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干法膨化全脂大豆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干法膨化全脂大豆的定义 大豆营养丰富,但生大豆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血球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所以不可直接拿来饲喂。藉热处理加工可以容易地使这些不利因子的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安全范围。所谓的干法膨化全脂大豆是将整颗大豆以热处理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不添加或抽取任何物质。  相似文献   

2.
膨化大豆的加工与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化大豆是将整颗大豆以膨化机进行热加工 ,膨化处理而成。膨化处理是为了使细胞壁破裂 ,增加其营养利用价值 ,尤其是提高了油脂的利用率。自豆粕进入机膛到挤出成品不到 3 0s,在加工过程中最后的熟化温度可达到摄氏 1 3 0~ 1 45℃。这个温度足以破坏抗营养因子 ,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的成分。同时又因最高温仅持续 5~ 6s,也不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价值。膨化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筛选除杂—粉碎—膨化—冷却—成品打包。干式挤出机可完成 :熟化、消毒、膨化、脱水和稳定化等数种功能。1 熟化 干式挤…  相似文献   

3.
1 大豆生物利用的优选—熟化 高的能值和高的蛋白质含量使大豆在配制高营养浓度配方中格外有用,这对于发挥现代畜牧业之最大遗传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使养殖者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都是很重要的。然而大豆尽管营养成分丰富,但不经加热处理,则因其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会限制动物利用其养分,而且还会有副作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甲状腺肿源、抗维生素因子、致过敏因子、金属螫合物,另外还有一些抑制动物消化吸收的因子如尿素酶、雌情素胀气因子等,由于含量低或复合影响,不良影响甚微。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直接的去除方法就是加热处理使之熟化。因为这些抗营养素大都不耐高热,熟化的目的是使抑制因子活性下降,蛋白质利用提高,最终改善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4.
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植物体内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致甲状腺肿素、生物碱、草酸盐和植酸.采食后将削弱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动物生长.有些抗营养因子则由真菌和细菌代谢产生或植物在抗损伤和感染过程中产生.对原料进行适当加工可中和抗营养因子的毒性或脱毒.  相似文献   

5.
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高蛋白和高能量的特点,常作为蛋白质原料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因为大豆以及大豆加工副产品的性价比高于其他蛋白饲料,它们开始被饲养行业所接受和使用。随着大豆在动物饲养中使用比例的增加,大豆抗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不利影响愈发受到大家重视。大豆抗营养因子随饲料进入仔猪体内,与体内的消化酶和消化道发生一系列的结合和反应,从而会限制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甚至会破坏动物内环境稳态,引发各种疾病的产生,对动物的健康生长造成极大威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参照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几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对仔猪生长的影响进行综述,加强大家都大豆抗营养因子对仔猪危害的认识,为以后消除此类抗营养因子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每种饲料原料中都有某种潜在的抗营养因子。对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了解有助于设计饲料配方时科学地应用各类饲料原料,把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通过限量添加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合理的配制技术、加工处理工艺或添加酶制剂可减少或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不良影响。1 植物原料及其抗营养因子植物中天然存在的这类化合物有:蛋白酶抑制因子、促甲状腺肿素、生物碱、草酸盐和植酸盐等,这些成分影响饲料中养分的利用和畜禽生长。饲料中其它抗营养因子大都是真菌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或植物自身为抵御损伤或感染产生的天然物质。一些副产品…  相似文献   

7.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大豆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资源,其中含有35%的粗蛋白,经过加工而成的大豆饼粕含有42%左右的粗蛋白,而且必需氨基酸丰富平衡,因此是动物日粮中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其中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s),加工或饲用不当,不仅会造成营养价值下降,而且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表1)。1大豆及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表1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及对动物的危害1.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PI)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数百种蛋白酶抑制剂,大豆中普遍存在的为胰蛋白酶抑制剂( Trypsin…  相似文献   

8.
<正>全脂大豆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资源,其中含有35%的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平衡,脂肪含量高达16%~20%,是很好的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原料。同时大豆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不仅会降低大豆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适口性,对动物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1]。膨化全脂大豆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将原料中胶囊化油脂释放出来,使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诱食性,可以消除胰蛋白酶抑  相似文献   

9.
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它直接影响了配合饲料的成本价格和内在质量.大豆是理想的高热能、高蛋白质原料之一,据测定全脂大豆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粗脂肪含量在17%以上,粗纤维含量5.6%,粗灰分含量4.2%,其中赖氨酸含量可达2.77%.但是,生大豆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皂角苷、红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使饲料的代谢能降低,还使动物泻痢、胰腺肿大,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对热都不稳定,通过加热可以破坏它们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鱼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对动物如果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就称为抗营养因子,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则称之为毒素。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毒素的毒害作用主要是危及动物健康、正常代谢和生长,严重时造成死亡。鱼类饲料中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现将几种对鱼类生长和健康危害较大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1.1抗胰蛋白酶又称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大豆、豌豆、蚕豆等…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性饲料及其相关抗营养因子1 1 豆类 豆科籽实 (荚果种子 ,如大豆、花生、鹰嘴豆、蚕豆等 )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 ,但它们均含有抗营养物质 ,从而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这些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血凝素 (植物凝聚素 )、尿酶、脂肪氧化酶、氰化糖苷和抗维生素因子。所有生的或加工不良的豆类 ,都含有不同水平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抑制因子能与小肠内的胰蛋白酶结合 ,而形成一种无活性的复合物 ,结果正常抑制胰蛋白酶持续分泌的负反馈机制被阻断 ,以致胰腺合成过量的胰蛋白酶。已证实 ,饲喂未加热处理的大豆…  相似文献   

12.
全脂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明峰 《饲料工业》1998,19(4):18-19
<正> 1 全脂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特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维生素因子(脂肪氧化酶)、甲状腺肿大因子、胀气因子(低聚糖、皂角苷)、植物凝集素、血球凝集素、尿酶、植酸等。其中在大豆中含量较高,对大豆营养效价、生物效价、适口性及动物危害较大的主要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维生素因子、胀气因子和尿酶。目前,对其  相似文献   

13.
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含有抗营养因子。目前已经发现的大豆抗营养因子达10余种(张明峰,1999),其中对大豆营养价值、适口性及人和动物危害较大的主要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抗维生素因子、胀气因子和脲酶。生大豆不能直接饲喂家禽,适当加工处理后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般认为,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只要灭活80%~85%即可达最佳营养价值(Rackis,1974;Liener,19761。国内外已广泛研究了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效果。并对处理的大豆及其产品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谯仕彦等,1998;李素芬等,2001)。为了进一步拓宽大豆的加工领域和有效改善其饲用价值。本试验研究了新的大豆加工产品——全脂脱腥豆粉对肉仔鸡的饲用效果。并与大豆常规加工产品(豆粕和膨化大豆)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肉仔鸡日粮中不同大豆产品的加工和利用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畜禽饲料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原料。但因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集素、脂肪氧化酶、脲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又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1~2]。因此,为了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使用效率和水平,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钝化和灭活大豆及其制品中的抗营养因子。已有研究表明,降低或去除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有热处理~[3~4]、蒸汽处理~[5]、挤压膨化~[6~8]和益生菌发酵~[9~10]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定远 《广东饲料》2000,9(5):23-25
饲料中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称之为饲料的抗营养因子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抗营养因子可归为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非纤维性自然物质成分。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的意义有: (1)对深化传统的营养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抗营养机理的探讨,进一步阐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转化利用。 (2)有助于提高饲料加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促进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 (3)可以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 (4)研究抗营养因子的机理,对开展动物营养调控理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已发现…  相似文献   

16.
豆粕是配制家禽日粮最好的蛋白质原料之一,其品质变化最小。一般家禽日粮中含有10%~35%的豆粕,然而,不同来源的豆粕,其养分的数量(分析值)和质量(消化率)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大豆的品种、生长条件、贮存条件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豆粕品质的差异。美国的豆粕,常以亲缘很近的大豆品种为原料,由加工条件严格控制的工厂生产。也有些国家种植的大豆品种差异明显,加工厂规模小且管理差。无论哪一种情况,控制其品质都非常关键。大豆或豆粕必须经加热处理以破坏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因此要想生产出营养价值高的豆粕产品,关键是加工过程中加热要适度。…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范围内鱼粉等高品质动物蛋白质原料的日益减少,鱼粉价格的不断上涨,寻求鱼粉替代物成为一种迫切需求。豆粕凭借着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但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能够引起动物消化率和吸收率的下降。微生物发酵豆粕是在不破坏大豆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酶将豆粕中的部分蛋白质酶降解成大豆多肽,在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的  相似文献   

18.
α-半乳糖苷酶制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桂阳 《饲料工业》2006,27(18):46-48
由于豆类饼粕中通常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它们在饲料中应用的比例(Baker,2000)。大豆中的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如大豆抗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以及甲状腺肿因子等可以通过热加工的办法破坏或失活(Liener,2000),而有些抗营养因子,如α-1,6-半乳糖苷等被称作产气因子的复合物(Flatulence—producing compound)在大豆加工后仍然存在(Hartwig等,1997;Rackis,1981)。  相似文献   

19.
蛋白酶抑制因子 豆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蛋白酶抑制因子,它对动物的营养具有重要影响。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有KTI(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BBI(弓手抑制因子)两类,在大豆中含量尤其高。  相似文献   

20.
评价豆粕品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适当加热能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等抗营养因子活性丧失;加热不足对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破坏不够充分;加热过度又会破坏热敏氨基酸,特别是会使赖氨酸、精氨酸变性,从而降低大豆蛋白质品质。由于大豆中脲酶的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多少成正相关,因此以大豆饼粕中的脲酶活性(UA)评价大豆饼粕加热后质量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Ealloun等指出,脲酶活性只能作为加热至适合程度的评价指标,对判断是否加热过度无意义,因为脲酶活性为零时并不能表明是否加热过度。本试验对蛋白质溶解度法、脲酶活性pH增值法、脲酶活性及酚红法测定豆粕生熟度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