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种子部门从研究种子市场特点入手,走出了一条综合开展种子市场管理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种子生产经营全部纳入了种子公司的主渠道,“双杂”种子实现了“省提,市繁、县制”和以县统一供种,常规稻麦棉种子实行了“市提、县乡联繁联供”,并全面推行了“三证一照”制度。长期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全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加快,给各行各业带来勃勃生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基础的农业种子生产供应体系,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新旧体制交汇的特殊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种子生产经营表现出新的问题。1问题1.1渠道乱。种子生产经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前几年种子战线的同志辛勤努大而步入正轨的种子生产供应渠道已定岌可危,农业内部的科研、推广部门“下海洲开发”,首推经营种子非农业部门的粮食供销等行业,也纷纷投身种子购销业务,种子公司的主渠道成为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发现较为稳定的种子市场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冲击着以种子公司主渠道经营的种子市场的运行机制,严重影响粮食稳产增产及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加强种子管理,推动种子管理事业不断发展,稳定种子市场,发挥种子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优势,在种子市场竞争中保持主导地位,使优良品种在“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家种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尚未颁布,县级农业种子管理部门在开展“三证”(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管理工作中,遇到几个具体问题不好处理:一是“三证”审批程序,二是“三证”收费标准,三是“三证妒管理的处罚权限。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种子管理必须跟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管好。近年来,盐城市农业种子管理部门主动请工商、物价、标准化等部门紧密配合,积极管好种子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良种的生产和经营计划有所加强。他们充分发挥了国营种子公司的主渠道作用,并建立和完善了县、乡联合产供体系。目前,该市的“双杂”种子和棉种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供种,常规作物种子也大部分由种子部门供应,市、县、乡种子部门年供种量接近5000万公斤,全市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二是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经颁布实施,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国营种子公司被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也就是说主渠道经营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经营,如果管理上不去,农民的利益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种子要是出现问题,从小的方面说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从大的方面看会直接影响我市的农业生产.新的形势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后,农作物种子的育、繁、推和产、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子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国有种子公司主渠道供给,转变为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下的市场供给。种子管理体制全面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站相继成立,由于县级种子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加之种子来源多渠道,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的难度大,管理的要求高。发挥好基层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效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致使管理职能难以发挥,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中央明确种子经营为“不赔微利”。无疑这是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种子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而制定的重要方针。种子公司成立至今已整整13个年头。这个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单位肩负着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的重任。而“不赔微利”的经营方针又恰好把三者的内在关系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因此,这一方针贯彻  相似文献   

9.
周开彦  柯常辉  车洪 《种子科技》2003,21(6):345-34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国有种子公司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体制被打破。在经历了失去政府保护、管理权分离,主渠道经营资格消失的阵痛后,各级国有种子公司被推向了市场。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绝大部分公司陷入了急燥、畏难、盲目的境地。而十堰种业集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分析种业市场经济特征,结合本市实际,创新了以“南北分工”为主要内容的种业管理运作模式,收益显著。1十堰推行“南北分工”的依据根据十堰种子生产“多、乱、杂”,种子经营“小、全、散”的问题,十堰种业集团走区域联合之路,在…  相似文献   

1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由于种子市场混乱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引发的坑农害农事件目前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种子安全、维护农民利益,有必要对种子市场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以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种子管理,净化种子市场,规范种子的生产与经营。  相似文献   

11.
一、种子质量的现状和问题随着种子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种子质量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视。“七五”期间,生产用种质量有所提高,全国各级种子公司供应的良种基本上达到了国家三级以上等级良种标准。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种子管理和检验机构的逐步建立,加强了对商品种子的监督检验和质量管理,防止了一批伪劣品种和种子流入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种子质量还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种子内贸、外贸的要求。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2.
黄金城 《种子科技》2007,25(2):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后,中国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打破了过去地区封锁、独家经营的格局,促进了种子经营方式大转变,种子产业大发展。但因种子市场、经营体制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种子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郴州历来就是种子生产经营的重地,现有种子企业25家,种子经销商900多个,年生产面积6万亩以上,年产种子1 200万公斤以上,种子管理工作任务大、责任大、难度大。面对新形势,我们按照省种子管理站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在管理上“抓重点,攻难点,兴亮点”,实施“一个重点(用种安全)、二个确保(种子质量合格、品种推广安全)、三个到位(质量监督、品种管理、种子执法到位)”的管理目标,近几年来没有出现大的种子质量事故,使我市种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体会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对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洛平 《种子科技》2008,26(6):18-19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科技兴农的载体,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种子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放心种子,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同时种子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搞好种子市场管理,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对于确保农民买到质量有保证的良种显得非常重要。特别在我省制种产业相对发达、生产的种子大量供应外省甚至外国。“九五”种子工程实施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以后,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是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市场监管的重要抓手。本文就兵团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以来,对备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湘虹  李泳梅 《种子》1998,(5):56-58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和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均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给种子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使种子工作得以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从存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商计。1存在问题1.1基础设施薄弱种子进入多渠道经营后,出现了良势不齐鱼目混珠的局面。种子公司作为唯一的国营种子经营单位,技术力量,仓贮、场地、仪器设备等与其他种子经营单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种子经营的主渠道。但是目前不少种子公司也存在加工精选包装设备不全、不配套、性能差,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最近,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了全省农作物种了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和营业执照管理办法。暂行办法规定种子“三证”的发放和管理由当地  相似文献   

18.
高增永  孙佩然 《种子科技》2002,20(5):266-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 ,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只要具备规定条件 ,就可申请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近两年 ,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迅速增加 ,按行政区划建立的种子生产经营体系正在被打破 ,主体多元化的种子生产经营格局正在形成。同其他放开行业一样 ,种子管理将从行业管理转向产业管理。在新形势下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是否还需要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会计报表 ?如果要 ,谁来要 ?谁填报 ?报什么 ?下面 ,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看法。1 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会计报表是种子管理部门实施管…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在种业市场监管中存在备案率低、生产经营主体重复备案、备案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增加了备案管理工作量,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监管工作。不能形成完整的种子生产经营流通溯源管理,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有效的种子生产、销售数据,造成企业之间无序生产,种子积压,企业亏损运转困难,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也不能有效利用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指导企业进行种子生产销售。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主体法律地位,完善备案系统,施行备案主体分类管理,加强备案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种业企业服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销种子是种子企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方式 ,对扩大销种数量 ,提高经营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也方便了千家万户农民用种 ,提高了良种推广普及率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 ,如果执行不好或者管理不善 ,不仅不会产生代销种子的效益 ,反而会给种子市场带来混乱。怎样使代销种子做到合法有效 ,运行有序 ,效益增加呢 ?现根据几年实践谈几点认识。1 委托方要有较强的经营种子基础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打破了长期以来国有种子公司主渠道经营种子的旧格局 ,把种子公司推向市场参与社会竞争 ,社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