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临汾市绿地草坪生长状况的调查,总结出山西冷性草坪施肥的技术要点。建草坪床时,一定要重施有机肥;遵守原则是"适时施肥、适量施肥、适法施肥、平衡施肥";确定施肥用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并总结出施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不同的氮素施肥处理(平均施肥、直线施肥和指数施肥)对尾巨桉苗木进行施肥处理,结果显示:指数施肥获得的苗木苗高和地径均大于其他施肥处理;指数施肥下尾巨桉苗木的叶、茎、根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整株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指数施肥获得了更多的苗木生物量;3种施肥处理下,指数施肥的苗木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读 Gs 和蒸腾速率 Tr 均为最大值,且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因此,3种施肥方法中,指数施肥方法最利于尾巨桉苗木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锯决大母竹造林种源不足且成本过高的问题,2001年开始进行了小母竹造林快速成林成材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平均地径、单株发笋数及发笋成竹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株数对平均地径影响较大,以2株为佳,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的差异对平均地径影响不显著;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单株发笋数都有极显著影响,保留2株,施复合肥、磷肥和尿素分别0.5、0.1和0.2kg及1月、6月施肥,单株发笋数最多;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毛竹发笋成竹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配方施肥对印楝人工林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肥处理间结实产量的排序为:施肥后第1年>施肥后第2年>施肥当年.此外,施肥前的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毛竹鞭笋产量和地下竹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 a对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施施肥与不施肥的试验,分析施肥对地下竹鞭生长和鞭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鞭笋产量增加28.9%,鞭笋支数增加27.9%,达到极显著差异;施肥鞭笋单支重量变化很小,仅增加0.7%;施肥地下竹鞭的总长度、竹鞭粗度、竹鞭节间长度均略有增长;施肥毛竹林竹鞭分布在土层中鞭段数所占的比例:0H≤10 cm和11 cmH≤20 cm分别增加153.11%和11.09%,21 cmH≤30 cm减少19.95%,31 cmH≤40 cm和H40 cm分别增加4.54%和7.56%。可见,施肥对鞭笋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对竹鞭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是,连续施肥会导致分布在土层中的竹林幼鞭向上靠地表生长,对竹林经济产量不利,影响笋的孕育和萌发。因此,建议对连续施肥的林地,应及时采取埋鞭措施,确保毛竹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方法对台湾相思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相思10个月苗木进行不同施肥方法和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苗木高、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平均施肥最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在常规浇水的条件下3种施肥方法下苗木的总生物量顺序为:指数施肥平均施肥直线施肥ck(不施肥);水分胁迫有利于苗木根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泡桐人工林施肥与灌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时期施肥与灌水对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不同,对泡桐主干生长和胸径生长都有显著性影响,以5月份施肥效果最好,胸径生长和主干生长量最大;施肥与灌水的交叉处理产生的联合效应对胸径和主干生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施肥试验地的平均树冠面积和油茶产量均为羊粪施肥>鸡粪施肥>有机无机肥施肥>复合肥施肥,油茶产量2018年度比2017年度有明显增加,树叶、果实病害感病植株数量均为复合肥施肥>有机无机肥施肥>鸡粪施肥>羊粪施肥,而且2018年度比2017年度均有下降。而4种肥料施肥的树高相差不明显。经方差分析,4种不同肥料施肥的油茶产量差异在小年呈显著差异水平,在大年呈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油茶丰产稳产,通过对油茶林地合理施肥,提高油茶经济性状及果实品质 。采用 L9(34)四因素三水平9 处理正交试验设计,在2022年7月、9月和10月中旬分别采取各处理油茶鲜果样品,分别测定其单果鲜质量、含油率和脂 肪酸组分含量,找出对油茶果实单果质量、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含量动态发育影响因素主次,以及对提高油茶经济性状及果 实品质的适宜施肥配方 。结果表明:对油茶单果鲜质量大小影响主次为有机肥>复合肥>施肥深度>缓释肥,以配方3配 施后,单果质量较大;对油茶果实种仁含油率高低影响因素主次为复合肥>缓释肥>施肥深度>有机肥,以配方7、配方3 和配方5配施后较高;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因素主次为缓释肥>有机肥>施肥深度>复合肥,以配方1、配方2、 配方3和配方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综合得出,对油茶经济性状及果实品质影响因素主次为缓释肥>复合肥>施肥 深度>有机肥,施肥最优配方为施肥深度40cm+缓释肥0. 5kg+复合肥0. 75kg+有机肥7. 5kg。  相似文献   

11.
将磷肥、尿素和桉树专用肥3种肥料分为3个水平,对4个不同初植密度广林9号桉树幼林进行施肥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初植密度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显著,桉树专用肥的影响极显著,尿素影响显著,磷肥影响不显著,其中尿素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存在抑制作用;桉树专用肥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初植密度的1年生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施肥试验,初期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单施磷肥效果次之,单施钾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氮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应予多施。  相似文献   

13.
银杏幼树具有良好的早实丰产潜力,而较好的树木长势是其早实丰产的基础。栽植银杏嫁接苗在第9a便可进入丰产期,株产可达5kg。加强肥培管理能促进早实丰产,增施磷、钾肥还可有效地控制银杏幼树的落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技术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研究施用不同种类肥料、不同施肥数量及不同施肥方法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福建省闽南海拔600m以上丘陵山地以A3(硫酸钾复合肥+发酵牛粪便)+B2(硫酸钾复合肥10g+发酵牛粪便100g)+C1(放射沟施)最佳;1a生南方红豆杉幼林平均地径达2.5cm,平均高达146.3cm。  相似文献   

15.
活性肥促进桉树幼龄林肥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微量元素、镧系元素(稀土)、植物酶活性剂等植物营养的活性肥与桉树专用肥同时施用,可促进按树幼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施肥的肥效,促进树高和材积的显著增长.与单施500g复混肥相比较,施放30 g活性肥/株 375 g复混肥/株的单株材积比单施复混肥的提高35.5%,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苗圃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苗圃施肥的研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评述。认为应根据综合环境因子来研究营养诊断, 桉树种、土壤判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WSON)是指通过0.45 μm滤孔,且能溶解于水的,具有不同结构及分子质量大小的有机氮化合物.它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氮素组分之一,一方面,WSON可以被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吸收,从而对提高土壤生物学活性,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Nsholm et al.,1998;Barak et al.,1990);另一方面,它可以随水流失,会造成环境污染(Perakis et al.,2002).  相似文献   

18.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幼林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做底肥能使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4.67%、15.87%,每株施215g钙镁磷肥则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1.44%、7.83%;氮肥各水平间无差异,增产效果不明显;钾肥1、2水平间无差异,3水平可能过量,阻碍了肥效发挥。施肥能提高蓝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处理依次为6、9、2、10、3产出投入比值均大于对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N2P3K2为蓝桉幼林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严重危害,作者调查了富阳区毛竹林的受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受灾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林受灾程度与其所处的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竹林地土壤厚度等环境因子以及毛竹林林分结构密切相关,其中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在试验的几个处理中,以在高海拔(500 m)区使用大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60 kg/667 m2和复合肥40 kg/667 m2)和在低海拔(300 m)区使用小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00 kg/667 m2和复合肥20 kg/667 m2)的新竹产量为高,每年产量分别达到2 243.3 kg/667 m2和2 258.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加65.4%和63.3%;3)高海拔地区的毛竹林因受损严重,在适当施肥后其新竹萌发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要高,但立竹直径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ports of growth responses to fertilizerN, P or K in young stands, and to fertilizer N in old stands,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reported responses in pole-stage ormiddle-aged stands. Among reasons for this may be lack of experimentalinterest in stands of this age or a relatively scarce occurrenceof a need for additional fertilizer inputs at a time when nutrientcycling, both within the tree and through the litter layer,is very efficient. To explore this, fertilizers were appliedto six stands of spruce, aged 25 or 30 years, in contrastingregions of Scotland and North England. In four experiments nogrowth response was recorded, either to a single dressing ofup to 400 kg N ha–1, 200 kg P ha–1 or 300 kg K ha–1,or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levels of these elements, or to subsequentheavier applications. In a further experiment on peat therewas a weak response to P. In the remaining experiment a short-termresponse to PK was recorded bu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wasdue to transient nutrient stress as the trees recovered fromthinning. The pattern of responses, other than the last mentioned,accorded with predictions based on foliar analysis. 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seem to confirm the supposition that efficientnutrient cycling in middle-aged stands means that fertilizerresponses are unlikely (but not impossible) at this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