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筱晔  王素霞 《农技服务》2013,(11):1176-1177
通过对照试验探索在小麦抽穗期喷施多菌灵、戊福等药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89和1992年开展研究工作,摘要报道于后.1 田间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即子囊成熟指数80以上,麦穗扬花15%、65%分别施药50%多菌灵,125g/亩,一次和扬花45~50%施药一次,与对照相比,防治二次和一次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2%、85.6%,差异极显著.防治一次和二次间差异不显著,但防治一次投人少,其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防治二次.  相似文献   

3.
4.
5.
为筛选出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组合,于2023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40%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325克/升丙硫菌唑·肟菌酯悬浮剂、40%丙硫菌唑·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0%丙硫菌唑·氟嘧菌酯悬浮剂、40%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与单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等5个组合药剂,相对于传统的单剂对小麦赤霉病有着较好的防效且药效期长,对小麦的产量结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适宜广泛应用与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43%戊唑醇悬浮剂、45%咪鲜胺水乳剂、20%三唑酮乳油药剂及药剂组合在小麦扬花盛期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667 m2多菌灵100 g+苯甲·丙环唑20 mL处理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达91.9%.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烯效唑的小麦分蘖期、拔节期的喷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于小麦拔节期喷施50mg/kg烯效唑增产效果最佳,每公顷增产达516.7千克,增产13.0%。  相似文献   

8.
化学药剂对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10孕穗期至抽穗期,喷施不同的化学药剂,研究其对ES-10×83-2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学药剂CSC3,CSC4,CSC7能极显著地提高制种产量,单产分别比对照增加323.25,343.80,163.35kg/hm2.喷施CSC8增产幅度达到显著水平.喷施CSC1,CSC2使制种产量比对照减产498.45,368.40kg/hm2,减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播种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塔城盆地防治小麦白粉病主要使用三唑酮,由于该药剂长期使用,防效明显降低。为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特进行此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杀菌剂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弱筋小麦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杀菌剂(粉锈宁、多菌灵)抽穗期喷洒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宁麦9号抽穗期喷洒粉锈宁和多菌灵,均可以显著提高其穗数、千粒重和产量(P<0.05),其中喷洒粉锈宁的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喷洒多菌灵处理(P<0.05)。喷洒粉锈宁可以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P<0.05),改善面粉白度。喷洒多菌灵能够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粉白度和沉降值(P<0.05),提高出粉率和面粉的心皮比(P<0.05)。  相似文献   

12.
小麦抽穗期喷药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晚熟新品系龙辐91B569为材料,研究了小麦抽穗期喷药、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方法对小麦白粉病的反应型不同,多菌灵、多菌灵+福美双、十三吗啉+KH2PO4对小麦的瓜型为1级,说明喷施多菌灵、福美双、十三吗啉提高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延长功能叶片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小麦籽粒的千粒重,以致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此期重点是以防治麦田草、纹枯病、根腐病为主,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3月中下旬,亩用18%亿力5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喷雾防治麦田杂草。同时可加入20%三唑酮10毫升或50%多菌灵40克兼治病害。  相似文献   

14.
免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年对免耕种植和传统耕作进行大田示范调查对比和不同耕作模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免耕种植增加了小麦主茎叶龄,群体增多,株高增高;但免耕播种使小麦次生根数量减少、根细、根短,产量与传统种植没有显著差异。免耕种植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在选择耕作模式时,秸秆还田免耕比直立免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位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于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在江苏农学院作物水分测坑进行,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将地下水埋深分别控制在50,90,130,170cm,比较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30cm的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90cm和170cm,50cm的产量最低,从产量构成看,产量差异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和粒重两个方面,花后干物质生产以130cm最高,根系活力也以130cm最强。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陕西关中灌区施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适期为齐穗至花后5天,适期一次喷药即可控制为害。80%多菌灵微粉剂的适宜用量为50g/亩,70%甲基托布津为50~70/亩。选择药剂和剂型的主要依据是其适配的喷雾方式。低量喷雾省水、工效高。机动低量喷雾每天实喷50~70亩,手动低量喷雾15~20亩,前者有效喷幅4m,后者2~2.5m,用水量应在10kg/亩以上。大面积防治实践表明,药剂防治简便易行,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喷施宝对小麦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宝1 000~1 5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450 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控制小麦蚜虫、小麦锈病有良好的效果,能预防小麦早衰,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建议可在小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钴拌种施用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植株干鲜重,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提高,较对照增产幅度为7.1%-9.7%。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充分接种与药剂保护作比较,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药剂防治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参试材料减产幅度达1.07%~29.16%,减产明显;条锈病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发生的严重程度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除免疫、近免疫材料外,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小麦减产与穗粒数下降有关,但与千粒重下降关系更大.该研究说明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负向作用显著,对小麦的危害严重;同时也证实了利用化学药剂适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进一步验证在小麦生育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