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翟 《农家顾问》2007,(7):48-48
1.肠炎病患肠炎后,病鳅厌食、离群、腹部有红斑,鱼体发黑,肛门红肿,初期排出白色线状粘液,解剖后可见肠道发炎充血。防治方法: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饲料  相似文献   

2.
3.
1.赤皮病.此病由于捕劳、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9)
1.赤皮病又叫皮瘟。该病多发于春末夏初,大多因在捕捞或运输时泥鳅皮肤受伤,细菌侵入所致。鳅体表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尤以腹部和两侧明显,呈块状。治疗方法:①每平方米水面用0.2~0.4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也可用挂篓方法治疗。②用磺胺噻唑拌  相似文献   

5.
泥鳅养殖成功与否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现就泥鳅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1 红鳍病 又名赤鳍病、腐鳍病.对泥鳅危害大,大多由细菌引起.泥鳅被感染后,鳍、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红症状,有些则有出血斑点、肌肉腐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孔雀石绿消毒.治疗可用每立方米水10g四环素浸洗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氯霉素做成药饵投喂;也可用每立方米10~20g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浸泡病鱼10~20分钟,或用每立方米水溶解20g呋喃奈斯,药溶15~20分钟,或用0.04%(药物占泥鳅体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一、赤皮病。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此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大多是因泥鳅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鳅体表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尤其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 治疗方法:①每平方米面用0.2-0.4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也可用挂篓方法治  相似文献   

7.
一、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产动物真菌病之一.此类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3~18℃,水质较清的水体易生长繁殖.造成此病的因素有三:一是泥鳅受伤或局部组织坏死;二是水温剧烈变化;三是季节交替.泥鳅养殖多为自然苗,苗种下塘前易受伤,加之此时水温正适合霉菌的生长,因而水霉病为泥鳅苗种期间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泥鳅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福建永泰县的经济效益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气泡病是永泰县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苗种的培育对泥鳅的养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苗种气泡病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该疾病的措施,以促进福建永泰县泥鳅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泥鳅饲养环境由于泥鳅适应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选择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饲养管理较为简单。但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求水源要清澈无污染,排水与进水比较方便;第二,要有充足的光照;第三,保证土壤的粘性;第四,池塘面积最好控制在200平米以上,5000平米以下,并保证水深在60厘米左右,且将淤泥的厚度在17厘米左右。2.加强对池塘的清理平整工作池塘必须提前进行平整工作,在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1.泥鳅饲养环境由于泥鳅适应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选择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饲养管理较为简单。但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求水源要清澈无污染,排水与进水比较方便;第二,要有充足的光照;第三,保证土壤的粘性;第四,池塘面积最好控制在200平米以上,5000平米以下,并保证水深在60厘米左右,且将淤泥的厚度在17厘米左右。2.加强对池塘的清理平整工作池塘必须提前进行平整工作,在进行  相似文献   

11.
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现就其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赤鳍病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①避免鱼体受伤,鱼苗放池前应用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②病鳅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③用10毫克/升的四环素浸泡一昼夜,或在饲料中混合氯霉素投喂.……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药化肥污染严重,加之捕捞强度加大,导致天然水产资源存量锐减。泥锨属小水产,市道好(目前市价22~25元/千克),为百姓餐桌  相似文献   

13.
泥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应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一、肠炎症状:食欲减退或不吃,肛门部分红肿外突,稍压腹部有血水或黄色液体流出。病因: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摄食变质饵料等引起抵抗力下降时,容易爆发此病。预防:每千克饲料添加整肠生10克+黄芪多糖10克,进行周期性预防。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养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但是,由于养殖方法的欠科学与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了观赏鱼类养殖的困难化和养殖难度的增加。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点关于观赏鱼养殖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供参考。1致病原因1.1致病外因1.1.1自然原因水温变化: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外界温度急剧升高或降低时,鱼类会发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牦牛生长于高寒地区,具备特殊的生理特点,比如耐寒、耐劳以及善于在沼泽中行走等。牦牛具备较大价值,市场发展潜力大,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被广泛销售于国内外各个地区。正因如此,牦牛养殖规模也在逐步增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而养殖数量的增多,使病害导致的养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玉树地区牦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常见疾病,指出具体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此后的养殖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泥鳅苗种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成鳅饲养.  相似文献   

18.
1.清除敌害.泥鳅的主要敌害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防治方法:①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打捞干净.②进水口要用铁筛网围拦好,防止野杂鱼随流水进入池中.③不让鸟类接近鳅池,发现鸟类接近鳅池应予驱赶.  相似文献   

19.
鲍养殖的常见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溃疡病 1.1 病因由溶藻弧菌感染而引起,并由海水中的病原菌通过鲍体的上皮组织进入体内,继而进一步侵入血窦和神经鞘周围.  相似文献   

20.
<正>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防治措施: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2全池泼洒,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2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2、孢子虫病病因是由粘孢子虫引起。具体症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