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为主的复配产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选择45头长白或者大白母猪参与试验。按照胎次、品种和妊娠天数均衡的原则将这些母猪随机分配到2个不同饲粮处理中,对照组母猪22头,饲喂猪场的常规玉米-豆粕-小麦麸型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23头,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头每天额外添加3 g NCG复配物,从妊娠中后期(怀孕第55~65天)开始饲喂,直至母猪分娩。参与试验的母猪饲养于发酵床饲养舍中,每栏饲养2~3头母猪。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对于NCG复配物组母猪,下午添加完基础饲粮后根据栏中母猪头数额外补加一定数量的NCG复配物,搅拌均匀任其采食。预产期前1周左右将母猪转移产房饲养。母猪分娩后24 h内对仔猪进行个体称重,记录活仔窝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弱仔数。以母猪个体为单位利用SAS的GLM程序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妊娠第55~65天开始在母猪饲粮中添加NCG复配物有效改善母猪的窝产性能,试验组母猪活仔初生窝重更高、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更多,仔猪头均重更大,同时也发现NCG复配物组母猪的弱仔率和死胎率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在发酵床饲养体系中使用NCG复配物可能还有改善母猪机体健康降低死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328头1~3胎的大白母猪实施了人工授精(2次、3次)和自然交配(3次),比较了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3个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可以取代自然交配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并且在规模化猪场实施2次人工授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所用材料取自湖北省原种猪场杜洛克、长白、大白共819窝美系母猪采用人工授精(340窝)、自然交配(479窝)两种方式配种,观察其对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技术可在大型的种猪生产企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增加窝产仔数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践证明,每次配种获得的活仔数越多,经济回报也就越高。这是因为配种和妊娠的生产成本与窝产仔数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母猪每窝产几头仔猪,母猪配种和妊娠所需的劳动力、饲料和其它成本是相似的,所以,提高窝产仔数是种猪生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如何增加窝产仔数提几种看法: 1 加强选种选配 虽然猪的产仔数遗传力较低,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产仔数的效果不显著。但在产仔较多的后代中选留种猪进行交配,则可提高产仔数;杂交也是提高产仔数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利用窝产仔数高的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 [f3l3]2 增加排卵数  相似文献   

5.
<正> 人们通常认为经产母猪要比初产猪产仔数多,但是来自法国的研究显示,从第一胎到第二胎,母猪生产性能有所降低。第二胎窝仔数减少可能和第一胎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和窝仔数较多有关系。本项研究目的是(1)确立能说明猪群中常见的第二胎产仔数减少的生物因素。(2)改进的能量代谢为基础的计算模式,进一步阐明第一胎到第二胎产仔数变化情况。母猪繁殖材料来自美国南部几个研究站。各研究站的妊娠母猪饲养方式不同,但是,全部哺乳期母猪都被限制在产仔栏中。母猪妊娠期饲喂玉米一豆饼或高粱一豆饼基础日粮4—5磅/日。大约一半的母猪在妊娠最后3天里补饲3磅/日的饲粮。在21到35天的哺乳期内,母猪任意采食。  相似文献   

6.
种猪不同交配组合的产仔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3—2008年的大白猪、长白猪两个品种的母猪分娩记录,以公猪为单位,取与配母猪分娩记录有20窝以上的公猪245头,进行不同交配组合的产仔数分析。在单位公猪内,仅生一窝的与配母猪合并为一组作为对照组;两窝或以上者,一头母猪作为一组,进行对比分析。用方差分析法选出产仔数有显著差异的交配组合。结果表明,有20%左右的公猪出现这种产仔数差异显著的特殊交配组合,最多的平均窝产总仔数14-33头,最少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只有5.67头,这种现象在生产中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6)
采用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10—2015年长白种猪7 582条分娩产仔记录,选择有65胎以上交配产仔记录的种公猪12头,统计分析公母猪间不同交配组合的产仔数发现,有部分公母猪之间的交配组合存在特殊的"亲和力"问题。结果表明,公母猪之间的亲和力呈现两面性:即有些交配组合的产仔数明显高于公母猪自身的平均产仔数,表现为正亲和力;有些交配组合的产仔数显著低于公母猪自身的平均产仔数,表现为负亲和力。同时发现,亲和力不仅具有专一性即有亲和力的公猪其亲和力仅表现在某些特定的母猪身上,还具有同胞间相似性即相互存在亲和力的公母猪,与对方全同胞之间亦存在相似的亲和力。经杭州市种猪试验场实践证明,"亲和力"的发现及正确使用,为猪场合理制订配种计划及提高窝均产仔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4)
选择能哺育更大窝产仔数的超高产母猪以提高产仔数,但是综合考虑这些现代母猪产奶量、采食量和体动员相互之间联系的研究还很有限。试验旨在研究什么样的母猪产奶量高、窝产仔数多,不同胎次有何影响,以及哺乳期生产性能对下一胎繁殖性能有何影响。选择565头1~4胎母猪,试验期从产前7 d至断奶。产后第2天每窝仔猪统一调整为14头。产前7 d、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测定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称取仔猪窝重。计算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模型。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6.1±1.1)kg,仔猪每天窝增重(2.92±0.53)kg,每头母猪的平均断奶仔猪数(13.0±1.1)头。总的来讲,与2~4胎母猪相比,1胎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产奶量更低,下一胎总产仔数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初产母猪相比经产母猪会动用更多体储。仔猪每窝平均日增重与母猪的采食量、窝产仔数和体重损失呈正相关。1~4胎母猪整个哺乳期日采食量每提高1 kg,仔猪窝日增重提高220~440 g,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6.6~13.9 kg。但是每天平均产奶量提高1 kg,第4胎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减少4.3~21.0 kg。下一胎总产仔数与上一胎产仔数呈正相关。总之,高采食量和高体动员是高产奶量的先决条件。母猪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身体饲料摄取的生理极限,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优化哺乳期超高产母猪的饲粮能量和营养浓度以及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普免"和产后跟胎免疫猪瘟疫苗2种免疫接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研究选取饲养管理规范、生产水平较高的四川省乐山市某规模化猪场,对其近3年来的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仔数、窝均健仔数、窝均死胎数、木乃伊胎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采取"普免"程序后2年内同时间段所配种的7 405胎次,作横向比较,分娩率分别为90.23%和91.06%,差异不显著;同时纵向统计(即采取"普免"程序的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母猪所配种的7 405窝与跟胎免疫的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配种的4 320窝)分娩率分别为90.37%和87.72%,分娩率提高2.65%。产后20天、妊娠1~30天、31~60天、61~90天和91天至分娩不同阶段免疫的窝均总产仔数分别为12.21、12.19、12.17、12.07和12.10头,差异不显著;窝均活产仔率分别为95.17%、95.49%、95.89%、94.53%和95.37%,差异不显著。综合结果表明,猪瘟传代细胞疫苗"普免"对母猪的分娩率、产仔数和产仔质量无显著影响,可以作为规模猪场母猪猪瘟免疫程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93窝杜洛克(D),53窝长白(L),99窝大约克(Y)和296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LY)的活产仔数进行数理统计,旨在研究不同猪种、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3大因子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胎次和分娩季节均对母猪产仔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3个品种对母猪产活仔数的影响不显著。但“长大”二元杂交猪平均窝产活仔数有一定的优势,高于其它3个猪种。母猪产仔数与季节有关,夏季分娩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依次为春季和冬季,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1.
母猪繁殖性能高低是决定整个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产仔数是猪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遗传力低(0.05~0.30),所以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效果不显著。为此,人们希望探索窝产仔数指标选择以外的途径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养猪学者都对与窝产仔数有关的因素如子宫容积、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分析、胎盘重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研究得出母猪胎盘效率不同会对其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即母猪胎盘效率高的,其窝产仔数就高,胎盘效率低的,其窝产仔数就低。母猪胎盘效率就是指仔猪出生窝重与胎…  相似文献   

12.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测定了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杂母猪共 2 5 3胎次的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和二元母猪之间胎盘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长白和所有试验母猪的胎盘效率高的 2 / 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 ;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胎盘效率高的组与胎盘效率低的组的差异不显著 ;各类母猪中 ,胎盘效率高的 2 / 3母猪的窝均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与窝均产活仔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对种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安徽省最大的原种猪场饲养的60头种公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和杜洛克猪)和300多头母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和杜洛克猪)生产、分娩情况,比较了各个品种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配种方式,旨在研究不同配种方式对不同品种母猪产仔性状的影响,并对母猪胎次与产仔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影响明显(P<0.05);3个品种的第1胎采用人工授精配种后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影响差异也显著(P<0.05).结果表明,虽然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求高,但在种猪繁殖中还是可以有效地取代传统自然交配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15.
胎盘性状与母猪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长大二元母猪共83胎次的胎盘效率,胎盘面积,胎盘厚度与窝均总产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母猪胎盘效率高的2/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1/3的母猪;胎盘厚度高的2/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厚度低的1/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及厚度与窝均总产仔数有正相关关系,而胎盘面积与窝均产仔数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的年龄选择苏联格拉夫耶娃(1975)报道:2—5岁母猪的每窝产仔数及泌乳力最大。成年公猪配成年母猪、2—3岁公猪配初产母猪、1—2岁公猪配5—6岁母猪,所得每窝产仔数最高。五岁以下母猪产的仔猪,其断奶重随母猪年龄增长而增加。仔猪性比与母猪年龄无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产仔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省惠阳市某集约化养猪场1999-2000年度的繁殖母猪(长白×大约克)窝产仔数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讨论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924窝不同季节配种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04头,第四季度配种的母猪(n=265)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38头;第二季度配种的母猪(n=181)平均窝产仔数最低,为9.68头,两者差异显著(p<0.05)。510窝不同季节分娩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0.13头,第二季度分娩的母猪(n=141)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44头;第一季度分娩的母猪(n=109)最低,为9.7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不同分娩季节对初生仔猪24 h成活率的影响明显,第四季度初生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5.45%;第二季度最低,为85.8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初生仔猪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1)
对红河州某猪场1 562窝长大母猪、1 479窝PIC母猪妊娠期进行研究,探讨妊娠期对母猪繁殖性状影响。结果表明,长大母猪、PIC母猪妊娠期分别为115.26天、115.39天;长大母猪的妊娠期主要集中在115~117天(占75.42%),PIC母猪的妊娠期主要集中在114~116天(占65.93%),妊娠期在113天以下、116天以上的母猪逐渐减少;长大母猪妊娠期以4胎最短(平均为112.85天),显著或极显著少于其它胎次,PIC母猪的妊娠期以3、4胎较短(平均为114.73天、114.32天),各胎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长大母猪以妊娠期114~116天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较大;PIC母猪以妊娠期113~116天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大。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分别选取2岁大白母猪200头、长白母猪200头、杜洛克母猪100头,进行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受胎率和产仔数差异对比实验。首先比较本品种间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差异,其次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使用人工授精和本交配种的受胎率、窝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本场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在公司各猪场及新疆其他规模化猪场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母貂进行这个研究,是为了测定品种、年龄、交配日期、交配方法和产仔月份对妊娠期、窝产仔数和性比(窝仔中公貂的百分数)的影响。在1981年和1982年期间,对454窝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中211窝是黑色种,19窝是黑色杂种,49窝是淡色种,82窝是深兰色种,79窝是 Zetblack 种,14窝是紫色种。454窝的平均妊娠期为47.35天。在6个不同品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