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白点病亦称白斑病、毛霉病,其病原体是藻状菌目毛霉菌科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该病在稚鳖养殖阶段极易发生,并且危害严重,一旦病原感染,会造成暴发性疾病,引起稚鳖大量的死亡。现将稚鳖白点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白点病在稚鳖驯养开食后30~45d... 相似文献
3.
4.
近两年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鳖业发展迅速,新建鳖场骤然增加,连一些本来从事工贸行业的单位及个人亦纷纷将资金转移到养殖业上来,养鳖面积约15,000亩。缺乏技术和盲目性地发展,发生病害得不到及时的合理的治疗,至使一些新场稚鳖培育成活率较低。有个专业户从国外进口稚鳖60,000只,放落大塘经两个月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6.
普遍流行的脐带口感染造成的腐皮病和吃食变质饲料造成的肠胃炎,是稚鳖培育期危害最大、死亡速度最快的两种病害,日死亡率可高达5%以上。笔者从5月至8月的四个月内,在东莞市莞城细村水产养殖服务部坐堂门诊的29例稚鳖病中,由脐带口感染造成腐皮病的有18例,占62%;因摄食变质的饲料造成肠胃炎的有10例,占34.5%;在并发病中,白斑病1例,占3.5%,钟形虫病2例,占6.9%,氨中毒2例,占6.9%。即是说,腐皮病和肠胃炎的发病率,占整个门诊的稚鳖病的96.5%,危害最大。根据大量的诊治实践,笔者将上述主要病害防治作一介绍,以期对养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8.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ed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地日死… 相似文献
9.
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荆州434103)稚鳖阶段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发病。尤其是温室养殖,由于高温、高湿、高密度、投饵量大等养殖条件,导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1白霉病毛霉菌寄生在表皮.早期裙边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扩散到四肢和颈、尼等处.形成一块块白斑。寄生处表皮坏死.并逐渐剥离。患病的稚鳖、幼鳖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但体长10厘米以上的盗很少致死。此病常年发生.5月至7月最流行。致病霉菌在流水池的新水中具有迅速繁殖的倾向.而在具有茂盛的浮游植物,尤其是青苔状丝状藻类的饲养水体中发病率很低。其它竞争性细菌的存在可抑制这种霉菌的生长,使用抗菌素类药物反而会促进此病发展,因此切忌使用抗菌素。防治方法:(l)放养前鳖地用生石灰清塘泥毒.放养时小心操作防止鳖体受伤。… 相似文献
11.
12.
在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白斑、白点和寓皮病,这三种疾病往往形成并发症,多发生于鳖苗放养后的30天内,由于该类病来势猛、发展快、死亡率高,已成为同前鳖苗阶段影响养殖成活率的主要病害。本人从事鳖苗培育多年,在此就防治此类疾病提出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对稚鳖的需求比较大,东莞市养殖面积300公顷,上半年需从外地引进鳖苗,到5月中止共引进鳖苗有约25万只,主要产地是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皆为台湾种系,底部有不规则的黑斑,长大后自然消失。这类种苗引进后,死亡情况各有不同,个别场下塘半个月内死亡高达40%,亦有些场死亡在5%以内。鉴于这种现象,有人就认为是境外带进病毒所致。根据笔者大量接触进口稚鳖死亡情况,其死因是多方面的,与清塘消毒的药物、方法、时间、用量有关,与运输方法有关,与脱壳后暂养方法、天数有关,但可以肯定,与“病毒”无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稚鳖白点病,是目前稚鳖养殖阶段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死亡率在5%~30%,严重的超过60%。白点病发病快、病程短、来势猛且病因复杂,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笔者近日在多次出诊治疗中,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我站于1985年7月从浙江购进幼鳖183只,平均体重100克。同年9月购进亲鳖40只。幼鳖经冬春饲养,死亡8只,平均增重60克左右。1986年5月24日~7月1日共收购成鳖165只,幼鳖149只,总计成鳖205只,幼鳖332只。至10月11~13日干塘将141只成鳖放亲鳖池,其中雌100只,最大规格1.6~2.2公斤,一般在0.5公斤以上;雄41只,最大1.7公斤。 相似文献
19.
20.
稚鳖粘液性肠炎病的病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患粘液性肠炎病稚鳖的肝、心血中分离到6株致病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一致,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采取二氧化氯(0.5 g/m_3)水体消毒,内服氟派酸(拌饵 1g/kg饵料)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