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平 《种子科技》1998,(5):42-43
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新途径。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是生产杂交种子。人工杂交制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手段,其技术比较简单,群众容易掌握。为生产优质高产杂交棉种子,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选好对路组合。一...  相似文献   

2.
棉花杂交种生产是棉花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回顾14年的棉花杂交制种历程,棉花杂交种生产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 1生产变化1.1制种的劳动力资源由丰富变短缺1998-2005年棉花杂交制种去雄授粉人员可谓充裕,  相似文献   

3.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促进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在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对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培育与利用、杂交种生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介绍17种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类型及其不育性遗传,通过采用自然突变体的选择、人工诱变、人工转育和改良、生物技术创造等方法培育核雄性不育系,应用于棉花育种研究,中国选育出利用ms14和ms5ms6的核雄性不育杂交种28个,杂交制种技术方法和标记不育系的研究进展为高效简化的杂交制种技术提供支撑。分析指出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较好,提出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扩大应用的技术关键是要在标记不育系的研究和创造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前核不育杂交种制种中采取不拔除可育株、标记后人工辅助去雄可节约制种用工而不降低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棉花杂交种已成为我国棉花大田用种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日趋困难,本文对棉花杂交制种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平 《种子》1999,(4):40-40
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新途径。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是生产杂交种子,人工杂交制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手段,其技术比较简单,群众容易掌握。为生产优质高产杂交棉种子,必须正确掌握好以下几点。1选好对路组合杂交组合优势的强弱,对杂种后代增产起决定性作用。我地一般选用“中杂028”杂交棉种,它的主要优点:一是二代杂种优质高产抗病,与“徐州553”相比,增产15.7%,纤维长,色泽白,品质优,抗黄枯萎病;二是“中杂028”正反交的杂种优势相近。2培青壮苗和地膜覆盖移栽一般…  相似文献   

6.
刘水利  薛永增  李瑛 《种子》2012,31(9):129-130,134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已经成为选育高产、优质、早熟、多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影响杂交制种纯度的因素多,质量较难控制,加之缺少快速、经济的杂交种纯度检验技术,极大地限制了杂交种的推广速度,增加了企业经营杂交种的风险。来源于海洋生物的GFP蛋白,作为棉花杂交种纯度报告基因,在检验上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棉花杂交制种的纯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棉花杂交制种的纯度直接影响杂交种生产、销售和应用。因棉花杂交制种过程中,混杂和搀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提高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江苏省溧水县种子站(211200)邱祖清姜小龙油菜杂交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杂种优势的发挥,生产高质量的杂交种是杂交油菜高产的根本保证。我县自1995年接受省杂交油菜制种项目以来,始终把制种质量放在首位,质量意识深入到制种的...  相似文献   

9.
刘玉涛 《种子科技》2011,29(4):31-31
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杂交种子在棉花大田用种中已占有很大份额,这些种子主要是靠人工去雄授粉生产的。只有掌握去雄授粉的关键技术,才能保证杂交制种的产量、质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10.
鲁棉研15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转基因抗虫棉选系为父本,常规陆地棉选系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深受广大棉农的好评。为提高植棉效益,降低种子成本,满足生产上对该品种日益增长的需求,2002年度黄泛区农场引入并进行杂交制种。现将鲁棉研15人工高效制种技术总  相似文献   

11.
刘华林 《中国种业》2011,(10):71-71
选择好的生产基地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过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关系到棉花制种的成败。要选择热爱制种事业.有较高威信和领导能力.讲究诚信的基地负责人;选择熟练制种流程。种田水平高,能遵守制种技术规程的制种户: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相对集中的地块;选择抗病抗虫、高产优质、适应性广、配和力高的品种或组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棉花杂交种子生产仍然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为主。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制种用工难、工价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受国际棉花市场的冲击,国内棉花价格低迷,植棉效益降低,棉花面积持续下滑,棉种市场尤其是杂交棉种市场疲软,从而导致棉花杂交制种规模锐减,制种价格提升空间更小,形成制种成本与难度增加,制种效益难以提高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孙勤辛 《中国种业》2013,(10):68-69
通过利用“三系”杂交法生产棉花种子,可使棉花杂交制种程序规范,操作简便,可以降低制种成本,提高种子纯度,使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替代人工去雄生产杂交棉种的有效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杂交F1代种的示范种植中,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提出望广大同仁、棉农共同讨论解决。  相似文献   

14.
豫玉 2 9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培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 ,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粮饲兼用等特点。 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0年在甘肃省酒泉市制种 ,平均亩产 377kg。现将豫玉 2 9号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选育自身产量高的亲本自交系是高产制种的基础豫玉 2 9号的选育是在分析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和现有优良自交系优缺点的基础上 ,选用 8112作母本和国外杂交种 78599杂交 ,再用 8112回交 ,经连续自交 ,选育出了母本自交系 950 1;父本 834 0选 4 - 1是用34 0作母本 ,用美国杂交种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5.
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化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威市玉米杂交制种从20世纪70年代引进、试验、示范,80年代逐步完善形成规模,90年代初随着全国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的西移,从单纯自产自销转为对外生产以掖单、酒单、农大、豫玉等国内系列和国外引进杂交种等60多个高产品种的制种基地。仅2006年就配制杂交品种(系)50余个约3.33万hm^2,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约22500万kg,销往全国各地,总产值达到6.75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9.8%。制种区农民人均制种年纯收入超过1872元,比2005年增长800多元,占人均年纯收入的5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育和应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能够有效防治棉花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植棉效益。棉花高产核不育杂交新品种川杂棉22,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是以新育成的含不育基因msc1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268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高产抗病虫F1棉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玉米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切实认识到制种质量的严肃性,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杂交种制种技术.严格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及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重点技术环节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棉花杂交制种过程中异常天气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棉花杂交种的日益普及,其制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但在杂交制种期间,常常会遇到高温干旱,雷阵雨,连续阴雨等异常天气,这就给正常的棉花人工去雄,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高产制种一直是制种农户、制种单位、种子企业关注的一个主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渗透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演化,高产制种这一问题更是倍受关注,因为制种产量不高影响的不仅仅是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影响杂交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而且影响种子的市场竞争能力及品种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