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发病原因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对自咬症病因众说不一。据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自咬症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营养因素,微  相似文献   

2.
毛皮动物自咬症与大脑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一些解释肉食性毛皮动物自咬症产生原因的假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水貂等肉食性毛皮动物食物的结构,结合目前人类自咬症模型的产生机理等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水貂自咬症的产生可能与动物性食物脂肪氧化导致的大脑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咬症病因复杂,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和饲料更换时多发,不同年龄阶段的毛皮动物均可发生。受到从事毛皮动物相关行业的人员关注。现将笔者一些观点做以下介绍,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4.
水貂自咬症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咬症是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咬自体的一定部位。水貂自咬症在国内外水貂饲养场都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关于自咬病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议。国外在对此病的多年研究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营养性疾病,另一种则认为是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袁圆在线     
扬州宿依依:毛皮动物自咬症怎么预防? 袁圆:禁止外界各种毛皮动物进入圈舍,笼舍定期消毒,发现病兽早隔离,早治疗。另外,饲料要全价、多样,多喂占饲料总量1%-2%的羽毛粉,可降低自咬症发病率。凡有自咬症的病兽,到取皮期一律不取皮、不能留做种用。  相似文献   

6.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咬症是肉食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经过的疾病。呈现定期兴奋。并咬自已身体的某部位。  相似文献   

9.
毛皮动物自咬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几种可以解除或缓解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貂、貉及狐狸等成年兽发病系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己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病因: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并证实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症状:病兽间歇性发作,大声嘶叫,疼痛不安,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发作时多呈急性经过,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  相似文献   

11.
毛皮动物自咬症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貉及狐狸等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带明显季节性。成年兽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  相似文献   

12.
<正>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毛症在毛皮动物群体中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新养殖户在应用配合全价饲料后,发病率竟达到20%,有的高于50%,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食毛症的病因可以归纳为营养代谢障碍型、寄生虫诱发型和自咬症前期轻微并发型。  相似文献   

14.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自咬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毛皮动物顾名思义,以取皮得以实现其经济价值,一般来说以皮毛完整、色泽光亮,板质良好,没有伤残为最佳。毛皮动物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自己咬伤自己为特征,病畜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被毛或者肢体的某一部分,以咬尾和后躯多见,部分病畜会因伤口感染并发败血病或者衰竭死  相似文献   

16.
蓝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看狐皮市场看好,需求量大,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狐狸自咬症发生严重。据调查,某养狐场有近15%的自咬症狐狸,这样造成皮张破损,毛皮一文不值,给养殖场(户)带来很大损失。因此自咬症成为困扰养狐业的一大因素。1症状自咬症  相似文献   

17.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在兴奋期嘴咬自体的一定部位,严重者将自己的尾巴咬断,甚至咬伤后肢、后躯和腹部,流血不止,久之感染化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严重影响兽群的健康和毛皮的质量,以及兽群的繁殖。据资料报道患自咬症的母兽空怀率高,且不  相似文献   

18.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育.目前,自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用亚硒酸钠-V_E治疗有效,但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尚未见到对健康狐和患自咬症狐血硒水平的评价报告.我们对21例银黑狐自咬症进行了治疗,并用荧光法对6只患狐和5只健康狐全血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冯丽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88-188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1症状病兽出现神经症状,神经高度兴奋,啃咬大腿内侧、尾根、后肢、髂部及臀部等处。兴奋过后呈沉郁状态,躺卧,眼半闭,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