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介绍我国是风筝制作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制作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单纯的传统风筝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娱乐和商业需求了。于是,可以在夜晚放飞的夜光风筝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放飞希望     
正阳春三月,我轻轻叩响了春天的门环,春姑娘腼腆地打开门扉。脚步轻盈,笑意盎然地来到这个世界。我带着风筝走向田野,发现世界被她手里的调色盘浸染成了绿色。看着绿意铺展开来,头顶上的大雁迁徙而来,落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趁着这灿烂的阳光,我和伙伴们放起风筝来。抬脸仰望天,想起了儿时的那首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飞回到童年。"在这放飞风筝的季节,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相似文献   

3.
风筝畅想曲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假日到河边草地上散步,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童年。记得上小学时,每年的春天学校总会举办放风筝比赛。每次我放的风筝,大多是我亲手做的"王"字风筝。其实做  相似文献   

4.
山东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自1984年被当成礼品在联合国总部放飞以后,就开始走向世界,潍坊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出口地.可是,由于是传统技艺,风筝受到人工的限制,所以到目前为止,潍坊的风筝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家庭作坊的小规模经营状态.可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当中,王永训却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5.
正风筝,古称"鹞",北方称为"鸢"。据史书记载,墨家学说创始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见鹞鹰翱翔于天空,深受启发,便"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质鹞鹰,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也是全世界飞上天空的第一只风筝!"风筝"之名,出现于唐朝。唐代晚期,有人在"鹞鹰"上加入了琴弦,飞上天空后,经风一吹,便发出了悦耳的乐音,"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如古筝弹奏一般,于是人们称之为"风筝"。  相似文献   

6.
正阳春3月,我轻轻叩响了春天的门环,春姑娘腼腆地打开门扉。脚步轻盈,笑意盎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带着风筝走向田野,发现世界被她手里的调色盘浸染成了绿色。看着绿意铺展开来,头顶上的大雁迁徙而来,落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趁着这灿烂的阳光,我和伙伴们放起风筝来。抬头仰望天,想起了儿时的那首歌:"又是一年三  相似文献   

7.
李炜  薛波 《世界农业》2001,(6):48-50
阳春四月,草长鸢飞,百花吐艳。当“风筝之都”潍坊市满天风筝追云逐日之时,西距30km开外的寿光市,巧借东风,在同一方蓝天下,放飞了一条“绿色巨龙”——2001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沐着春光,拥着绿色,记者走进了菜博会,走进了寿光的蔬菜大世界。手记之一寿光蔬菜知多少?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粮食,也少不了菜肴。蔬菜,似乎到处可种,哪里皆有,但为何惟有寿光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菜园子、惟有寿光人种的菜就能光耀四方呢?真是“不看不知道”,蔬菜王国也奇妙。距寿光城东5km的寿光市现代农业示范…  相似文献   

8.
发挥本村紧靠国际风筝都——潍坊的优势,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王耨村30名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为一家风筝厂加工风筝,每人年均收入9000元左右,成为人们奔小康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王耨村距离风筝都——潍坊不到20公里,这里出产的风筝天下闻名。  相似文献   

9.
春天里,释放着激情与火热。春天里,放飞着希望和梦想。4月20日至5月20日,在“蔬菜之乡”寿光的大地上,第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将高扬“绿色、科技、未来”大旗,再度演绎精彩的蔬菜大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许多特色民俗产品,既是民俗也是耐人欣赏的工艺品,比如我们常见的风筝、花灯等。风筝和花灯在中国的历史久远,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被遗忘,反而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家里制作风筝出售也是一项不错的发财门路。风筝加工制作的投资成本做风筝的成本很小,适合一般家庭投资,劳动强度低,不分年龄,男女都可胜任;做风筝所需场地有限,住所或是院落一角均适宜。现将家庭制作风筝的具体投资,做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春耕     
<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它孕育着人们对丰收的热望。"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春天是备耕的大好时节,它提醒人们耕耘之事需趁早。"春风送暖雪泥香,紫燕穿梭柳絮扬。农补粮钱征税免,千村万户备耕忙。"春天是一幅美  相似文献   

12.
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送走了严寒的冬天,我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春天,就这样在人们的等待中如期而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早春的雨、早春的风,似乎为了抚慰在冬日受尽酷寒"折磨"的心灵,是那样的细腻与柔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天更蓝了,云更白了。南飞的鸟儿都已陆续回归,好像在欢迎这春  相似文献   

13.
徐成文 《北京农业》2012,(10):50-51
王安石诗云:"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就是说,春天,既是绿的信使,给人以明媚与欢畅;又暗示人们必须根据春天的气候特点,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务",才能安全愉快地度过这段美好春光.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择高光效牛膝品种,以牛膝两个农家品种核桃纹和风筝棵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对自然条件下牛膝叶的光舍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两个农家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指标间差异显著:核桃纹对光照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光饱和点为221 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6μmol/(m2·s);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午后2:00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差异显著.核桃纹均大于风筝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美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寓意吉祥的图案。中国的风筝就是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6.
春天,人普遍出现周身无力、昏昏欲睡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春困".这是因为春天一来,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供给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加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耗氧量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不足,于是产生春困.此外,春天白昼时间增加,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也使人容易疲乏.  相似文献   

17.
乡愁的力量     
<正>风筝的引线不是牵绊,它透露出驾驭风的秘密。乡愁不只是哀怨和惆怅,它孕育着向善向上的力量春节渐行渐远,回家过年又重回工作岗位的人们,心头那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也释然了许多。那村边的小河,那撩人的乡音,那亲切的脸庞,又一次沉淀心底,期待下一次重逢。乡愁是什么?对农村长大的青年人,是魂牵梦绕的村庄寨屯,是七大姑八大姨三叔二婶,是玉米糊糊咸菜腊肉,是记忆里金子般的童年,一股脑儿化作了引线,牵住了风筝般远行的游子。不过,乡愁又不全是这些。  相似文献   

18.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是当代伟人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很有哲理的词句。风雨把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天迎回来了。人们喜爱雪,不单是欣赏它冰肌玉肤的洁白和晶莹,而主要是在于它作为丰收的使者,给人带来美好的希冀。每当寒冬腊月,大雪淹没了田埂,分不出阡陌,  相似文献   

19.
气球去哪了?     
正人们喜欢在盛大典礼中放飞气球,烘托欢乐气氛。小明学习了浮力之后想知道:放飞的气球去哪了?它们会不会像孔明灯一样,给飞机航线等带来影响呢?首先,小明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气球进行了受力分析(不考虑风力、空气阻力对气球的影响):气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竖直向下的重力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所受浮力F浮=ρ空气g V,放飞的气球一般充的都是氢气,故气球所受的重力约  相似文献   

20.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念着李白这首诗的时候,五月的京郊大地已是山花烂漫,春江水暖了。春天的花会开,春天的花斑斓,桃花芬芳如约依旧,海棠一树冰雪露彻……听花开,观莺飞,溪边山脚随意流连,春天的赏花会让五月的北京成为田园诗中最有魅力的段落。但是,这些都还不够,喜欢在城里赏花的人们,更喜欢看那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儿给遍野铺满的黄金。油菜花历来是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