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奋勇 《乡村科技》2019,(4):101-102
江苏省泗阳县爱园镇绿色优质农产品(小麦)基地,针对淮麦33小麦生产中影响绿色优质的限制因素与减肥减药要求,通过"优质淮麦33品种选用+机械适播匀播壮苗技术+控氮后移技术",实现淮麦33小麦绿色优质高效栽培,保证小麦品质符合相关标准或面粉加工企业需求,符合中筋小麦籽粒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淮麦33等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理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麦33、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 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20%PEG6000(w/v)渗透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细胞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其中淮麦33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说明淮麦33小麦幼苗具有较强抗干旱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33是一种新型的小麦品种,品质优良,具有多抗、超高产以及半冬性等特征,近年来在我国多个地区创建了示范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大力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本文主要对淮麦33的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淮麦33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淮麦3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适合在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推广。本文对淮麦33小麦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淮麦33在宿豫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数语     
1033万9月16日,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淮安市农科院正式签订小麦新品种"淮麦33"独占实施权转让合同。明天种业以1033万元高价买断"淮麦33"独家全国经营权,刷新了全国小麦单品种的转让价格纪录。  相似文献   

7.
淮麦3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7年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品种特征特性,并根据其特性详细阐述了淮麦33在黄淮海地区,特别是在河南省范围内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广大种植户在淮麦33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淮北地区13个主导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近10年来江苏省淮北地区主要推广的13个小麦品种,针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产量3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连麦6号、淮麦20、济麦22,较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33、徐麦30;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淮麦22、连麦6号、淮麦20、烟农1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33;穗粒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淮麦33、连麦6号、济麦22、烟农19、烟农5158,最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99;千粒质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20、徐麦9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淮麦33、保麦1号、烟农515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的负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510。通径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吻合,产量3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9.
选取连云港地区3个主栽小麦品种连麦7号、烟农19、淮麦33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6、9、12、15、18 ℃)条件下的吸水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同温度下,不同品种的吸水规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趋于缓慢;相同条件下,吸水速率表现为烟农19>连麦7号>淮麦33。达到具备萌发含水量35%时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浸种15 h左右(淮麦33略长3~4 h),15 ℃浸种19 h左右(淮麦33略长4~5 h),12 ℃浸种23 h左右(淮麦33略长7~8 h),9 ℃浸种30 h左右(淮麦33略长8~9 h),6 ℃浸种40 h以上。低温条件下小麦吸水速率更多受积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  相似文献   

11.
选用淮麦33和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始穗期喷施劲丰谷德处理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劲丰谷德处理后,淮麦33和济麦22株高分别降低了8.98%和9.70%,茎秆倒1节、倒2节间长度显著缩短,基部三节间的茎粗、壁厚、充实度、纤维素含量和抗折力显著增加。此外,淮麦33和济麦22的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而不孕小穗数减少,产量分别增加8.54%和9.49%。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为睢宁主栽的粮食作物,但在生产中因所用品种杂乱而对适宜品种筛选与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于2020年10月进行优质小麦品种筛选与示范展示试验,比较徐农029、徐麦33(CK)、江麦816、百农207、烟农19、淮麦33、淮麦40、农麦158、徐麦818、淮麦45、徐麦35共11个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基本苗数、苗情素质、分蘖能力、抗病性、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基本苗数淮麦33最大,为20.36万/667m2;越冬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长度分别以百农207和徐麦818最长,为30.97 cm和12.87 cm;次生根和种子根数均为烟农19最多,分别为7.00个和7.67个;越冬期总茎蘖和拔节期总茎蘖数分别以淮麦45和淮麦33最多,为62.70万/667m2和122.34万/667m2;抽穗期白粉病的发病率徐农029最低,为41%;产量以农麦158最高,为572.96 kg/667m2,其次为徐麦818、徐麦33(CK)、淮...  相似文献   

13.
"淮麦33"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其生产潜力较大。为促进"淮麦33"在淮安地区的种植推广,阐述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在淮安地区种植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小麦品种展示试验,观察对比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综合形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水平,筛选、推荐泛麦5号、淮麦33、淮麦22、华成3366等4个品种为颖州区种植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淮麦33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种植中适合的播期和基本苗密度,于2021—2022年在当地开展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条件下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0月5日-11月3日,随着播期的延迟,淮麦33的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小麦基本苗150万~300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淮麦33的生育进程没有变化,全生育期一致,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在宿州市泗县地区淮麦33在播期为10月19—26日、基本苗密度为210万~270万/hm2条件下,全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高,该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适宜在淮麦33种植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解析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探讨双亲烟农19和郑麦991对其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贡献,为小麦品种改良及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部分农艺及品质性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625个SSR分子标记分析淮麦33及其双亲的遗传构成;比对已知的产量性状相关QTL,分析双亲的产量相关区段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结果】淮麦33的每平方米穗数和千粒重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穗粒数和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亲本;与烟农19相比,其株高显著降低。淮麦33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17+18和2+12),其中1和17+18亚基均来自于母本烟农19,2+12亚基来自于父本郑麦991。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双亲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和理论值相比出现了较大偏离,淮麦33分别继承了烟农19和郑麦991两亲本73.9%和26.1%的遗传物质。淮麦33与烟农19具有较大的遗传相似度,遗传相似系数为0.78。在不同基因组和染色体水平上,双亲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烟农19在A、B和D基因组水平的遗传贡献率均较高,分别为75.1%、69.4%和68.7%;除6A染色体外,烟农19在其他20条染色体上的遗传贡献率均高于郑麦991,其中在2A染色体上达到100%,在1A、3A、2B、3B和4B等5条染色体上均超过90%。在遗传距离大于5 c M的染色体区段中,淮麦33来源于烟农19和郑麦991的染色体区段分别有34个和7个,其中在2D染色体上来源于烟农19的染色体区段最多,在5A染色体上来源于郑麦991的区段最多。淮麦33有38个不同于双亲的特异位点,主要分布在1B、1D、2A、2B、2D、3A、3B、3D、4A、4B、5A、5B、6B、6D和7A等15条染色体上。比对已知产量性状相关QTL,共发现10个产量相关区段,有6个来源于烟农19,分别位于1A、2D、3B、4B、4D和7A染色体上;3个来源于郑麦991,分别位于4A和5A染色体上;1个为淮麦33特异区段,位于6D染色体上。【结论】明确了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其更多地继承了母本烟农19的遗传物质;发现淮麦33中来源于不同亲本的产量相关区段。  相似文献   

17.
2014—2015年度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50-52
在蒙城县开展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2、皖垦麦0901、鲁原502、明麦1号、紫麦19、淮麦33、豫麦158、良星66、济麦22、良星99、山农20、淮麦29、淮麦28、山农17、皖麦56、华成3366、百农207等综合性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根据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综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16—2017年度颍州区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28-29,52
为了观察对比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进一步鉴定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合阜阳颖州区种植的新品种,2016—2017年度开展14个优质小麦品种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该区种植的品种有安科157、淮麦22、淮麦35、淮麦33等4个品种,其产量较高,抗病性、抗冻性、抗倒性较强,熟相较好,适宜在该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搞好小麦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在蒙城县开展了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3、烟农999、皖垦0901、瑞华520、济麦22、明麦1号、淮麦28、紫麦19、安农0711、华成3366、皖麦37、涡麦9号、良星66、隆平518、未来0818、安科157、良星77、济科33等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根据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综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稻茬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33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出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自2011年引进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4年稻茬小麦淮麦33经省测产验收,实收单产达684.4 kg/亩。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伏;长相清秀,剑叶挺,粒大、粒多,结实性好;田间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穗层整齐,后期落黄好。文章介绍了淮麦33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