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柴丸衣接菌的方法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用多种材料,经多次试验,选出以红粘土作为丸衣的粘合剂,取代了价格较高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并以61%的种子+27%的水分+70%的菌剂+50%的红粘土作为丸衣配方,制成简易丸衣,在田间边丸衣、边播种、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山区的生产条件,经作者在清水河县四个乡镇大面积接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抗坏血酸(AsA)和水杨酸(SA)丸衣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以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AsA(1、2、4、8 mmol·L-1)和SA(1、5、10、20 mmol·L-1)对紫花苜蓿种子拌种后进行丸衣处理(未丸衣种子为CK1,不做拌种处理的丸衣种子记为CK2),分析丸衣种子在NaCl胁迫下发芽特性的变化,以期获得能有效缓解紫花苜蓿种子盐胁迫效应的种子丸衣配方。结果表明,1.25%和1.50%的NaCl胁迫显著(P<0.05)降低了紫花苜蓿未丸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苗长和种苗重,延长了平均发芽时间。AsA在1.25%NaCl胁迫下缓解效果不明显,4 mmol·L-1AsA拌种后丸衣处理,能提高1.50%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种苗长。1 mmol·L-1SA拌种后丸衣处理,能提高1.50%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苗长,而20 mmol·L-1SA拌种后丸衣处理降低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说明AsA和SA丸衣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与其拌种浓度和NaCl胁迫浓度有关。本试验筛选出4 mmol·L-1AsA和1 mmol·L-1SA拌种丸衣配方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最优,该结果为AsA和SA丸衣应用于紫花苜蓿种子缓解NaCl胁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几年对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云南种植豆科牧草所采用的红三叶、白三叶等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时对丸衣材料、粘着剂的选择和具体接种制作丸衣的技术;采用此技术在牧草种植中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种植豆科牧草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牛黄上清丸(简称NSQW)和牛黄上清丸的主药牛黄被鸡粉替代后所得的鸡胆粉上清丸(简称JSQW)进行了抗菌作用研究。经体内、体外试验证明,2种药物对母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2种药物的抗菌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2020年~2022年在长沙对BSTF-001、BSTF-002、WL-612、WL-414(丸衣)、WL-525(丸衣)五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对产量、适应性等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品种返青期都比较早,株高也比较高,第1年的越夏率较低,最高的只有73.3%,最低的56.7%,第2年都可以安全越夏。参试的五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长沙地区均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藏药“十三味红花丸 琼阿”对鸡胚人工感染IBDV进行了抑制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藏药药液(1g/mL)用2倍、4倍、6倍和8倍稀释,对鸡胚感染IBM强毒的保护率分别达100%、100%、90%和80%,IBDV强毒对照组分别提高80、80、70和60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藏药“十三味红花丸 琼阿”对IBDV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蜂蜜、花粉、蜂王桨及蜂胶提取液为原料,采用传统的中药加工工艺,将各种蜂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制成一种色泽金黄、入口香甜,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且方便食用的高级营养滋补丸。经反复试验得出蜂全宝滋补丸中各种蜂产品配合的最佳比例为:蜂花粉70%,蜂蜜25.5%,鲜王桨2.5%,蜂胶0.05%,Vc2%,食用香精适量。  相似文献   

8.
选用 30头荷斯担牛 ,分为长效瘤胃丸组、常规相应剂量 (拌料 )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头牛 ,经 7天预试后进入 73天的正式试验。试验结果日增重分别为 0 .739、0 .72 7和 0 .6 94kg ,长效瘤胃丸组较对照组提高 6 .5 7% ,较相应剂量 (拌料 )组提高 1.75 % ;饲料转化率 (NEgMJ Gkg)分别为 2 0 .79、2 1.79和 2 1.90 ;酶活除AKP第 4 0天长效组略低于对照之外 ,其他均为长效瘤胃丸组和拌料组高于对照 ;成本最低的仍为长效瘤胃丸分别为 6 .4 7、6 .6 2和 6 .81元。长效瘤胃丸效果不仅优于对照组 ,而且较常规相应拌料法也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高吸水性丸粒种子在干旱条件下发芽、初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由不同比例材料配成的六种配方,制出十二种牧草种子高吸水性丸粒,然后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播种,并设相应对照。进行出苗率、初期生长和耐旱性的观测比较。经测定,丸粒种子出苗率比对照高9.4%,偶有低于对照的,播种28天后,生长高度比对照高0.4毫米-8.3毫米,人为干旱条件下,丸粒幼苗死亡天数比对照延长3-5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从耐热性及在4%猪用复合预混料中贮存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微丸型纤维素酶及市售粉状纤维素酶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丸型纤维素酶在耐热性及贮存稳定性方面都要优于粉状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1.
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 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 m^2)低于未丸衣化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化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 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相似文献   

12.
王宏 《草业科学》1993,10(6):25-26,59
在科尔沁草地沙壤土上,采用不同丸衣材料对紫花苜蓿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区的效果均高于对照区。其中,用一线钙镁磷肥做丸衣材料效果最明显,吉瘤率比其它处理提高3.3%~58.3%;单株结瘤数提高3.0%~90.6%;当年产草量提高3.1%~25.9%;翌年产草量比其它处理提高8.9%~27.9%,种子产量提高5.2%~29.3%。  相似文献   

13.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定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载药量和溶出度,对自行研制的替米考星肠溶微丸进行初步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制剂含量平均在20%,在人工胃液中不溶出,在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达90%以上,达到了肠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两种丸粒化牧草种子崩解时间,抗压强度和发芽率的影响,确定了两种牧草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冷地早熟禾为草甸土50%,黏土、耕作土各25%,保水剂浓度为0.50%;中华羊茅为草甸土55%,黏土、耕作土各22.5%,保水剂浓度为0.50%。经野外种植后,丸粒种子的出苗数、株高、根长等指标均比裸种子高,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种子丸粒化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种子随风飘移、被动物采食以及种子崩解、抗压、营养、供水和出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矿物质缓释丸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以丰富牦牛矿物质营养调控技术及提供相关理论依据。选择体况相近、健康的生长期公牦牛16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8头牛。2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T组在试验开始时投喂矿物质缓释丸,C组不投喂。2组牦牛均舍饲,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T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0.05),且料重比显著低于C组(P0.05)。2)T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较C组分别提高了7.50%、12.93%和5.14%(P0.05),且眼肌面积较C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6)。3) T组和C组牦牛之间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pH_(45 min)和pH_(24 h)差异均不显著(P0.05)。T组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亮度、黄度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5);T组的背最长肌红度值较C组显著高于C组(P0.05),股二头肌红度值有升高的趋势(P=0.091)。4) T组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组(P0.05),股二头肌滴水损失较C组降低了4.52%(P0.05)。综上所述,矿物质缓释丸可以提高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复合长效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用改良牛的育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4头肉用改良牛 ,分为长效瘤胃丸组、常规相应剂量(拌料)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每组6头牛 ,进行微量元素不同添加方式的试验。试验设7天预试期和73天正试期。试验结果日增重分别为1.054、0.986、0.912和0.887kg,长效瘤胃丸组较对照组提高18.83 % ,较相应剂量(拌料)组多增重7.67个百分点。饲料报酬(NEg MJ/kgG)分别为12.38、13.12、14.17和14.87 ;成本(元)分别为3.506、3.717、4.009和4.209。试验表明 :长效瘤胃丸效果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比微量元素拌入精料组明显优越。  相似文献   

17.
1982-1995年对九种豆科牧草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各草种幼苗期接菌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35.3%-50.0%;当年产草量提高21.4%-166.7%;翌年产草量提高23.7%-73.3%;种子产量提高16.1%-50.9%。  相似文献   

18.
以挤出滚圆法制备味连须微丸为载药丸芯,以丙烯酸树脂Ⅱ和Ⅲ为包衣材料,利用多功能造粒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以味连须微丸体外释放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丙烯酸树脂Ⅱ和Ⅲ的比例、增塑剂用量、抗静电剂用量和包衣增重,探讨不同包衣处方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Ⅱ、Ⅲ号丙烯酸树脂比例为2∶1,增塑剂用量为聚合物用量的20%,滑石粉为聚合物用量的0.3%,包衣增重10%为优化处方。  相似文献   

19.
沃尼妙林是新一代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类抗生素。试验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肠溶包衣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筛选处方及工艺条件,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及挤出-滚圆法制备10%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研制的肠溶微丸外观、含量和释放度在加速试验条件下均保持稳定;以75~150 g/t饲料混饲给药,10%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对猪痢疾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痢菌净。研究表明,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质量符合药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体外肠靶向性,可用于猪肠道疾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20.
在泻痢固肠丸现行标准基础上,采用改进薄层色谱方法(TLC)对陈皮、白芍同时定性鉴别,优化白术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HPLC法检测泻痢固肠丸中吗啡、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显示,建立的TLC鉴别专属性较好,斑点清晰;吗啡、芍药苷分别在各自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70%、99.90%(n=9)。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参考控制泻痢固肠丸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