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共调查了853头奶牛,不孕症奶牛达101头占调查奶牛的11.84%,其中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67头占不孕症奶牛的66.34%,其它原因不孕症奶牛34头占不孕症奶牛的33.67%。被测奶牛子宫内容物均有细菌存在。从临床确诊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经鉴定结果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1株,化脓棒状杆菌2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揭示了大庆地区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并为临床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依据。以大庆地区周边6个奶牛场56头子宫内膜炎患牛为研究对象,对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到细菌共计142株,其中30.25%的菌种具有溶血性,52.6%的菌种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病性。该病84%为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组成。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且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集54头来自黑龙江省各大奶牛场正常奶牛(12头)和患子宫内膜炎奶牛(42头)的子宫分泌物,采用需氧和厌氧两种不同环境进行培养,同时对一部分进行涂片镜检及生化鉴定。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分泌性化脓菌(化脓棒状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和厌氧梭菌。  相似文献   

4.
5.
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母牛不孕,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牛业发展的瓶颈。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子宫内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为了了解北京地区患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母牛子宫内容物中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比例,此研究选取北京周边地区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对其子宫内容物中含有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77头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病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共分离出13种共145株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奥斯陆莫拉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以及产碱假单胞菌为主,且均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这些细菌可能会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验中分离得到的13种细菌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较为敏感,可以考虑作为牛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来探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试验选择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头经临床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分析,所选个体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种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其中混合感染占比40。74%,单一感染占比59。26%。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分离鉴定及不同治疗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因素,并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通过对百色市3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致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并对3种不同的治疗和防制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4.0%、36.0%、10.0%。单一感染所占比例为36.8%,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为63.2%;依据发情比例、治疗效率以及受胎率比较,综合判断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因素,并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百色市3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致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并对3种不同的治疗和防制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4.0%、36.0%、10.0%.单一感染所占比例为36.8%,混合感染所占比...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酶联免疫(EIA)测定乳汁孕酮(P_4)含量结合直肠检查方法研究35头奶牛产后卵巢活动规律表明,奶牛产后27.63±10.78天即出现卵巢活动,50天内95%以上母牛卵巢进入活动周期,但60天内只有54.29%(19/35)的牛出现第一次发情。卵巢首次活动时仅有20%(7/35)的牛出现发情。代表卵巢周期活动的乳汁孕酮(P_4)水平变化范型可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