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就影响薰蒸直接提取法测定土壤MB-S的一些因素(预培养时间和土壤湿度,氯仿消杀时间,浸提剂与土壤比例和振荡时间)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测定土壤MB-S的较好程序。 相似文献
2.
采用根际袋培养技术研究了大豆、玉米、油菜和水稻幼苗(60d)根际MB-S(MicrobialBiomass-Sulfur)的根际效应及硫肥对根际MB-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S,根际土壤MB-S在21.6~23.9mgSkg-1(土);油菜和水稻施S处理根际土壤MB-S为22~25mgSkg-1(土)。作物根际土壤中MB-S含量比无作物处理提高了65%~130%。非根际土壤MB-S在12.5~15.4mgSkg-1(土),比无作物处理高7%~33%。根际土壤MB-S是非根际土壤的1.7~2倍。水稻根际MB-S含量一般比旱作物高。与对照(无作物处理)相比根际MB-S增加百分数,水稻稍大于油菜,但明显低于大豆和玉米。硫肥施用对根际土壤MB-S的影响不大。作物根际土壤MB-S含量与其无机S呈直线正相关;与其有机硫呈直线负相关。在旱作物中根际土壤MB-S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但在水稻中则相反。作物体含硫量与根际土壤MB-S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利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H2S。使用定量且过量的铜离子做吸收液,丰富了空气采集H2S气体的方法,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空气污染物监测中得到了新的应用,建立了快速、高效的空气中H2S测定方法,该方法达到快速、准确、高效的监测分析目的,为空气质量监测增加新的分析手段,节约经济成本,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土壤中单嘧磺隆的方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比较了超声提取与振荡提取的提取率。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单嘧磺隆的提取率有所提高;超声振荡比机械振荡的提取效果好。优化试验条件:浸泡时间0.5h,超声时间5min,波长245nm处紫外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kg-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3.29%~115.33%。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浸提条件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的变化规律,增强各研究结果之间DOC测定含量的可比性。基于已公开发表的31篇文献,建立了包含不同浸提条件下DOC测定含量(547组)和浸提率(390组)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量化不同浸提条件(浸提剂种类、浸提温度、水土质量比等)对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DOC测定含量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浸提剂种类对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具有显著影响,与去离子水相比,KCl和K2SO4试剂均显著提高了浸提液中DOC测定含量(124.1%和118.8%)和浸提率(65.3%和17.2%),CaCl2显著降低了DOC测定含量(57.9%)和浸提率(45.2%)。与室温条件(25℃)相比,提高温度可以显著提升DOC测定含量(72.5%)和浸提率(65.2%),且DOC增加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均随浸提时间、土壤研磨粒径、水土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加,且DOC增加量与水土质量比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与土壤pH、有机碳、全氮等显著相... 相似文献
6.
2001~2003年在山东省青州市温室中进行了2次减量甲基溴、覆盖不透膜(VIF膜)土壤消毒试验。在田间相同条件下,用甲基溴对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分别覆盖不透膜和普通聚乙烯膜(PE膜)。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溴低量处理37.5 g/m2覆盖VIF膜与常规用量50 g/m2覆盖PE膜比较,在对根结线虫病控制、生长特征及产量上均无显著差异。使用VIF膜可显著减少甲基溴渗漏,减少用量25%以上,从而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铬的吸附与形态提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土壤中Cr(Ⅳ)和Cr(Ⅲ)的吸附与pH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选择了合适的铬吸附提取剂。此外,还研究了土壤中铬的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和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铬在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沉淀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其中残渣态铬含量占总铬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研究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姜中姜辣素类的物质,选用香草醛作对照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姜中姜辣素类的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ox-B 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甘草饮片中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甘草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甘草酸超声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1.3 m in,超声时间48.8 m in,液固比10.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为21.06%。 相似文献
10.
11.
钙对SO_2胁迫下大叶黄杨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钙对SO_2胁迫下大叶黄杨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处理能减少SO_2胁迫时MDA的积累;提高SOD和POD酶活性,减缓膜脂过氧化程度;缓解SO_2胁迫下大叶黄杨叶绿素的降解速度,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但Ca~(2+)处理需要适当的浓度,浓度过高会产生负效应,Ca~(2+)调控的最佳浓度为25 mmol.L~(-1)。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镉提取方法预测稻米富集镉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筛选土壤镉(Cd)有效态提取方法并建立其与稻米Cd污染之间的累积模型,采用大田协同采样方式收集了土壤-水稻140对样品,分别研究了土壤Cd总量及土壤溶液Cd含量和化学浸提(醋酸HAc、复合有机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CaCl2)、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提取的Cd含量与水稻糙米Cd含量的相关性,以评估不同提取方法预测稻米Cd累积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所在的长株潭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土壤及稻米Cd污染风险,EDTA提取Cd含量与土壤Cd总量显著正相关,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达到0.908 4,以总量预测稻米Cd污染存在37.2%~39.8%的误判率,0.01 mol·L^-1CaCl2提取的土壤Cd有效态含量存在明显的适用范围限制,在0.04~0.13 mg·kg^-1范围内,效果明显差于其他数据区域,模型决定系数R2仅为0.006。DGT技术能较好地预测稻米对Cd的吸收富集性能,且能区分土壤库供给能力差异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与传统化学浸提方法比较,DGT技术提取的土壤Cd有效态含量与稻米Cd含量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2=0.585 4,0.900 9),是预测稻米富集Cd较为理想的土壤有效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