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以矿物油为基础的柑橘病虫防控技术"进行简介,该技术是一项以园艺级矿物油为基础药剂,视果园病虫发生情况及物候期,单用或添加少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柑橘病虫防控技术,既能有效防治果园中常见病虫,实现可持续控制,又能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用药成本,是适合当前柑橘病虫减量增效防技术控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性诱剂防治柑桔小实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海市和宜州市利用性诱剂灭雄技术防治柑桔小实蝇的试验,北海试验区3个果园的防效分别达96%、95.3%和97.3%,宜州试验区3个果园的防效分别为81.8%、71.3%和79.5%,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防效显著、防治成本低、省工省时且对环境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京地区果园主要害虫,开展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工作,推广了适合北京郊区果园的"果园生草+理化诱控+天敌释放+生物农药"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大桃和苹果等果园,蛀果害虫防治效果达到83.3%,蛀果率可控制在1%以下,建立了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的技术推广模式,有效解决了北京地区果园害虫为害严重、化学药剂防效不理想及由此产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岳池县加强了对锦橙果园的绿色防控工作,大幅度减少了果园化学农药的使用.2007年6月,岳池县植保植检站根据四川省植保站的安排,引进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捕食螨(胡瓜钝绥螨),用于控制锦橙上的红、黄蜘蛛和锈壁虱,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路勤 《植物保护》1992,18(3):47-47
1991年我县使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20公斤,防治柑桔矢尖蚧第二代幼蚧,示范面积3000亩,10月上旬普查示范区虫果率均在5%以下。 一.施药时间:矢尖蚧雌成虫卵胚发育不一致,产卵达80%需20余天。参照历史资料,在叶上幼蚧初见日后16-20天施第一次药、27-31天施第二次药;基数较少的果园在初见日后25天左右施一次药;个别严重果园当代幼蚧盛发期内百叶虫量1000头以上时在初见日后40天左右施第三次。在上述时期内施用扑虱灵,对一至二龄幼蚧防效达95-98%,对雄幼蚧防效好于雌幼蚧。对三龄幼蚧防效稍差,但仍有85%左右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山西省果园害鼠科学、高效的防控,通过试验研究了溴敌隆、溴鼠灵和氟鼠灵3种第二代抗凝血剂的摄食系数和防控效果。结果表明,3种抗凝血剂的室内摄食系数均≥0.5,在果园的校正防效均85%,且未发生非靶标动物的二次中毒现象,3种抗凝血剂的适口性与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桃胡蜂是很多害虫的天敌 ,它可以捕食桃、李、苹果等果树的多种害虫 ,是一种很好的生防益虫。可近年来 ,由于桃胡蜂的群体过大 ,对一些果园的果实造成了严重为害 ,如 2 0 0 2年焦作市柏山乡苹果园的果实受桃胡蜂的危害率高达 2 0 %。桃胡蜂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期危害果实部位 ,而此时因临近采果 ,出于保证果实品质的需要 ,果园管理上已经停止用药 ,因此只有采取一些生防、人防措施进行防治 ,这里笔者就近年来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1 驱除蜂巢在果实成熟之前 ,尽早除掉果园附近 2km范围内的蜂巢 ,这是防治桃胡蜂危害的最根本方法。但应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8.
打碗花(Calystegia hedoracea Wall.)别名小旋花、喇叭花,北京地区俗称猪壳子秧,属旋花科多年生蔓性杂草。打碗花在北京地区4月份返青,5月中下旬茎叶爬满地面,有的果园打碗花的覆盖度达100%,是果园前期主要杂草之一。据试验和文献报道,用2,4-D、西玛津、阿特拉津以及大剂量的氟乐灵处理土壤均能杀灭打碗花。但由于上述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不同,加上用药时期及用药成本等等因素,在应用中均有一定的困难。三年来我们选用草甘膦、使它隆和农思它在打碗花叶蔓盖满地面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草甘膦还对其它杂草有很好的防效。我们研究了这三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对打碗花的防效以及洗衣粉对草甘膦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高温火焰在果园除草中的应用前景,利用1台自制的火焰设备,比较分析不同液化石油气(LPG)剂量下火焰处理对果园常见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牛筋草对火焰的敏感性低于阔叶杂草皱果苋和苦蘵;随着杂草叶龄的增加,火焰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总体降低;处理后7 d,LPG剂量为52.5~87.5 kg/hm~2时,火焰处理对6叶期之前的杂草株防效达80.6%~96.1%,对10叶期之后的杂草株防效为41.5%~79.4%,LPG剂量为122.5~175.0 kg/hm~2时,火焰处理对各类杂草株防效在77.6%~100.0%之间,鲜重防效在80.5%~100.0%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梨黑星病,各个果园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次施药,但有的果园并未取得好的防效。究其原因有多种可能:①用药不当,未在关键时期施药,病害失控;②病菌对有些杀菌剂已有抗性,虽按要求施用,防效下降;③对新的高产内吸杀菌剂品种应用技术未能深刻领会。实质是对病原菌的越冬、早春初发生、流行的气候条件等所知不多,抓不住防治关键,再加上对药剂使用技术不精等原因综合而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四川省苍溪县梨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迷向率可达86.54%~100%,持效期长达4个月以上,蛀果防效可达84.62%.使用该技术,可有效降低成虫交配率,减少后代幼虫为害.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提供一定数据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种药剂防效均达到80%以上,以氰戊菊酯20%乳油防效最好、其次是高效氯氟氰菊酯25g/L乳油与阿维菌素0.1%饵剂;同时也看出防治成虫对药剂要求不严格,关键在于掌握成虫在果园开始取食期用药并持续于成虫整个取食期。  相似文献   

13.
融水县的融水乡、融水镇和喹镇有黄龙病发生危害,发病果园达29.4%,发病株率达4.95%,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1988年11月至1989年11月在县农业局院内果园(温州村)进行防治试验.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病树比去年减轻;二是防治木虱,1988年调查有木虱株达100%,平均每叶片有2只.在4、6、8三个月,用水胺硫磷、喹硫磷800倍、氧化乐果1500倍喷洒,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三是用四环素注射病树,1000PPm药液高压注射树干38株病树,留7株作对照,结果只有7株有症状出现,防效达81.2%.但注射治疗花工大、成本高(4—5元/株),能控制黄龙病多久,亦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薛福连 《植物医生》1999,12(4):45-45
果园采用化学除草省时、省力,经济上比较合算。若是施用技术掌握不好,也会给生产带来损失。为此,在施用除草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除草剂种类:许多除草剂都有选择性,选用不当,会直接影响灭草效果,各地应针对果园主要杂草种类而选用。如克芜踪防除1、2年生杂草效果较好,但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茅草枯虽是防除深根性杂草的优良除草剂,但对某些1、2年生杂草,防效却较差。从近年各地施用情况看,草甘膦是较为理想的果园除草剂,对果园常见的100多种恶性杂草,都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得当,果树不易受药害。…  相似文献   

15.
"毒饵站"是指老鼠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猫、狗等)不能进入或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一种容器.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环保、持久等优点.为了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推广的新型安全灭鼠技术,为开展农区统一灭鼠提供科学依据,在贵州省植保植检站的安排下,我们于2004年9-10月在仁怀市鲁班镇黄家田村和尚礼村进行了竹筒"毒饵站"和PVC管"毒饵站"对鼠类的防效对比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柑橘黄龙病重灾区,病树清理量大,病树伐桩处理困难,目前普遍推行的处理方法费工费时,处理措施难以到位,导致病树伐桩萌芽率高,成为新的传染源。本文利用48%盖灌能EC使用柴油为溶剂对柑橘黄龙病树伐桩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个处理试验对抑制病树伐桩萌芽均有很好的防效,270 d防效全南县果园达到98.7%,其他都达到100%;同时具有很好的催腐效果。该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柑橘黄龙病树伐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能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大能EC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具有防效好、见效快、使用简便、对小麦比较安全等优点.50%大能EC 1 500 ml/hm2施后40 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6.5%,鲜重防效为98.4%.施后60 d的株防效可稳定在96%以上,鲜重防效可稳定在97%以上,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6.9%骠马悬浮剂和30%世玛EC及专用助剂处理.  相似文献   

18.
对干旱地区的红富士苹果园土壤中施沼肥定位试验施肥后收获期土壤主要土壤酶种类及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沼肥土壤中主要存在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等4种土壤酶,它们的酶活性存在差异,施工程沼肥果园中除蔗糖酶外其余酶活性均高于施户用沼肥果园.对土壤酶和土壤养分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施户用沼肥果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和施工程沼肥果园的蔗糖酶都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且酶活性大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其它酶活性影响.土壤主成分分析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是  士杭 《植物医生》2003,16(4):35-35
夏秋之季 ,是树木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也是各种害虫盛发的季节。对树木害虫的防治 ,一般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 ,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其弊端也不少 :大量的药液微滴弥漫于空气中 ,环境受到污染 ,容易造成人畜中毒。现将科学实用 ,且防效显著的 3种夏秋树木害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树干涂药法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木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类树上的蚧壳虫等害虫 ,可在树干距地面 2m高的部位涂抹氧化乐果农药 ,药液被树木吸收后很快输到树体各部 ,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 ,防效一般可达到 85 %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  相似文献   

20.
武深秋 《植物医生》2004,17(5):36-37
1树干涂药法 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木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类树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以在树干距地面2 m高的部位涂抹氧化乐果农药,药液被树木吸收后能输送到树体各部,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防效一般可达到85%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药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