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浅谈农作物种子的健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种子是农作物病害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种子的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因此,在种子使用前进行健康测定,对防止种传病害的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进而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种子传病的严重性病菌可以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种子、土壤、肥料、耕作用具以及动物等媒介传播,或以这些媒介为越冬场所。种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如小麦腥黑穗病,粘有病菌孢子的种子是传播病害的主要来源。再如小麦赤霉病,种子作为寄主是翌年传播病害的重要来源。1.1种子带病往往是初次浸染来源病害的发…  相似文献   

2.
植原体是一类通过叶蝉、飞虱、木虱和蝽象等韧皮部取食的半翅目昆虫传播的植物病原细菌,能够引起世界范围内1000 多种植物病害。因其经济上的重要性,植原体病害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植原体病害的传播和流行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植原体病害防治的方法和策略,分析了植原体病害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植原体—寄主植物—介体昆虫的分子互作、植原体病害流行的要素和影响因素。此外,还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植原体病害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的人类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虫进行传播,如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S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等,为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昆虫作为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是病毒病害发生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病害的暴发流行。而病毒在媒介昆虫中的垂直传播对于恶劣环境中病毒水平传播受到限制的条件下,病毒的保存和再次流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玉米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迅速、控制难度大、生产损失严重等特征。近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种子日益增多,国内玉米制种基地集中、玉米种植区之间种子调运频繁,田间已发现症状多样的细菌性叶斑病,其中有些是种传病害,有些是种子带菌。因此,我国玉米生产已面临细菌性病害的潜在威胁。介绍了常见的玉米细菌性病害,对这些病害的病原、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带病种子是茄果类蔬菜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是茄果类蔬菜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由茄果类蔬菜种子传播的病害达十几种之多。播前种子处理能减少初侵染源,有效防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干热处理对甘蓝种子发芽与种带病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热处理对甘蓝种子发芽与种带病菌的效果研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31)翟依仁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可通过种子携带传入新病区,同时又是多数病害的最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包括种子表面带菌(附着型)和种皮、胚乳、胚带菌(侵入型)。如果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种子(包括块根、块茎、苗木等繁殖材料)是传播病害的最为有效的载体,很多病害都是通过种子传播的。种子感病除了在生长季节外,在非生长季节同样也可感病。田间感病种子在田间感病是作物抽穗、结荚或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尚未发生的、对我国具入侵威胁的4种柑橘病害:猝死病(citrus sudden death,CSD)、杂色褪绿病(Citrus variegated chlorosis,CVC)、非洲型黄龙病(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fricanum)和美洲型黄龙病(Candidatus L. americacum)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病原种类和传播途径;根据这些病害的危害性、寄主范围和传播途径,初步分析这些病害的风险,阐述和强调了对这些病害检疫防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植物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大多数需要借助昆虫介体。此前对植物病毒的研究更多关注植物病毒在植物中的侵染与复制,而对其在介体昆虫中的生活过程缺乏了解,因此缺乏对植物病毒完整生活史的认识。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导致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播RSV的昆虫主要是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的方式在水稻植株之间传播RSV,并通过卵将病毒垂直传播给后代,卵传产生天然带毒的昆虫,增加了该病害的防治难度。  相似文献   

10.
王琳 《科学种养》2012,(11):31-32
卵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生物,包括疫霉、霜霉和腐霉等重要病原菌,由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发病迅速、传播快、为害重。许多卵菌病害是蔬菜常发性和流行性病害,如霜霉病、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等。此类病害能通过土壤和种子进行传播,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湿度大小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决定因素。连续阴雨天气,田间积水,土壤过湿,植株有水滴等情况造成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另外,种植密度过高以及施用氮肥过多等均有利于卵菌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种子处理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显民 《种子》2000,(6):35-37
作为再生产单位,人们希望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出苗,也就是说一粒种子一棵苗。但在实际生产中并非易事。它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遗传、气候、微生物、以及昆虫等等。在种子加工、贮藏、田间管理、成熟过程中,许多病菌及其它微生物都将乘虚而入。某些情况下,种传病害被称为系统感染,并在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发生病害。因此,种子科技工作者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多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而种子处理也就应运而生。种子处理是一个属性概念(Scott,1989),它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应用方法,而是指种子通过一些化合物诸如化学农药、营养物质、激素等…  相似文献   

12.
水稻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和稻秆尖线虫病等。为了减少稻种传播病害,在播种前必须对稻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现介绍几种药剂处理稻种灭菌的方法,供农户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13.
正问:水稻细条病能采取拌种的方法预防吗?答: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这两种细菌性病害,能通过种子带菌长距离传播,前者还是检疫性病害。用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等进行种子处理,能杀灭由种子携带的病菌,有良好的防病效果。结合防治恶苗病,用乙蒜素等药进行种子处理,对细菌性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效。问:拌种和浸种,哪种防效好?答: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等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蓝病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合田间病菌发病表现,针对病菌寄生种子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方式对甘蓝种子进行处理,以获取田间良好的经济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处理的种子在田间的性状表现,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全处理条件下的种子,降低田间发病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的病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威胁。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和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根穗宝(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0.9mL/kg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6.53%,玉米增产16.5%。  相似文献   

16.
<正>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各种外界生物的侵染,作为危害作物的第二大病害——植物病毒一旦感染农作物,其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颗粒无收。不起眼的昆虫往往是病毒病害在农作物产地暴发流行的罪魁祸首,目前所已知的病毒中,超过75%都是依赖昆虫进行传播。昆虫在发病的农作物上取食汁液时病毒就被携带进昆虫体内,随后被媒介昆虫大面积传播。因此,为控制并降低病毒病害的  相似文献   

17.
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病害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明确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四大发展阶段病害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时期病害记载数量少,危害轻;玉米种业起步阶段病害种类、数量具有增多趋势;玉米种业形成时期病害种类结构简单,病原组成单一,致病分化简单,重大病害随调运品种引入;玉米种业改革稳定期病害结构复杂,为害严重,病原种群变化大,病原传播途径多。  相似文献   

18.
<正>先正达最近在南非布里茨开设了非洲第一家种子保护(Seed Care)研究所。这家非洲中东部(AME)种子保护研究所,建在先正达制剂加工和产品包装工厂的西北部,目的是加强种子处理和种子保护技术与生产的快  相似文献   

19.
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及药剂处理种子对该病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宝  任爱芝 《种子》2004,23(8):27-29
自1998~2002年对鲁西北玉米主产区苗枯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田间调查表明玉米苗枯病的发生与土壤类型、苗期降雨量、品种抗性及种子带菌率等多种因素有关.病原鉴定结果得知玉米苗枯病是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禾谷镰刀菌(Egraminearum)、玉米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等多种真菌引起.药剂拌种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用种子量0.15%的适乐时、卫福、多菌灵拌种防治效果分别为95.63%、92.82%、84.31%,尤其使用适乐和卫福处理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高、苗健壮、叶色浓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高粱制种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平凉市高粱制种田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每年制种产量始终徘徊在200kg/667m2左右,种子灌浆后期雨水多,种子商品性差,芽率低,影响了种子的质量。近十几年来,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及西北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当地年降雨量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致于多年不见的麻雀及其他鸟类又大量出现,高粱制种田的种子在灌浆后期受到鸟类侵害特别严重,有的地块种子被全部吃光,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