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机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甚至可以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是看一个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农业机械化正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农机推广工作是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总结了农机新技术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泽库县农机作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结合近年来泽库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孙贵香 《甘肃农业》2010,(6):38-38,41
<正>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固了农业的基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许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畜力完成,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迫切要求降低农业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发展农机化装备和应用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推动农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农业自从走上现代农业的道路之后,农业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了解和认识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才能继续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农业自从走上现代农业的道路之后,农业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了解和认识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才能继续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商品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正确把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各有不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有其特殊性,需要从政策、资金、体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综合提高,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道路。今天,我们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一国农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人均机械设备明显增多,并且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逐渐提高,极大的增加了我国农业的产量,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获得了大丰收,农业机械也逐步使用在了经济作物和牧草等新的领域,使得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不断为农业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再加上不断建立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主,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则是实施经济战略的重要科学技术手段,是带动农村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力保障。本文论述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农业机械化来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与稳步发展,要从多角度入手,探索如何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一是做好农业机械化宣传工作,与信息时代接轨;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打造农机化优质团队;三是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尽最大努力做好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通过演示,组织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咨询解答,向人们宣传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过程中,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起着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在完成这三大任务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由产中为主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以服务粮食生产为主向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全过程伸展;由单一的机械技术为主向以综合、组装、集成为特色的工程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丹东市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农业机械化作为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推动了全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元勇 《吉林农业》2011,(7):164-164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对提升农业机械化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本文旨在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展望,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作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玉米收获机械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却长期裹足不前。造成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困难的原因既有基础理论、技术和政策的因素,也有研发企业软、硬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1.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不相匹配。我国玉米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7.
孙会明 《现代农业》2014,(10):98-98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却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农业实现机械化是唯一出路,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一、农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问题与对策。【方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财政等相关措施保障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果。同时以相关策略来实现农业机械化安全、稳定的工作与发展。【结果】该县经过实施在政策、制度与财政方面的保障策略,农业机械化推广效果显著,农业种植面积、各类农业产值、农机保持情况、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提升。【结论】从政策、财政和制度角度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相关工作,有着十分显著的提升成效,这对于未来我国农机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73-174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带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如何抓住当前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农机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机工作的经验就当前的山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提出了自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是一个用机器装备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科学、合理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估算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从产业化的角度推进其发展,是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