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1 发病情况进入4月份以来,河北省平山县的三汲和城关、灵寿县的牛城、鹿泉市的黄壁庄等地出现了很多以1周龄以内仔貉爪垫肿胀、发红为特征的病例。该病呈全窝发病,而且一旦一窝发病,其他种貉产下的仔貉也极易发病,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笔者的治疗服务中心把这种病诊断为仔貉红爪病,并提供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非常明显。2 临床症状仔貉刚出生时,症状一般不很明显,爪垫只是有轻微的肿胀;半天后,爪垫轻度充血、发红;第二天,爪垫水肿、充血,皮肤发红、发亮。如果治疗不及时,四肢甚至臀部水肿,关节变粗,病例严重的爪垫形成溃疡和裂纹。病兽尖叫,四处乱爬,头向后仰,精神萎蘼,而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养貉场、户里,每年都发现为数不少的母貉叼食仔貉,一般发生在产后2~12天,以2~7天多见,仔貉死亡较多;13~24天虽有发生,但死亡较少。笔者近6年来调查统计837只母貉,因惊恐而叼仔的有268只,占32%;母貉产仔总数为5807只,叼食致死貉1373只,占23.6%。  相似文献   

3.
随着仔貉的一天天长大,该让它们离开母貉,开始单独生活了。由于出生日期和身体情况不尽相同,养殖户在对仔貉分窝操作时注意禁忌,遵循原则:(一)仔貉分窝三忌1.忌操之过急。一般情况下,仔貉在出生50~60天应"独立门户",即进行分窝。但必须视仔貉  相似文献   

4.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平山县的三汲和城关、灵寿牛城、鹿泉市黄壁庄等地最近出现了很多一周龄以内仔貉指垫肿胀、发红为特征的病例,该病呈全窝发病,而且一旦一窝发病,其它种貉产下的仔兽也极易发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我治疗服务中心诊断为仔貉红爪病,并提供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非常明显。2 临床症状仔貉刚出生时,症状一般不很明显,爪垫只是有轻微的肿胀;半天后,爪垫轻度充血、发红;第二天,爪垫水肿、充血,皮肤紧张、发红、发亮。如果治疗不及时,四肢甚至臀部水肿,关节变粗,病例严重的爪垫形成溃疡和裂纹。病兽尖叫,四处乱爬,头向后仰,精神萎糜,而且病兽多不能吸吮母兽乳头,常造成母兽乳房炎.引起母兽烦躁不安,个别出现叨仔吃仔现象。3 剖检变化对死亡的仔兽进行解剖,胸部和肩胛部皮下发生水肿和黄疸,胸腹部有的出现广泛性斑状出血,其他变化不明显。4 诊断根据母兽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和饲料  相似文献   

5.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6.
怎样养好断奶仔貉仔貉断奶初期,常因依恋母貉而嘶叫1~3天,此时不要将仔貉送回母貉笼舍.断奶后按性别分窝,若公母混养,往往母貉发育较差.断奶后的前20天,每个笼舍可养3~4只.饲料必须新鲜,严防发酵或变质.饲养用具每次使用后要认真清洗,定期消毒.每次喂...  相似文献   

7.
<正> 巩庄村冯××饲养的1岁母貉,于1988年4月8日上午骚动不安,拉毛,出现分娩动作。第二天上午8时未见仔貉产出,畜主给母貉肌注10单位/1毫升催产素2支。10时母貉不再出现分娩动作,仍未见仔貉产出,前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养貉生产周期为一年。一般在当年留作种用的仔貉在次年春季就可参加配种繁殖,不作种用的仔貉在当年冬季便可育成取皮。每年“五一”节前后3~5天,是水貉产仔高峰,因此,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提高仔貉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  相似文献   

9.
近年,由于貉皮价格走俏,吸引了众多人投资引种饲养。不少引种者不懂养貉技术,盲目引种,给生产造成了损失。眼下,仔貉将陆续分窝,进入育成期,如果育成期饲料和饲养管理工作搞不好,又会造成新的损失。下面,谈几点个人意见,供养貉者参考。幼貉是指当年出生至断乳分窝后的貉。通常,仔貉长到40~45日龄,就同母貉分开,独立生活。分窝时,先将同窝中发育快、体大健壮的个体分出,剩下较小者,让其同母貉再同养几天,待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将这些仔貉同母貉全部分开。仔貉分窝时,先将2~4只养于同一笼舍内,让其群养10~20天,再逐只分开,单笼饲养。脱离母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1983~1987年貉的原始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母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3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早,而1岁和4~5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晚;2~4胎母貉的胎产仔数数和仔貉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胎次;受配3次母貉的胎产仔数显著高于受配1、2次母貉的胎产仔数(p<0.05);随胎产仔数的增加,则仔貉的成活率则明显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1.
<正>仔貉断乳分窝至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此期要做好如下饲养管理工作。1幼貉断奶分窝当幼貉能够采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必须实行断奶分窝。在育成期开始前后,包括在哺乳期最后阶段,应加紧时间进行分窝准备工作。准备幼貉开口料,备好各种幼貉饲料添加剂。开始补饲时,有的仔貉不会采食,饲养员将食物抹在仔貉嘴上,让其主动吃食。经过1~2次训练,仔貉就会采食了。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龙家店乡刘某饲养的600多只貉突然发病,发病日龄为60~80天(刚断奶仔貉),同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2只左右,3天死亡35只。发病后用过土霉素、磺胺嘧啶等抗菌素治疗均未见效。  相似文献   

13.
1.性成熟:仔貉出生后8~10月龄性成熟,公貉较母貉稍有提前. 2.性周期:貉是1年1次发情动物,公貉睾丸从秋分开始发育,到1月底2月初睾丸质地松软,附睾内有成熟的精子,开始有性欲表现,并可进行交配,整个配种期可延续60~90天.  相似文献   

14.
貉寿命一般可达10~16年。2~4岁是繁殖力最强的时期。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不同,有延长或缩短利用年限的可能,种貉一般可利用5~6年。养貉当年就能受益。仔貉只要长到6~8月龄便可屠宰卖皮。8~10月龄就可以达到性成熟进入繁殖阶段。每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配种时间,妊娠期57~65天。每年产1胎,每胎产仔多在6~8只。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每胎可产仔10只左右。1胎最多有产24个仔貉的记录。养貉当年能受益吗@赛青  相似文献   

15.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的育成期是指仔貉断奶分窝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月下旬或11月初。要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好仔、幼貉生长发育的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切实抓好饲养管理,促进其生长。1仔、幼貉的生长发育的特点仔貉初生时体长8~12cm,体重120g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 致病性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动物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创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污染的饲料、空气和饮水也极易促使本病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夏秋潮湿多雨季节多发。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乡畜主王某,共饲养貉260只,其中成貉86只,仔貉174只,仔貉65~80日龄不等,已全部分窝,6月10日全群进行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注射,注射完3天内兽群无异常表现,3天后部分仔貉出现厌食、精神沉郁的现象,随后逐步增多,表现脓性眼屎、眼球深陷、后躯运动不灵活,甚至后躯麻痹,部分有食欲,部分拒食,拉黄红色稀粪,呼吸困难,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及抽搐现象。10天共死亡20只,现仍有病畜35只,畜主用过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无效,遂来本站化验。2 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初,大安北养殖园区养殖户饲养2月龄的仔貉相继发病,部份仔貉不吃食、消瘦、满身发红,背部出现红色斑点,有的拉稀便和排褐色血样便,1周时间死亡21只。经综合诊断,确诊为致病性链球菌感染,由于及时诊断、正确用药,又采取了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提高仔貉的成活率,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对某养貉场的历年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弄清了仔貉的死亡原因.一、仔貉死亡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看,仔貉5日龄内死亡率占月龄死亡率的70%~80%;占育成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仔貉断乳分窝一般是在60~70日龄.适时断乳分窝有利于仔貉的生长发育和母貉体质恢复.断乳分窝过早,仔貉消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过晚,影响仔貉的生长发育.因此,可根据母貉泌乳情况及母子关系适时断乳.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进入4月份以来,平山县的三汲和城关、灵寿牛城、鹿泉市黄壁庄等地出现了很多以一周龄以内仔貉指垫肿胀,发红为特征的病例,该病呈全窝发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