在制品的化学变化,并与茶鲜叶对比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是,怎样能真实反映内含成分的含量,实践中发现,固定样品的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为此,笔以同样的鲜叶采用几种热源固样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品种风味及其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不同品种乌龙茶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子的关系,以佛手、黄旦、福云6号和混合种的鲜叶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成鸟龙茶,检测鲜叶及成品乌龙茶的化学成分含量,借助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叶固定样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品种特性有关;乌龙茶品种特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同品种乌龙茶独特的风味与其生化成分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下的鲜叶送到茶厂去加工,“贮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贮运的方法直接关系着鲜叶的鲜度和质量,影响着成茶的品质。因此,采用科学的贮运方法是当前茶叶生产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Gogiya(哥基亚)的测试报告指出,鲜叶过量盛装在容器中,叶温可升高到48℃左右,随着叶温的升高,鲜叶水浸出物含量减少。若不及时运往茶厂加工,鲜叶在容器内贮放一天,其干物质含量损失达5%左右。同时,鲜叶装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和发热,会导致鲜叶红变,茶多酚、儿茶素等化学成分的减少,茶叶品质明显下降。为此,鲜叶采下后,要防止叶温升高,避免产生异味和劣变,就得将采下的  相似文献   

5.
从生化角度谈提高茶叶品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制约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除茶树品种因素外,其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已成为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本文试从茶叶主要生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茶树良种与生化指标、茶叶品质与生态茶园的关系出发,来探讨发展生态茶园、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一、茶叶主要化学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一)茶多酚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鲜叶中水溶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其对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红茶的红色叶底和红亮汤色是由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的,而茶黄素、茶红素是茶多酚氧化聚…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鲜叶是供制茶的原料,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基础,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好的茶叶。研究表明,在环境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信号会发生变化,而这些信号对植物体内的代谢水平和生化成分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逆境对茶树鲜叶的代谢水平和化学成分引起重大的变化,必然会对茶叶品质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环境胁迫下信号变化及其对鲜叶内含物质影响的研究,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实践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植物感应胁迫的器官合成并输送某些信号物质到响应胁迫的器  相似文献   

7.
鲜叶是制茶的原料,是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在正常制造工艺的情况下,红碎茶的品质主要依赖于鲜叶的自然品质。当然不可否认,良好的制造工艺技术可充分发挥原料的潜力。据研究表明,不同嫩度的鲜叶制成红碎茶的品质评分相差3~13分,甚至更大。鲜叶的自然品质高低,实质是指鲜叶多种生化物质的含量水平,茶叶的生化成分十分复  相似文献   

8.
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也就是把鲜叶制成干茶以后进行品质评定。近期以来,对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份已有进一步了解,但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因子是很复杂的,要在早期阶段全面鉴定,便需要摸索出一套简便、有效、只需少量材料的早期品质鉴定法。红茶品质的早期鉴定,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微型制茶机进行小量制茶后进行感观审评,一是测定鲜叶化学成分。前者没有把鲜叶原料与制茶方法分别进行鉴  相似文献   

9.
红茶品质的生化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决定茶叶品质的因子,首先是鲜叶原料,尤其是鲜叶的嫩度与生化品质成分。这与茶树栽培地区、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以及茶树品种,均有密切关系。 从鲜叶制成成品茶之后,决定茶叶外形的主要是物理作用,尤其是与机械的工艺性能与制茶的工艺技巧密切相依。但茶叶品质的决定因子,最主要的是内质。决定茶叶内质的因子比较复杂,是茶叶生化作用过程的综合反映,决定茶叶内质因子的生化品质成分,基本上都集中在茶汤中。就红茶而言,应该包括茶黄素类物质、茶红素类物质、茶儿茶素、水溶性单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一种商品性饮料,既是商品就有一个品质问题。茶叶的品质与茶树品种、栽培条件、茶叶采摘和加工制造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茶叶品质优异与低劣,在鲜叶的化学成分分析上更能反映出来。因为最后成  相似文献   

11.
红茶加工工艺是使鲜叶中的多酚类在多酚酶氧化作用转化为二聚或多聚色素(茶黄素、茶红素)的过程。关于茶叶化学成分与红茶品质的关系,目前已有过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发现红茶品质决定于鲜叶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12.
茶叶自由基与茶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茶品质,是以鲜叶的生化品质成分为基础的,不论何种茶类,都是应用不同的制茶技术,发挥鲜叶原料的品质潜力,以获得具有不同品质特征的成茶。但是,这种很久的茶叶加工技术,都出于应用物理原理与方法,以控制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利用控制技术的最佳物理条件,优化产品质量,当今国内外的制茶技术,都出自这一物理条件原理.根据作者的研究,制茶技术需要在物理方法的基础上,渗入生化方法,从茶叶内在生化成分的生  相似文献   

13.
茶树鲜叶摊放工艺参数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摊放是绿茶加工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可使鲜叶水分蒸发,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分解作用加强,可溶性物质增多;鲜叶的物理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叶态萎缩,叶质变软,叶色暗淡,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香气,有利于杀青和茶叶的造型。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绿茶杀青前进行适当摊放,对于改善茶叶特别是名优绿茶品质是有利的。目前对影响摊放效果的时间、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的研究不多,笔者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鲜叶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叶风味生化成分,为了探索提高茶叶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不同光质萎凋工艺,本试验采用白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5种光质进行不同萎凋时间处理,其中白光组为对照组,测定和分析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与白光组相比,黄光4h的萎凋工艺可以使HK-2、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茶多酚含量处于最大值,分别显著增加了6.54%和13.70%(P0.05);红光2、4 h的萎凋工艺可以使HK-2、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F含量处于最大值,分别增加了0.20%和4.10%;红光2 h萎凋工艺可以使HK-2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含量处于最大值,含量显著增加了17.50%(P0.05),蓝光12 h萎凋工艺可以使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含量处于最大值,含量显著增加了20.59%(P0.05)。由上所知,不同光质萎凋工艺可以调控HK-2、HK-3茶树品系鲜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鲜叶的生化特性,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前提,鲜叶内含生化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不同,所制的乌龙茶品质也有所差异。而鲜叶的生化组分因产地、土质、小气候、树龄,肥培管理采摘时间鲜叶老嫩等不同而异。在此,笔者结合这几年加工新工艺乌龙茶的体会,略谈几点看法。1鲜叶采摘标准乌龙茶必须采摘较为成熟的开面2—3叶茶树嫩梢为原料(接近中开面,即华安茶区所讲“中菜”),过于幼嫩或过于粗老的鲜叶难以加工出优质乌龙茶。生产实践证明,鲜叶是基础与关键,保持其鲜灵是关键的关键。如果鲜叶在离开母树后受损严重,就会加速其多酚类的氧化,晒青后不但…  相似文献   

16.
茶叶加工过程中锌含量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又是人体营养的重要成分。茶叶中锌含量的多少,以往多从农业技术、气候、土壤条件、鲜叶成熟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锌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得不多。为此,笔者从茶叶加工角度,试对同一鲜叶制作成不同茶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锌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颖  张利 《茶叶科学》2011,31(6):479-484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季节采摘的蒙山茶鲜叶及其浸出液中矿质元素Ca、Mg、Fe、Mn、Cu、Zn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出茶叶浸出液中各元素溶出率。应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鲜叶中各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讨论了各元素在茶叶中季节性变化规率。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各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Ca>Mg>Mn>Fe>Zn>Cu;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茶叶中Ca和Mg元素,Fe和Mn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趋势,Ca和Zn元素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同条件下,不同元素的溶出率与该元素在茶叶中存在形态相关,而与其在茶叶中含量及采摘季节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机采机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本文根据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特点,重点介绍了毛峰形、卷曲形、扁形绿茶,以及优质炒青等几类适合机采鲜叶加工的名优绿茶加工连续生化产线,为相关企业的机采叶加工,乃至今后我国茶叶全程机械化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土壤因素(包括土壤全Pb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与茶叶铅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说明茶鲜叶中的Pb含量与土壤全Pb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负相关;茶鲜叶中的Pb含量随土壤全Pb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量很微小,即土壤中的全Pb量对茶叶的Pb污染影响很小,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