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猪的肢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猪多采用封闭式饲养方式,圈舍多为水泥地面。由于机械性磨损擦伤,常致使仔猪趾关节、系关节和成年猪腕关节、跗关节等发生肿胀或腱鞘发炎,成年猪兼有蹄冠、蹄底磨损等肢蹄病。兽医界同行对大家畜肢蹄病比较重视,而对猪的肢蹄病则很少报道和深入研究。近年来,工厂化养猪及采用现代新工艺流程养猪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骨关节炎是继发性慢性变形性增殖性炎症。其特点是最终关节骨性粘连。骨关节病是关节的退行性和增殖性变化同时发生,关节变性而不粘连。两病的病性和病理发生虽然根本不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不易区别。本病与其他关节疾病不同,其特点是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密质增厚或粘连,关节韧带和骨膜骨化,因而引起关节变形和特殊的机能障碍。马多发生于跗、膝、腕、肩关节;牛也有发生。1发病原因内分泌紊乱,饲料单纯,引起钙、磷代谢失调。肢姿势不  相似文献   

3.
王兰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96-196
家畜倒生时的胎势异常比正生时更难以矫正,特别是马属动物。这类胎势异常是由于跗关节和臀部关节未能伸直,因此可影响到一肢或两肢。偶尔可见到犊牛脐带走行于两后肢之间,并绕过一后肢的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应先要矫正为跗关节屈曲,以便将脐带矫正到正常位置。如果这种矫正效果不好则可引起犊牛死亡。  相似文献   

4.
消肿止痛散是治疗家畜关节炎及疮黄症的外用方剂 ,治疗 10例家畜 (其中 :骡 3例 ,驴 4例 ,牛 3例 ) ,治愈 9例 ,好转 1例。1 适应症1.1 关节炎初期 :关节周围呈弥漫性坚实的硬肿 ,温热感 ,站立时患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 ,运步强拘 ,且呈现肢混跛或肢跛 ;后期 :关节粗大变形 ,肿胀部坚硬如骨 ,无疼痛反应 ,皮肤缺乏移动性 ,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并受到限制 ,或完全不能活动 ,关节弯曲或伸展时有疼痛反应。1.2 疮黄1.2 .1 疮症 包括痈、瘘、湿毒等症。1.2 .1.1 痈 初期局部硬肿热痛 ,轻者全身症状不明显 ,重者可见发热 ,精神倦怠 ,食欲减…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 ,笔者前后收治 3 6头初、中期霉稻草中毒病畜 ,每年 2~ 3月份为多发季节 ,以青、壮年牛发病率高。病畜均以稻草为主要饲料。1 临床症状 水牛 :多突然发病 ,常呈一肢或多肢发病。病初患肢出现间歇性提举 ,疼痛不安 ,轻度跛行 ,蹄冠部微肿 ,触压患部有增温且有疼痛感。逐渐蔓延至指 (趾 )关节或腕 (跗 )关节以上。患部皮肤发红、瘙痒、干燥甚至龟裂。有的病例由于厩舍潮湿继发感染发生坏死。初见局部渗出淡黄色浆液 ,继后表面有干酪样或淡绿色脓汁附着。部分病例耳尖前后缘以及尾端干裂、坏死 ,坏死长度分别为 3~ 5cm、5~ 1 5…  相似文献   

6.
<正>关节周围炎是关节滑膜以外的关节囊纤维层、韧带及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过程。该病多发生于马属动物的腕、跗关节及球节,牛也有发生。多年来笔者采用祖国传统兽医学的烧烙疗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大家畜关节周围炎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因关节周围炎常继发于关节挫伤、扭伤、透创、脱位、骨折等,因关节剧伸,韧带、关节囊抵止部的滑膜发生撕裂而发病,有时并发于关节囊的蜂窝织炎,或  相似文献   

7.
对实验马骡的肩、膝、腕、球关节共36个人工致伤,造成伴有皮肤缺损的关节透创。随即对关节囊破口按随机化原则分别采用自家血凝块填塞、明胶海绵填塞、关节囊缝合和绷带压迫等四种方法进行填塞闭合试验,对肩、膝关节透创,在填塞闭合2周后延期缝合伤口,对腕、球关节透创则于填塞闭合10天左右采用自体带血管网皮肤移植修复。结果:明胶海绵填塞和自家血凝块填塞的效果较好,都能使关节囊缺损暂时消失,填塞物与创面平齐密接,前者效果更优于后者,有9/11的关节在动物站立及关节活动时均无关节液流出;肩、膝关节透创10例,延期缝合后约2周有9例取一期愈合,仅有1例因缝合后化脓,延长至60天基本愈合,延期缝合比不缝合的常规治疗缩短疗程2周左右,腕、球关节透创14例,移植皮片成活的10例(其中有2例功能恢复和外貌表现均很好),其余4例因感染化脓而失败。由此认为,治疗马骡四肢伴有皮肤缺损的关节透创,不仅要填塞关节囊伤口,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及时修复皮肤缺损;对肩、膝关节创伤,可利用延期缝合修复皮肤缺损,而对于腕、球关节创伤,则宜用带血管网皮肤修复。  相似文献   

8.
奶牛腕关节前皮下粘液囊炎,中兽医称之为腕黄是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多因气候炎热,热毒积于心肺,久经不散,遂使热毒注入腕部;圈舍泥泞潮湿,久卧湿地后,湿气蒸气上冲,致使湿、热、邪气郁结于腕部,而使腕间发生黄肿.从兽医临床检查看,我们认为长期运动不足的瘦弱老年奶牛多发.目前,多数养牛户,甚至饲养50头以上的中、小规模奶牛场也没有运动场.牛床地面凹凸不平,坚硬粗糙,甚至有钉头外露,不重视垫草,或根本不用垫草,奶牛起卧时,腕关节前部长期反复摩擦和挫伤,体弱年老的奶牛更易在牛床上滑倒、猝跌,造成四肢关节损伤;另外,患有布病的奶牛,也能并发或继发此病.  相似文献   

9.
奶牛骨质疏松症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成年牛骨质疏松症,是因钙、磷代谢障碍,骨组织进行性脱钙引起,多在产后发生。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达99%。病牛症状患牛常舐食墙壁、牛栏、泥土、喝粪水等,食欲减少,吐草饼、伸颈空嚼,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长期脱钙,骨骼变形。下颌骨肿大,针能刺入,触摸尾部柔软易弯曲,压无痛感。肋骨肿胀,扁平,叩诊有痛感;管状骨叩诊有清晰空洞音。腕、跗、蹄关节,腱鞘均有炎症。肋软骨肿大呈串珠样,易骨折,髋结节变异。蹄肢变形,拱腰,后肢抽搐,常提肢抬腿,产乳高峰症状更明显。两后肢伸…  相似文献   

10.
耕牛跛行在农村较为常见 ,病因较多 ,处理时要根据患牛的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耕牛常见跛行要点介绍如下 ,供参考。1 视诊站立姿势判定患肢1 1 患牛一前肢患病时 ,可出现患肢前踏、后踏、内收、外展姿势 ;也可能出现患肢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两前肢同时患病时 ,两前肢频频交换负重 ,两后肢伸到腹下 ,头高抬 ,弓腰卷腹 ,使身体重心转向后肢 ,以减轻前肢负重。1 2 患牛一后肢患病时 ,患肢前踏、后踏或呈外展姿势 ;关节屈曲 ,负重不确实 ;疼痛剧烈时 ,患肢悬垂不敢负重。两后肢同时患病 ,常卧地不起 ,站立时 ,前肢后伸 ,颈部伸直 ,头向下低…  相似文献   

11.
一、病例介绍;1月龄母牛犊,因两后肢各关节屈曲、不能直立,行动困难,于1988年3月11日来院治疗。主诉:初生下来时行走正常,3天后突然发现两后肢站不直,行走缓慢,步履短小。当地兽医按感冒、风湿病治疗,无效。检查:体温39.2℃,脉搏72次/分,呼吸25次/分。营养中等,精神、食欲良好。病犊站立时,膝跗关节高度屈曲。膝  相似文献   

12.
<正>粘液囊炎又称腕前皮下黏液囊炎(膝瘤),也叫腕前节水瘤。是肉牛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常临床上以关节肿大、隆起,无热、无痛,行走时不见任何明显的跛行,多发于前肢腕关节、肘关节。造成患畜起卧障碍,影响采食及运动。主要发生于肉牛,肉羊多为一侧性。有时也可同时发病。1病因黏液囊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后天性的黏液囊是由于摩擦引起组织分离形的裂隙而成。多因圈舍地面坚硬粗糙、饲槽设计不合理、系僵过短、腕  相似文献   

13.
关节周围炎是关节滑膜以外的关节囊纤维层、韧带及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过程。该病多发生于马属动物的腕、跗关节及球节,牛也有发生。多年来笔者采用祖国传统兽医学的烧烙疗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大家畜关节周围炎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因常继发于关节挫伤、扭伤、透创、脱位、骨折  相似文献   

14.
<正>幼鸡锰缺乏症是由于日粮缺锰引起的。成年母鸡缺锰时,其所产蛋的孵化率下降,鸡胚大多在快出壳时死亡。1临床症状病鸡采食量减少,不愿活动,病情较重的鸡卧地不起,不能采食,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部分鸡单侧或双侧跗关节以下肢体扭转、外屈,其跗关节肿大、变形,长骨和跗骨变粗、短,腓肠肌腱脱出。两肢同时患病鸡站立时腿呈O形或X形,一肢患病者一肢着地,另一肢悬起,严重者  相似文献   

15.
仔猪于断奶前后突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7~9月份呈地方性流行。发病仔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四肢关节肿胀,可出现在四肢的任何一肢,任何一节。有的病猪两肢多关节出现脓肿,同一关节也可出现2~3个脓肿灶,关节局部温度增高,触摸有明显的疼痛反应。少数有波动、关节活动困难,尤以腕关节和跗关节更甚,穿刺可抽出粘液性脓汁,不愿站立,常卧于栏舍一隅。严重者不能站立,食欲不振或废绝,便秘,粪便干硬成球状,黑灰色,心跳加快,频死时,体温下降或正常。  相似文献   

16.
奶牛骨质疏松症是奶牛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病症。成年奶牛骨质疏松症,因钙、磷代谢障碍和骨组织进行性脱钙引起,多在产后发生。1症状患牛常舐食墙壁、牛栏、泥土及喝粪水等。食欲减少,吐草饼,伸颈空嚼,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长期脱钙,骨骼变形,两尾椎逐渐消失。下颌骨肿大,用针能刺入。触摸尾部,柔软易弯曲,压无痛感。肋骨肿胀、扁平,叩诊有痛感。管状骨叩诊有清晰空洞音。腕、跗、蹄关节、腱鞘均有炎症。肋软骨肿胀呈串球样,易骨折,髋结节吸收消失。蹄肢变形,拱腰,后肢抽搐,提肢抬腿,产乳高峰症状更为明显。两后肢伸向后方,…  相似文献   

17.
陈军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40-140
1脱臼 脱臼是关节头脱离关节窝,不能复位,引起运动障碍的疾病,按变位的程度可分完全脱臼和不全脱臼。脱臼的共同症状是脱臼的关节外形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异常隆起,或异常塌陷。患肢肿胀、疼痛、跛行,不敢负重,有异常姿势。关节头与关节窝完全脱位时,患肢比健肢缩短,未完全脱离时,患肢比健肢延长。  相似文献   

18.
<正>1前言对于马属动物,特别是赛马,由于各种机械外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马体,引起的关节非开放性损伤,较为常见。据统计,马属动物肢蹄病占外科病例总数的70%以上,其中关节损伤约占肢蹄病总数的40%左右[1]。  相似文献   

19.
幼龄母牦牛的阉割术临床中极少做。本人最近对8例12岁未开产母牦牛进行了卵巢摘除术。现将体会略述如下,以求同行指教。牛只禁食24小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前侧后仰高臀位保定。两前肢捆在一起,用一弧形木杠穿于两前肢间,压于颈部,两后肢分开,在跗关节处固定于一木杠上,间距约2尺,将固定后肢的木杠捆绑于牛圈门柱上,腰部垫以草袋,致牛后躯与地面成30—  相似文献   

20.
<正> 腕前皮下粘液囊炎,是牛(特别是奶牛)常见的非传染性外科病。不分性别、年龄和品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据近两年来江西几个奶牛场的牛群进行肢蹄疾病调查的结果来看,腕前皮下粘液囊炎的发病率为3—5%,个别场可达8%以上,该病死亡率几乎为零,病程可拖延数周或数月之久。若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