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市蚕业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蚕农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确保蚕种质量,提高蚕农和种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在1997年春制定了一系列防微措施,展开了一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歼灭战.由于我场的蚕种生产主要在农村原蚕队,农村饲养点多、面宽,饲养环境差,养蚕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蚕室蚕具消毒困难、  相似文献   

2.
我场成立已40多年,早期主要从事蓖麻蚕的原种和普通种生产,70年代中期后一直从事桑蚕普通种的生产经营.4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具备年生产普通种20万张、冷藏处理蚕种25万张的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蚕种生产经营中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和质量意识,制订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培育品牌蚕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场培育的"玉宝"蚕种质量稳定,深受区内外蚕农的信赖.在蚕种生产规范化管理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1988年是钱塘江蚕种场建场30年,30年来广大职工和蚕农艰苦创业,为国家生产蚕种317万盒,创利118万元。饲养蚕品种逐步更新,蚕种质量不断提高。1986年获得省优质蚕种一等奖;1987年又获得省优质蚕种二等奖。1987年9月我们曾组织技术员下乡调查海宁市18个乡镇,25个村,27个承包组,不少乡蚕业干部和蚕农均反映钱塘江蚕种场的蚕种质量好蚕病少好养。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原蚕区种场,如何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继续提高蚕种质量,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场在近两年的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蚕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蚕农对蚕种的需求,我场从1980年开始开辟原蚕区生产蚕种,近十年共生产蚕种727630张,占全场生产蚕种总数的43.05%,特别是近三年原蚕区蚕种所占比例逐年提高,1988年占48.53%,1989年占64.71%,1990年占70.63%。原蚕区生产蚕种,注重蚕种质量是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就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场蚕种生产几年来成绩较好,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蚕种质量不断提高,得到蚕农的好评.我们不断摸索7532、932、新九原种杂交高产优质途径.1987年春蚕桂夏二号担桑制种达15.5张,“两广一号”担桑制种达15.9张,大大超过83年担桑制种13.5张的水平.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蚕种优质高产必须抓好桑叶营养,精心养蚕及消毒防病等三方面的工作.任何一方失误,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6.
于钰明 《蚕桑通报》1992,23(3):57-58
原蚕区种场全年饲养原蚕,对于发展蚕种生产,具有极大的潜力,不仅可解决蚕种数量不足,满足蚕农需要,且更有利于做好防微、防病工作,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原蚕区能不能全年饲养原蚕?其具体布局应该怎样?我场湖村桥村1991年走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蚕种生产是蚕桑丝绸产业的源头工程。构建稳定原蚕生产基地对蚕种场来说十分重要。2000年以来,我们场在南通地区建立了几个相对稳定的原蚕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利于蚕农的原则,建立“种场—地方政府—蚕农”合作制种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搞好原蚕生产,提高蚕种质量,降低种场和蚕农的生产风险,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操作办法。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明确了“种场—地方政府—蚕农”三方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正> 几年来我场蚕种质量不断有所提高,各批苏五苏六的孵化率,春制春用种在96~97%,春制秋用种在99%左右。杂交不彻底现象约在1%左右,蚕农反映较好。制种期是蚕种场生产的最忙时期,下面我们就如何做好制种期的工作安排谈一些体会。1.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蚕种场是以蚕种生产为主,同时经营有其它工副业,领导班子要按生产季节做到既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解决蚕种质量情况,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从而向广大蚕农提供更优质的蚕种,如皋县蚕种场于12月16一17日召开了蚕种质量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市、县、区的蚕桑技术干部41人。一致认为,如皋县蚕种场建场17年来,为省内外提供了百万余张杂交蚕种,并为本县培训技术力量与供应良种桑苗等做了不少工作,对蚕桑生产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座谈反映如皋县蚕种场建场以来,蚕种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立足之本,而生产蚕种成本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蚕种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现阶段,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提高蚕种的产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参与市场竟争的最重要筹码。我场是担负着繁育一代杂交种任务的专业蚕种场,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场的生存和发展。现就提高蚕种产质量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谈一些体会。 1 严格执行标准,实现规范操作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种场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蚕农和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为确保蚕种质量,我们参照农业部《桑蚕一代杂交种》等两个标准和河南省桑蚕良种繁育监管检验试行办法,严格把关,并制定潢川蚕种场桑蚕良种繁育操作细则,从桑园管理,原蚕饲育,制种等都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为提高我场蚕种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良卵率的高低是蚕种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几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我站在控制不良卵方面进行了多方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不良卵发生的规律,蚕种质量得到稳定提高,实现了优质、高产、稳产目标,生产的蚕种深受蚕农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加强环境整治,提高防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云 《北方蚕业》2000,21(4):25-26
前些年,由于蚕桑发展较快,蚕种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场原蚕区制种量不断递增。在原蚕生产过程中,原蚕区由于养蚕基础设施差,蚕农防微观念淡薄,关键技术不到位,因而出现了只求蚕种数量,忽视蚕种质量的倾向。加之原蚕区大环境污染严重,致使生产的蚕种因微粒子病毒超标,而淘汰的批次比例增大,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我场总结多年在防微上的经验和教训,近两年狠抓了原蚕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使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冷藏浸酸工作是蚕种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蚕种成品化的过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蚕种质量。冷藏浸酸工作季节性强、技术处理复杂,工作中稍有疏忽不慎,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孵化率降低,给种场和农村蚕茧生产带来损失。随着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最近十多年来,江苏秋用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基本达到了蚕农满意,种场放心。实践证明,目前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符合江苏蚕桑生产的实际,能满足蚕种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优质、高效蚕业的发展,农村饲育条件和饲养技术水平的提高,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蚕种产量高而且要求1日孵化率高、发育整齐、容易饲养。因此,蚕种生产单位只有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蚕种质量,才能在激烈的蚕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县由于传统的“三三制”桑树剪伐形式导致春季原蚕收蚁偏迟,过去冷藏浸酸蚕种因冷藏时间短,而出现蚕种孵化率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蚕种生产管理和改进浸酸工艺,冷藏浸酸蚕种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天虹”蚕种知名度日益提高。本人根据我…  相似文献   

15.
<正>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物质基础,蚕种的质量对发展“两高一优”的蚕茧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1988年蚕茧大战以来,我省的蚕种质量有所下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蚕农和丝绸加工行业的利益。现就蚕种质量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商讨。  相似文献   

16.
陈佑伟 《四川蚕业》2000,28(3):50-53
<正>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蚕种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蚕种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不顾蚕种生产的特殊性,无计划生产蚕种,造成蚕种的供应不足或过多;繁殖蚕种无序,使蚕种质量下降;无计划盲目引进蚕种,使劣质蚕种充诉市场,给蚕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地区间搞“小而全”封闭型蚕种生产供应体系,造成蚕种的产销秩序混乱,高品质  相似文献   

17.
我场系目前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家蚕普种专业繁殖场 ,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和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近年来 ,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品种、实施科技兴场方针和质量跟踪考核体系等措施 ,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蚕种质量大幅度提高 ,“桑椹牌”蚕种在市内外广大蚕农中享有良好声誉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场蚕种质量之所以逐年稳步提高 ,主要在于养蚕、制种全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防微工作做得细致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注重了自有桑园和原蚕区桑树基础的投入和科学管理 ,…  相似文献   

18.
原蚕区种场的巩固、发展与蚕种质量关系嵊县蚕种场戴虔民原蚕区种场是我国繁育一代杂交种的基地,其稳定巩固,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嵊县蚕种场是个老场,四十多年来,为广大蚕农提供700多万张蚕种,卵质充实,孵化齐一,深受广大蚕农欢迎,客观上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主...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7,(4):40-41
<正>原蚕桑园的冬季管理对于增强桑树树势,防治桑树病害和降低虫口基数,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延长桑园盛投产期,以及在整个防微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种场蚕种生产质量和防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蚕基地桑园冬季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翌年蚕种生产的成败。现结合我场原蚕桑园管理实际情况,简述原蚕春伐桑园的冬季管理。1搞好桑园封园,降低虫口基数在晚秋蚕售茧结束后,蚕种场原蚕生产部门应及时组织蚕农在无雨的白天,用20%杀灭菊  相似文献   

20.
<正> 1989年我县大面积的丝茧育遭受了微粒子病的重大裘击,春、秋两个生产季节中,全县有23个乡11302张蚕爆发了微粒子病,减收蚕茧5500担,蚕农经济损失近300万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我场蚕种生产也面临微粒子病的严重危机。1986年到1989年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