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在昌图县已经推广了五年的时间,通过对五年来43户阳光猪舍补贴场户的调查,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能够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肉品质,降低猪的发病率,从而提高猪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是在现代标准化猪舍为基础加以天窗、地窗、塑膜(棚舍)或阳光板(房舍)、电地热、增效料槽、高效饮水器、正压通风、喷淋设施等的一项健康养殖模式,该饲养模式简单易学,经济效益显著.本次试验旨在通过与传统养猪模式的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际饲养过程中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的实用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次试验分为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产仔母猪试验和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育肥猪试验两部分,试验动物选择健康、体重、胎次相近的长大或大长二元产仔母猪以及健康、体重、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半),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产仔母猪每组不少于5窝,育肥猪每组不少于20头(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期的对比饲养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产仔数、初生个体重、发病数、发病率、断奶数、断奶成活率、断奶个体重和日增重、料重比等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阳光猪舍”是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健康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新型养殖模式,达一模式足将“阳光猪舍”、优良品种、优质无药饲料、科学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到养猪生产中,最终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猪肉。  相似文献   

4.
“阳光猪舍”是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健康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新型养殖模式,这一模式是将“阳光猪舍”、优良品种、优质无药饲料、科学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到养猪生产中,最终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猪肉。  相似文献   

5.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运用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将阳光猪舍、优良品种、优质无药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等多项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到生猪生产环节,对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阳光猪舍、普通猪舍为对比,针对成年母猪、产仔母猪、保育仔猪、育肥商品猪等做多性状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阳光猪舍各项生产性能均高于普通猪舍。  相似文献   

6.
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封闭密集饲养环境下猪对疾病抵抗力降低,使猪病易发.因此,重视生猪饲养环境重要.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是利用塑料大棚(采光板)建设猪舍,舍内设置天窗、地窗、电地热、增效料槽、高效饮水器、正通风、喷啉设施等.通过以上设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兽药使用量,生产出安全优质猪肉.对于阳光猪舍的建筑,需要结合传统猪舍设计的优秀成果,但不要用传统思维模式来限制我们的设计思路,要在创造性的思维指导下不断创新猪舍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育肥猪关键养殖技术,笔者通过对技术推广示范区321户生猪养殖场(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养殖场(户)采用育肥猪关键养殖技术的行为。结果表明:养殖年限、养殖规模、技术知晓与疫病防控与合理用药技术采用呈负相关,技术培训、所处位置与合理用药技术采用呈正相关;文化程度、技术培训、所处位置与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采用呈正相关,销售难易、技术知晓、所处地形与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采用呈负相关;年龄、文化程度、养殖规模、订单生产、补贴程度与生猪育肥技术采用呈正相关,收入占比、销售难易、所处地形与生猪育肥技术采用呈负相关;年龄、订单生产、技术推广与猪舍管理技术采用呈正相关,销售难易、交通便捷与猪舍管理技术采用呈负相关。说明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阳光猪舍是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猪舍环境,给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猪肉品质,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阳光猪舍有大棚式、封闭式等几种建筑方法,彰武县引入了新的阳光猪舍建造法为可移动的阳光猪舍也称组装式阳光猪舍。华鹰种猪场就是组装式阳光猪舍的示范场。猪场位于大四家子镇宫家村,原有猪舍2 200平方米,存栏母猪360头。在彰武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的宣  相似文献   

9.
育肥猪舍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浓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通风与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猪舍的温室气体浓度,该研究测定了6个不同养殖场育肥猪舍内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含量。结果表明:在采样月份,晚上不采取通风的养殖场与其他全天通风的养殖场相比,其CH4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在采样月份,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工艺的养殖场与传统养殖工艺的养殖场相比,其N2O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但其含量远小于堆同样粪便量产生的N2O的含量。说明通风以及不同养殖工艺与舍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业科学》2013,(5):17-17
铁岭市从5月初开始全面展开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培训,畜牧专家从技术优势、原理、猪舍建设与改造、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阳光猪舍”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据悉,,“阳光猪舍”通过采用高强水泥、保温水泥、水洗钢渣、钢纤维、钢筋等复合材料为生猪创建一个完美舒适、四季如春的“动物公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进行紫外线消毒,并把太阳光以热能形式储存起来。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养殖中,决定其生产性能的不仅品种自身遗传因素,还取决于周围生长环境条件。猪舍作为猪生长、活动及生产的主要场所,养殖户应进一步加强对猪舍的科学合理标准化设计。该文对肉猪舍的设计及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生猪养殖大户及养殖专业和重点户的猪舍设计提供帮助。通过标准化设计,推动云南省陇川县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酒泉市五个农业县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流行情况,在辖区内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长阶段的19个规模化养殖场、38个散养户、4家屠宰场采集血清样品230份、粪便样品250份、猪肺脏、扁桃体、颌下淋巴结等组织样品220份,进行PCV2和PCV3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样品138份,阳性率为21.23%,PCV2的阳性率为15.54%,PCV3的阳性率为5.69%,表明PCV2的流行比PCV3更普遍、阳性感染率更高,但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猪场的危害程度和流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规模养殖场的总体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散养户,保育猪的感染率高于其他生长阶段的生猪。本次实验对酒泉市猪场PCV感染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养猪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走访和随机采样检测等形式,选择福州辖区内获得省级《种畜禽场生产经营许可证》的4家条件较成熟的种猪场开展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个场基本具备开展无猪伪狂犬病的评估认证条件,其他病种通过查找原因、调整免疫方案和开展免疫效果评价与病原检测等措施,逐步达到各病种的净化条件,可在全市种猪场中起示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集团猪场代表行业最高技术、管理及现代化水平,迅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背景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硬件设施等优势,采取超额储备种猪的运作模式,进而迅速扩张。超额储备的本质是利用资金充足、场区数量、生物安全等优势,通过统一使用长白或大白公猪配种,育肥场用作种猪场等方式超额储备后备母猪。个别场区清场后可以迅速引种补栏,多余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正常出售回收资金。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保证足够盈利,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利用商业资金反哺养猪业,指引养猪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16.
戴香华  于虹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5):122-123
做好后备公猪的培育是规模养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文章旨在从后备公猪培育的相关技术要点出发,综述了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后备公猪培育的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相关技术要点,以期为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培育后备公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楼房养猪智能化环境控制及疾病预防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非洲猪瘟的疫情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巨大,猪场的生物安全备受关注,我国的养猪模式在此基础上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小户散养逐渐转型为集约化、集团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控使得养殖用地愈发紧张,我国对猪肉的高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楼房养殖”这一概念逐渐被推出到大家的视野中。文章主要分析了楼房养殖的现状、优势、痛点的问题;并对楼房养殖的智能化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是近年养猪行业的主要养殖模式,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是集约化的种猪养殖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当猪群出现疾病时,会迅速传染,疾病的传染速度和传染率都很高。伪狂犬病是种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该文对集约化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净化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诊断和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13年湟源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的739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猪瘟免疫总合格率为79.30%,其中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合格率为81.56%,离散度为23.88%,散养户免疫合格率为76.27%,离散度为34.54%。湟源地区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效果好于散养户。  相似文献   

20.
里岔黑猪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  戴香华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6):124-125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是生猪养殖各环节的关键和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低关系到猪场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一直是猪场所关心的。文章主要综述了里岔黑猪哺乳仔猪培育在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