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江苏粮食生产概况、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消费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粮食供需状况、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基本判断和当前面临的隐忧,提出了确保江苏粮食安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苏粮食消费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更在于粮食消费安全。本研究结合江苏2000—2016年粮食生产、消费实际,分析其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江苏粮食安全贡献度变化探讨其维护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江苏粮食消费量稳中有升,其年均增长率仅比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低0.04%;相对于逐渐下降的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逐步成为江苏粮食消费的新增长点;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建设及"价格倒挂"等使快速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成为了江苏粮食安全保障的威胁;从总量上看,经历先减、后增、再减变化的粮食安全贡献度表明,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的江苏难以持续性发挥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从品种结构上看,江苏玉米供小于需,有助于国内玉米去库存,稻谷、小麦生产虽可辅助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但有高库存隐忧,仍会有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据此,为粮食供给提供多方向性选择、鼓励农民种粮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等成为江苏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提出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指导江苏省粮食生产,以食物生产观念涵覆粮食生产,合理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和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等发展江苏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和谐共赢的粮食安全政策优化建议。江苏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仅有的两个综合试点省之一,作为粮食主产区,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也备受关注。虽然江苏已经创造了"工业大省的农业奇迹",但其粮食生产很不平衡,其"粮食主产区"等殊荣主要是由苏北而非苏南城市"贡献"的。江苏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影响,取决于正面与负面两方面要素的发展变化态势。建议从利用试点省契机、建好万顷良田、争做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粮食规模化经营、优化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促进节粮减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完善江苏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政策与措施,使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5.
江苏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江苏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生产水平、供需形势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粮食安全的重点和思路,从资源保护、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探讨了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须要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研究.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研究从水稻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采集网点布局方案以及预警模型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成果可提高粮食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和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蒋丽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52-13353
探讨了江苏粮食供需形势,分析了粮食安全对耕地需求量的影响,为更加合理地保护耕地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岳坤  杨香合  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65-3166,3210
在对粮食安全界定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例,分别从粮食供需平衡、粮食供给、粮食需求3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粮食安全现状,进而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人口密度高、耕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既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又要挖掘耕地潜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的关系,实现江苏粮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粮食安全贡献度的FSP模型分析框架,从省际粮食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并探究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供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除2000—2003年粮食产量骤降造成粮食供给缺口外,1991—1999年、2004—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盈余(调出量)呈“稳中有降—绝对增长”的U型变化趋势,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高于85%,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地位相对稳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格局经历了省际间的分化和重组。一方面,粮食供给向中北部地区集聚,而南部地区粮食产需紧平衡,粮食供需错配严重;另一方面,粮食供需空间分异明显,2000年后黑龙江、河南、吉林3省的粮食安全贡献度合计达50%左右,而湖南、江西、江苏、河北、湖北、四川、辽宁7省的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低于5%,粮食调出总量合计仅占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总量的10%~20%。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粮食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粮食变质与污染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内外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的现状、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危害、饲料安全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以期对现实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耕地地力调查成果在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探索了利用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其中对耕地资源配置需要掌握的技术参数,包括耕地地力等级与面积、中低产田类型与面积、现实粮食生产能力、未来生活粮食需求、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形成等做了重点讨论。并应用永济市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了耕地资源配置实际操作,为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实时与抽查混合的监督机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富池  王力虎  韦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54-14856
介绍了实时与抽查混合的监督机制模型并对食品安全生产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ε-SVR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以浙江省近14年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选择影响粮食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谷物播种面积、粮食总种植面积、农村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上一年粮食收购价格、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等10个因素,用1991-2002年的产量数据进行建模,得到98.47%的拟合精度.应用这一模型,对2003和2004年度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分别达到97.5%和95.8%的预测精度.说明该方法适合用于粮食产量分析和短期预测,为粮食产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合湖北粮食生产实际,提出了保护和提高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的大学生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红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50-352
培养高质量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人才需要高质量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阐述了综合素质的内涵,分析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教育并重的实施策略及培养目标,以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曹秀清  许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05-18706,18708
根据1998-2008年江淮丘陵区统计资料,对该区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该区粮食生产的诸多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面比、受灾、化肥施用量是影响该区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计数据,应用GIS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其耕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1985年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苏南地区是1996年以来全省耕地减少的重点区域,但人均耕地减少的县域空间差异并不显著.②1996年以来,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人均耕地面积比较接近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比较临近,呈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价丰年涨升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2006年发生在我国的粮价丰年涨升现象,本文就粮食增产涨价以及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并非国内粮价上涨的关键所在;国内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是粮食丰年涨价的重要诱因,其中最低价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最为重要;发挥粮食政策作用的核心在于夯实市场运行基石,而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则亟需突破市场组织制度的瓶颈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