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共设置不施肥灌溉清水CK、习惯施肥灌溉清水CF、不施肥灌溉一次2∶1(清水∶沼液)奶牛场沼液T1、不施肥灌溉两次2∶1奶牛场沼液T2、不施肥灌溉两次1∶1奶牛场沼液T3等5个处理。通过田间原位观测试验对不同比例、不同次数沼液灌溉对华北平原麦田土壤CO2、N2O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主要生育期内各处理CO2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1.93~13.70kg/(hm2·d),分别在4个重要时期即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出现了排放高峰。N2O变化范围为:-3.93~41.86g/(hm2·d),排放高峰仅出现在灌溉奶牛场沼液后的很短一段时间(7d)内,很快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整个观测期内与CK和CF处理相比,3种不同模式沼液灌溉都不会引起CO2累积排放量增加;与CF处理相比,3种不同模式沼液灌溉都不会引起N2O累积排放量增加。T3处理为较为合理的沼液灌溉模式,既能保证小麦产量,也不会引起CO2和N2O排放量的增加。3种不同模式沼液灌溉均显著(p0.05)提高了冬小麦田土壤DOC含量,T3、T2、T1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203.0%、114.9%、40.3%。在实验条件下,土壤的CO2排放量与土壤DOC含量显著相关;土壤的N2O排放量与土壤的NO-3-N含量、DOC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土壤WFPS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种植期间,设置淡水和再生水2种滴灌灌水水质,无肥、尿素、硫酸铵和缓释肥4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水质、不同氮肥对农田土壤CO2、N2O排放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土壤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平均降低12.44%,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平均增加17.31%,但灌水水质对CO2、N2O日平均排放通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尿素、硫酸铵和缓释肥处理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18.67%、10.20%和2.76%,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117.73%、220.21%和108.70%,施肥种类对CO2日平均排放通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影响显著(p<0.05);与国家夏玉米生产试验产量相比,各施肥处理产量平均增加19.83%,而不施肥处理平均降低0.83%,但不同水质、施肥处理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分非均匀分布条件下旱地土壤CO2的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SI、SDI12、SDI15及SDI18共4个处理的CO2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总体上CO2排放通量平均值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但仅SI处理与SDI18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2次灌水后SDI处理土壤CO2排放较高的WFPS范围分别是25.9%~33.8%和31.5%~33.0%,低于SI处理出现高峰排放的WFPS分别为47%和34.1%;由于温度的影响第2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总体上高于第1次灌水后,但第1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第2次灌水后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可能存在过高温度下的土壤呼吸抑制。此外降雨发生时空气湿度的增加对微生物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各处理降雨后出现了短期的CO2排放通量的小高峰。  相似文献   

4.
覆膜滴灌条件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CK(不施肥)、CF(N 300 kg/hm~2;P2O590 kg/hm~2;K2O 60 kg/hm~2)、60%CF+OF(普通有机肥6 000 kg/hm~2)、60%CF+BF(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对棉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旨在明确滴灌棉田连续不同施肥策略下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N_2O排放通量表现为施肥处理大于不施肥处理,滴灌施肥后第3/4天N_2O排放通量顺序为CF60%CF+OF60%CF+BFCK,而滴灌后第7/8天N_2O排放通量则表现为有机肥处理高于化肥处理,滴灌施肥结束后表现与之相同;生育期的N_2O排放总量以100%化肥处理(CF)最高,与其相比,60%CF+OF和60%CF+BF处理分别降低3.75%和8.37%,N_2O排放系数则分别降低1.39%和73.8%;相关及通径分析均表明,与土壤NH+4-N相比,NO-3-N与N_2O排放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分析了水稻适雨灌溉和常规灌溉2种模式下稻田CH_4和N_2O的季节排放情况,评估了水稻适雨灌溉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雨灌溉稻田CH_4、N_2O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整个生育期CH_4、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6.77 mg/(m~2·h)、6.64μg/(m~2·h),适雨灌溉稻田CH_4、N_2O排放量较常规灌溉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74.47%和67.06%。水稻适雨灌溉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灌溉次数及灌水量,显著降低了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加气灌溉及不同灌水量处理设施番茄地土壤N2O排放对土壤微生物的响应,于2016年8—12月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试验,以充分供水的灌水量(W)为基准,设置0.6W、0.8W和1.0W 3个灌水定额,每个灌水定额又设置加气和不加气处理,共计6个处理:0.6W加气(AI0.6)、0.6W不加气(CK0.6)、0.8W加气(AI0.8)、0.8W不加气(CK0.8)、1.0W加气(AI1.0)和1.0W不加气(CK1.0)。结果表明,番茄生育前期,不同灌溉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通量呈下降的趋势;移植25 d后,N2O气体维持在较低且稳定的排放水平。与不加气处理相比,不同灌水定额的加气处理增加了土壤N2O排放,平均增加了4.7%;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N2O排放也在增加,平均增加了1.9%,但处理间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就番茄全生育期微生物数量均值而言,加气较不加气处理增加了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平均增加了2.1%;但加气减小了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平均降低了9.7%(P0.05)。而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均逐渐增加(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N2O排放与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试验结果为研究设施菜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过程及氮循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滴灌技术模式下设施菜地土壤湿润方式与常规灌溉有很大的不同,这将会干扰N2O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从而影响土壤中的N2O向大气中的排放。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滴灌技术模式下辣椒地N2O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菜地N2O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模态,排放速率均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土壤温度下降后N2O排放速率随之减小;最大值均出现在下午14: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早上8:00左右,这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滴灌技术模式下N2O排放通量随着生长季节逐渐增加,相对而言,滴灌技术模式下N2O排放通量波动较小,但其排放通量却比常规灌溉(畦灌)高出27.90%。因此,在其他农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滴灌技术模式促进了设施菜地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以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灌水(SI)和不同深度的地下灌水(SDI12、SDI15和SDI18)实现了不同的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研究了不同水分分布下的旱地土壤CO2日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的CO2排放呈现相同的日变化规律,但不同处理间排放量存在差异;两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均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且SI处理在初次灌水后的排放通量显著大于SDI15和SDI18处理,而第二次灌水后各处理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性。各处理在两次灌水后同一观测日内,其0~12 cm土层的土壤水分WFPS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为:SISDI12SDI15SDI18和SISDI12SDI15SDI18。对同一处理来说,其土壤0~12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在不同观测日均呈现出逐渐递减趋势,相应的初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而第二次灌水后SI和SDI12处理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SDI15和SDI18则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此外,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灌水后的CO2排放,发现季节温度变化是影响CO2日排放重要因素,CO2的排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过高时,CO2的排放随温度升高出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肥气一体化灌溉对温室辣椒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肥气一体化灌溉可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影响土壤碳氮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为明确施氮、增氧和灌水对温室辣椒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设置了施氮量(300、225 kg/hm~2)、溶氧量(40、5 mg/L)和灌水量(1. 0W、0. 6W,W为充分灌溉时的灌水量) 3因素2水平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N_2O排放通量,系统研究了水肥气一体化灌溉对温室辣椒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子对N_2O排放的定量贡献。结果表明,增氧处理、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可增加温室辣椒地土壤N_2O的排放通量峰值、排放总量和单产排放量。试验中增氧条件下N_2O排放总量较对照增加了31. 90%;充分灌溉较非充分灌溉增加了43. 22%;常量施氮较减量施氮增加了33. 01%。增氧处理和灌水量的增加可提高温室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而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了温室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单产N_2O排放量,减量施氮非充分灌溉增氧处理是推荐的水肥气管理方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土壤温度、充水孔隙度和NO3--N含量可分别解释N_2O排放的42%、60%和58%,是影响水肥气一体化灌溉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再生水灌溉冬小麦/夏玉米土壤N2O排放DNDC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再生水灌溉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及其参数进行验证,以再生水灌溉条件下N2O排放量与无机氮肥N2O施用条件下N2O排放量的比为1.14-2之间为依据,假定再生水中氮素与土壤中氮素对N2O排放的贡献效应之比为1∶1、1.7∶1、2∶1,对模型在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土壤N2O排放的适用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DNDC模型较好地描述再生水(r=0.716,n=29,P<0.01)和地下水(r=0.703,n=29,P<0.01)灌溉处理土壤表层水分、地下水灌溉处理土壤5 cm温度(r=0.89,n=35,P<0.01)的动态变化。模型能够捕捉到灌溉、降雨和施肥等事件所引起的N2O排放峰值,但是实测值往往滞后于模拟值,说明模型还无法精确预测单个时间结点的N2O排放通量。当再生水中氮素有效性是无机氮肥中的1.7倍时,模型模拟的N2O累积排放量(1.84 kg/hm2)与实测值(1.83 kg/hm2)最为接近,表明再生水中具有更高的氮素有效性,模型适用于短期再生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N2O排放总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ClO2和Cl2对城市污水再生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O2和Cl2分别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水进行消毒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CIO2投加量大于7.67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茵群,以氯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较进水未有明显增加,COD和浊度的平均降幅为13.2%和17.9%,色度减少5度;当Cl2投加量大于6 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是进水时的2~3倍,三卤甲烷含量则达到进水时的4~6倍,同时生成少量的二氯一溴甲烷,COD和浊度平均降幅为17.8%和8.75%,色度减少5~10度.  相似文献   

12.
ZrO_2对Al_2O_3基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2O3为主要成分的料浆中加入ZrO2,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用1560℃烧结制备Al2O3基泡沫陶瓷过滤器,并测定不同ZrO2含量过滤器样品的抗压强度、热震次数并观察其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2O3基泡沫陶瓷的抗压强度、抗热震性能随ZrO2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略有下降。在ZrO2加入量为20%(重量)时制品的抗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最佳,其最高抗压强度达2.31 MPa,1100℃热震循环次数为16次。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湖南农机》2010,37(1):24-25
P2P业务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网络带宽的巨大消耗,甚至引起网络拥塞.降低其它业务的性能,造成了巨大的IT资源浪费.通过并不安全的网络环境获得的应用程序和P2P协议,可能使得病毒和恶意代码得以躲过安全审查潜人企业内部网络.通过一种P2P流量控制模型,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河套灌区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套灌区草甸碱化土为研究对象,设缓控肥(HK)、颗粒有机肥(F)、微生物菌肥(W)和农民习惯施肥(CK)4个处理,于2015年5—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量,并对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进行测算,研究了农田表层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增温潜势。结果表明,(1)各处理N_2O的排放峰值均出现在施肥10 d后。玉米整个生育期HK处理的单位时间排放量最少(0.25 mg/(m2?h)),F处理的排放量最多(0.67 mg/(m2?h)),F处理N_2O累计排放量比CK高出62.40%;CK分别比W、HK处理N_2O排放量高出19.71%、54.26%。(2)各处理间CO_2排放差异显著(P0.05)。玉米整个生育期,W处理累积排放量最少(14 639.26 kg/hm2),F处理的排放量最多(18 603.4 kg/hm2),CK比W处理CO_2排放量高16.75%。(3)各施肥处理综合增温效应表现为HK处理W处理CKF处理。HK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值最低,比CK低96%,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F处理氮肥量最大,且有较高的GHGI值,达到CK的1.70倍,同时产量较CK无显著变化;W处理氮肥量次之,且GHGI值较高,可产量较低。大量施用颗粒有机肥(F)会产生较多的温室气体,同时也会导致较强的温室效应。缓控肥(HK)处理氮肥量最小,作物产量增加,GHGI值最低,对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突破柴油机"NOx-Soot"折中曲线的束缚,提出基于O2/CO2环境的柴油机燃烧新模式,运用AVL-FIRE软件对发动机缸内压力、温度场分布及整机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参数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O2/CO2摩尔百分比,最后在光学发动机上对典型曲轴转角时刻缸内燃烧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供油提前角不变时,O2低于50%时,缸内柴油无法着火燃烧;O2为65%、CO2为35%是该方案中的最佳参数组合;当改变供油提前角时,O2为50%、CO2为50%是该方案中的最佳参数组合。光学可视化试验表明,O2/CO2环境的最大压力升高率时刻、最大放热率时刻缸内平均温度均低于正常空气时,而最大爆发压力时刻的缸内平均温度略高于正常空气时;和正常空气相比,O2/CO2环境的主燃烧期扩散燃烧速率提高约37.6%。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研究了CeO2对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检测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热震稳定性、通透率等性能以及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试样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较为详细地探讨不同含量的CeO2对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CeO2作添加剂可促进液相的生成,降低氧化铝基泡沫陶瓷的烧成温度,改善瓷体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CeO2含量为3%时其热震稳定性和抗压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17.
李凌 《湖南农机》2013,(6):49-50,56
随着WCDMA制式手机的普及,相对超外差或是低中频接收机,零中频或直接变频(DCR)接收机由于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主要的接收机架构。本文主要研究了为满足3GPP规范,WCDMA零中频架构的接收机对二阶交调点(IP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土壤中Ca2+、Mg2+对针叶红化油松形成的影响,提高油松复壮及施肥作业质量。【方法】采用EDTA滴定法,检测正常油松与发生针叶红化油松土壤中Ca2+、Mg2+量。【结果】乌兰察布市与包头市正常油松土壤Ca2+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针叶红化油松土壤Ca2+量不同样地之间部分差异显著(P<0.05),Mg2+量不同样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2个地区土壤中Ca2+和Mg2+量与油松针叶红化现象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Ca2+、Mg2+量增加会导致油松针叶红化。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处理厂H2S气体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H2S的产生的根源,对人体的危害和对设备的损害,中毒预防、中毒后急救和治疗措施。只要了解了H2S的性质,采取必要的措施可完全避免H2S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对设备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0.
生物柴油的K2CO3负载水滑石催化制备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浸渍法制备K2CO3负载水滑石生物柴油催化剂,确定制备条件为:K2CO3负载量20%、共混温度80℃、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6h.用该催化剂催化菜籽油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了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菜籽油转酯化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比12,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用量4%,转化率达96.9%.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与其晶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