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退药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9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类别.剂型以及医师填写的退药原因作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类别主要是抗感染药物、补益类中成药、心脑血管类药物。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因不良反应退药占退药总数的63.0%;其次是不合理用药、经济原因、重复取药、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药物禁忌症等因素。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4至6月某医院门诊所有科室处方随机抽取9 846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其中207张处方(2.1%)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滥用抗生素51张(占24.6%);药物用法不当35张(占16.9%),药物用量不当28张(占13.5%);药物联用不当26张(占12.6%);儿童用药不合理21张(占10.1%);重复使用同类药物16张(占7.7%);溶媒选择或合用不合理12张(占5.8%);医嘱不清10张(事4.8%)。结论:医院门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高度重视,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6月门诊处方5 800张。根据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约占1.5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79%,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为主,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实例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处方9 630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占2.25%(217/9630),其中重复用药占44.70%(97/217),用药时间不当占42.86%(93/217),用药途径错误占6.45%(14/217),药理性配伍禁忌占5.99%(13/217)。结论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药师审方作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患者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门诊不合理用药并不少见。本文通过一万份门诊处方调查,发现仅属有禁忌证仍使用、超剂量或低量、用药间隔时间不当、疗程过长等情况的处方已占调查总数的6.34%,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3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警戒信号,为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38份严重ADR报告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严重ADR最多的药品是抗感染药;涉及器官前三位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14岁患者的严重ADR占44.74%,>60岁的占28.95%。结论重视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监控,加强抗感染药和注射剂的ADR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记录的30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有20例(占66.7%),由抗生素引起的4例(占13.3%);均由静脉给药引起;老年人(60岁以上)21例(占70.0%)。结论给药途径、药物剂型、患者年龄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用药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药学质控基本状况,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医院管理HIS系统和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分别抽取门急诊处方(包括抗菌药物专项处方)3600份和病历医嘱(包括一类切口手术病历)5491份,共计9091份,结合相关指南对处方和病历中的治疗药物选择、合理溶媒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医院门急诊处方合理数为3493份,占抽取总数的97.03%;病例医嘱合理数为5377份,占抽取总数的97.92%;综合药学质控合格率为97.57%.结论:医院药学质控合格率相比2014年(90.83%)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应继续完善合理用药监督机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8月门诊处方,对其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抽取3 000张处方统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2.008种,平均用药品种总数1004.2种,注射剂平均使用率11.83%,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24.17%,通用名平均使用率97.47%,国家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98.21%,平均处方用药金额95.16元.合理处方2 728张,占90.93%,不合理处方272张,占9.07%,不规范处方及用药不适宜处方占其中大部分,超常处方占少数.结论 门诊不合理处方依然严重,加强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监督与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唐雪生  刘芳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49-J0050,J005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ADR报告329例,分别从药品种类、ADR表现、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329例涉及172种药品。抗菌药物56个品种,ADR175例,占总例数的53.19%;其次为中草药制剂和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最多(127例),占总例数的38.60%;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116例),占总例数的35.26%。〉60岁患者发生ADR所占比例(23.40%)最高。结论:老年患者应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草药制剂,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药制剂品种的不断开发及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也相应增多。据报道,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仅次于抗菌药物[1],有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日渐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的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194份,其中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共37例,占ADR报告数的19.1%。我们对所有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进行调查分析,对中药注射剂ADR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及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药品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核对给药方法、给药剂量、溶媒的选择、稀释液的浓度、联合用药情况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患者一般情况3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性25例(占67.6%),女性12例(占32.4%),男女之比为2∶1。年龄3~86岁,平均年龄达48.9岁,其中60岁以上17例,占45.9%,18~60岁15例,占40.5%,小于18岁者5例,占13.5%。2.2给药方式、给药剂量、溶媒的选择、药物的浓...  相似文献   

12.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合理用药极为重要。为了评价我院儿科门诊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故作如下调查分析。1 资料与方法从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999年儿科处方8208张,主要统计患者年龄,处方中的抗菌药的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起止日期、总用量、费用、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2 结果2.1 处方调查结果处方总数8202张中使用抗菌药的554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67.5%;其中含一种抗菌药的有2256张,含2种抗菌药的有3011张,含3种以上抗菌药的有273张,分别占抽查处方数的40.7%、54.4%和4.9%;总药费419647.84元,其中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对14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自然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累及器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占59.59%,高于男性患者;静脉给药是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给药途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也较为严重;在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针对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门诊急诊患者共10188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就诊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种类及使用频度、配伍方式、联用情况,并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调查病例10188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540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34%,涉及9类42种,以单联用药为主,占79.76%。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病例618例,分别在溶煤使用、给药方案、药理作用以及合并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对某医院药房在2003年5月~2004年6月期间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簿中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某医院药房2003年5月~2004年6月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簿。根据卫生部近期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现代临床药物学理论和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医学文献,对这些处方问题进行分类统计。2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某医院此阶段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954处,占错误总数的84%。主要问题分6类,包括皮试液与使用的抗菌药物不符、给药时间、溶媒、拮抗、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日内门诊高血压病患者普通处方100份,并调取药房抗高压药物消耗数量,考察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处方指标、患者不合理用药表现等。结果患者处方用药基本合理,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固定复方制剂用量较高,位于第一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动态稳定,且分类、层次明显。结论抗压药物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防止抗压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7.
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疾病的物质.如果应用不当时会发生不良反应.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当适量使用的时候,对疾病可以起到预防或治疗的作用:但是如果超量和应用方法不当,则可引起动物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所以在临床上要合理用药,准确选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57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表现和涉及的系统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72例ADR报告涉及药物共190种,其中抗生素63种,占涉及种类3316%;消化系统的ADR最多,有214例,占总例数的3822%.结论:加强药物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期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6例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填写相关表格,对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乳腺手术患者预防用药40例,使用率为27.4%;选用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3例,选药合理率为57.5%(23/40);单用1种抗菌药物占77.5%(31/40),二联用药占22.5%(9/40);用药时机合理率为65.0%(26/40),用药时间合理率为12.5%(5/40)。结论我院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选药、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不规范,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为进一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改进方向。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Ⅰ类切口手术241例(其中乳腺手术92例、甲状腺手术89例、疝气修补术44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16例),对抗菌药物选用品种、联合用药情况、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起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1例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01例,占41.9%;选药合理占70.3%(70/101);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占94.1%(95/101),二联用药占5.9%(6/101);预防用药时机合理占81.2%(82/101);用药起止时间合理占34.7%(35/101);241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不发生感染。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在选药及用药时机方面较为规范,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及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