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国际推广和品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国际推广对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在杂交水稻国际推广中.既要切实保护好又要充分利用好杂交水稻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
保障粮食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正确理解“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我国“粮食”通常指谷类、豆类和薯类,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仅指谷类和薯类。“粮食安全”是历史的选择。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一直在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而不懈努力。粮食是食物的主体,在食物严重短缺的历史背景下,重视粮食安全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3.
粮食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末,在现代社会,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会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介绍我国古代至近现代各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主要的粮食储备制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得出了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之间重要的依存关系——粮食安全是粮食储备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粮食储备制度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保山市栽培模式及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开庆 《中国种业》2009,(Z1):33-34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近几年全世界一些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粮食短缺,价格上涨,而云南省的粮食自给率接近90%。由于市场机制的驱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种粮面积缩减,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另外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城市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际粮价飙升,引发人们对国内粮食市场安全的担忧。如何才能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究竟如何?在日前泰国清迈闭幕的亚欧会议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中国粮食问题专家指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必须遏制国际  相似文献   

6.
正1有关粮食安全制约因素概述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包括产前生产总量的安全和产后保数量或供应量以及保持质量完好的安全。我国人口众多,总体消费需求量大,但耕地资源少且趋向进一步减少的压力巨大,支撑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短缺、多变的气候因素等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趋严重。同时随着全国性城镇化发展、现代工  相似文献   

7.
《种子世界》2010,(9):54-54
对中国来讲,粮食问题用两句话概括:一句话是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另一句话是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为什么强调要立足国内呢?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靠国际粮食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国粮食“九连增”,但如何继续确保粮食丰收,在水土资源日渐短缺、粮食需求不断增加、极端气候渐趋加重、进口粮食数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种业仍是决定中国粮食产量多少的最大影响因素。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只有不断地研究和解决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强基固本,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肖步金 《中国种业》2020,(10):19-22
粮食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稳定粮食安全供给,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作为产粮区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风险,以福建省的产粮区清流县为例,对当地粮食安全供给现状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衡量粮食安全指标比对和全省粮食安全风险局面,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剖析。据此提出了福建省产粮区应该站位全省粮食安全战备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贮备体系建设,健全和提高应急保障能力;重视涉农专业队伍建设,增员进人增强活力;从而理性构建全省区域关联的粮食安全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和扶持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粮食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粮食储备充盈。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多灾国家.应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就是储粮于地、储粮于技、储粮于种,而稳定充足、完备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种子世界》2009,(11):56-56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每年推广杂交水稻面积约1600万hm^2,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并在全球累计推广播种超过3.3亿hm^2,增产粮食5亿t。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粮食安全成为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就开始对杂交水稻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12.
受国内市场政策的影响,粮食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状态,但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高,采取传统种植的方法较多,使得中国与国际粮食差价剧增,给我国粮食产业进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受到冲击。如果不及时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国内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自给率不但难以满足,还使国际贸易的矛盾加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当下,中国的粮食产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中国的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如何?怎样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向高效开放可持续的道路发展?本文通过对稻米为主的主粮产业,对其使用进出口量对比、竞争力指数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产业在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后所带来的新的粮食需求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流通的事实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对商品流通特别是粮食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北粮南运”基本格局可能会发生进一步变化.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也给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及粮食安全带来新影响,我国粮食流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粮食流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科技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陕北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并存,在粮食安全上存在问题。在分析该区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产量以及粮食总供给量的同时,研究了粮食需求量。在揭示该区粮食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起因,提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国际粮食贸易量占全球粮食产量的比例并不高。对多数国家来说,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其价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国家或地区粮食价格形成过程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世界各国粮食定价机制划分为三种,一是市场定价制,二是政府统筹制,三是宏观调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承载着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的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发展,其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问题仍值得关注。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省利用现代农业手段改变粮食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主产区依靠现代农业实现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铮 《中国种业》2011,(11):5-6
作为粮食产业链的上游产业,种子产业具有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3个基本特征功能。2000年以来.外国资本开始迅速进入我国种子产业.并逐步显现出进入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特征倾向独资、涉及领域逐步扩展、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和根植特征渐进强化的5个主要趋势。外资进入我国种子产业.一方面提升了粮食总量产出、带动了相关技术进步以及形成了市场有效竞争,另一方面则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削弱农业竞争力以及影响宏观经济稳定。面对外资大举进入我国种子产业.我们要采取三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宏观经济:一是“练内功”,提高国内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强规范”,防范国外种子企业的垄断行为;三是“重调控”,规避外资进入的宏观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8.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除了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施储备制度之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是保护农民利益的主渠道,是粮食收储主阵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马云飞 《粮食储藏》2021,50(2):52-55
粮食安全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出现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随着粮食问题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并注入新的内涵.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大会上首次从粮食数量与人类需要的角度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1].  相似文献   

20.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当前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必须培育出适宜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品种,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