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增加对竹林生态系统认识,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半方差理论模型模拟、分形维数及其与竹林结构部分因子相关分析,研究毛竹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1)毛竹种群半方差总体均值为0.818,林地之间变异较大,属中等强度变异。半方差的标准差较小,占半方差均值的1.293%~7.241%。不同类型毛竹林半方差均值比较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半方差的理论模型模拟多为线性模型,而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较少,毛竹林空间自相关性较弱。(2)毛竹林分形维数均趋近于2,表明毛竹林具有较好的均质性。(3)基台值与立竹度、均匀度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分形维数与立竹度和均匀度相关不显著,表明了基台值与分形维数是刻画种群空间格局两方面指标。结论:毛竹林是趋于同质性植被,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毛竹种群半方差在不同类型竹林之间差异不显著;竹林经营时采用竹阔混交林为宜,同时使毛竹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匀,减小半方差,减弱毛竹之间的空间资源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2.
竹林生态系统虽然比较稳定,但病原菌也较多,使用生物农药是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许多芳香植物精油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都有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竹林土壤微生物也可能受到精油抑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常见5种芳香植物精油香茅、肉桂、大蒜、生姜和茶树精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毛竹实生盆栽苗的土壤进行处理,测定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会降低毛竹根际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使变形菌门的细菌成为绝对优势菌群。对微生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香茅、生姜、茶树、肉桂和大蒜精油。  相似文献   

3.
更好地解决盐碱化地区的竹林培育问题,研究了不同时间(5、15、25min)超声波处理对盐胁迫下毛竹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超声波处理的毛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超声波处理15min为最佳。同时,试验组的幼苗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对照与处理组的根冠比均小于0.4。此外,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SOD、POD等保护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综合各项指标,超声波处理15min可有效缓解毛竹种子和幼苗受到的盐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4.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这里盛产毛竹,毛竹林面积达2.38万hm^2。霍山县褚佛庵镇的王慧一大早就赶到了山里,寻找一种叫做竹箨的东西。竹箨就是毛竹生长过程当中脱落了的外壳。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种子及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毛竹种予发芽势、发芽率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低浓度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毛竹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伤害逐渐加重;叶片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成根生 《科学种养》2012,(10):30-30
毛竹林一旦发生食叶害虫,轻者竹林少发笋,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若虫口密度高,竹林就似火烧状,使笋竹绝收,五六年都无法恢复正常生产能力。笔者根据实际探究结果,将毛竹食叶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对江西安福林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的土壤热水浸提态有机碳(HWcC)含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剖面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以中亚热带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HWcC含量差异较大,0~60 cm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竹阔混交林(1047.14 mg/kg)>阔叶林(952.49 mg/kg)>毛竹纯林(912.39 mg/kg)>竹杉混交林(879.22 mg/kg)>杉木林(851.63 mg/kg)。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土层间均达到显著差异,表层积聚作用明显。毛竹林类型土壤HWcC占TOC比率在7.16%~7.38%,高于阔叶林的6.79%,低于杉木林的8.46%。竹阔和竹杉混交林的土壤HWcC与TOC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选用40%氧乐果EC、2.5%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等3种药剂10倍液和氨基寡糖素,对毛竹进行了竹腔注药防治竹裂爪螨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10倍液1000mL加入市售营养剂氨基寡糖素20克处理与未加氨基寡糖素处理,竹裂爪螨减退率差异不显著,药后30天竹裂爪螨减退率均达到90%以上;3种药剂加氨基寡糖素处  相似文献   

9.
以林地有机材料覆盖退化雷竹林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目标,在竹林林分结构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位调查方法研究林地有机材料覆盖雷竹林的地上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退化雷竹林林分结构不合理,立竹密度过大,立竹平均胸径偏小;退化雷竹林各年龄立竹的器官平均含水率较生长正常雷竹林的高;退化雷竹林1年生立竹秆生物量比例最高,枝、叶生物量比例分别是秆生物量比例的23.10%、27.32%,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加,秆生物量比例下降,枝、叶生物量比例提高;退化雷竹林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下降,是生长正常雷竹林的69.49% ;退化雷竹林秆、枝、叶和地上部分总的相对生物量显著降低,分别为生长正常雷竹林的67.53%、55.26%、58.62%、63.74%。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经营措施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在四岭水库流域代表性毛竹林地建立不同经营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竹林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呼吸等的动态变化。试验设有对照(CK,粗放经营)、农民常规高产营林(FFP)与适地养分科学管理(SSNM)3个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TOC和DOC的季节变化总体趋势为秋冬高于春夏,MBC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试验虽只进行了1年,与CK相比,SSNM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碳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FFP集约经营中土壤活性碳和总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其中DOC和MBC分别减少13.3%和14%。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FFP集约经营毛竹区的土壤呼吸略高于粗放经营(CK)毛竹林,而适地养分管理(SSNM)集约经营措施减少了毛竹林土壤呼吸CO2的释放,但有待于长期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机理,揭示其种群扩散蔓延机制。本研究开展了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的存活率及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42℃高温处理,木薯单爪螨各龄螨最多仅可存活66 h,不能进一步发育。PPO和CAT活性在幼螨体内显著下降,而在前若螨到成螨却显著升高,而尤以前若螨升高最高;与对照相比,AsA-POD活性在幼螨体内无变化,但在前若螨体内可升高达对照的3.286倍,到后若螨期升高至对照的1.923倍,成螨期无显著变化;各龄螨体内POD和SOD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因此,说明PPO、CAT和AsA-POD活性变化可能在木薯单爪螨抵抗高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沈兆鹏 《粮食储藏》1991,20(4):21-30
储粮中的肉食螨是控制粉螨数量增长的一种自然因子.粮食仓库里的粉螨,以及以粉螨为食的肉食螨,两者构成了储粮螨类的主体,约占整个储粮螨类的70%. 国内、外对储粮中的肉食螨均研究不多,但我国粮食系统是最早进行肉食螨调查研究的部门. 本文对我国储粮中的肉食螨进行论述,即马六甲肉食螨、普通肉食螨,特氏肉食螨、转开肉食螨,鳞翅触足螨、阳罩单梳螨、双长螯钳螨、掌状克尔螨、牛真扇毛螨、网真扇毛螨、捕真扇毛螨、中华真扇毛螨和俄勒冈真扇毛螨.在上述13种储粮肉食螨中,双长螯钳螨、掌状克尔螨、中华真扇毛螨和俄勒冈真扇毛螨为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3.
毛竹炖鸡汤     
<正>相信在现在的职场中,绝大部分的职工都曾经主动的或者被动的听过"毛竹的励志故事",在开头,咱们先不做评论,大家一起来温习一遍。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待着种子萌芽,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4年也只不过长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会这样想:花这么长时间种它做什么,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时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4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5年开始了暴风成长,6周时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4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取食刺激对不同耐旱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酶活性的影响,选择2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早熟,干旱敏感型品种;‘陇薯10号’,晚熟,耐旱型品种),在人工接螨后,测定7天内马铃薯叶片5种防御酶(CAT、POD、PPO、PAL、LOX)活性的变化。CAT、POD、PPO、PAL、LOX等5种酶活性在受螨害刺激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时序上都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3天后显著高于CK(未接螨的健康植株),5种酶均参与了植物机体对害螨的防御反应,以促进受害植株体内自由氧的消减,通过木质素、花青素、生物碱等苯丙素类化合物、氢过氧化物等含量的提高来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在螨害7天后,5种酶活性都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CK,说明叶螨在长时间危害后可能导致植株机体紊乱,植株不能很好地持续维持高效的对螨害的防御响应。2个马铃薯品种在叶螨为害后同一时间内,从CAT、PPO和PAL活性变化角度分析,干旱敏感型马铃薯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抗螨性;被叶螨取食为害后耐旱型马铃薯品种POD活性较高,但干旱敏感型马铃薯品种POD活性增长幅度更大;2个品种在LOX活性上无显著差异。总体分析可得,干旱敏感型马铃薯比耐旱型品种有更高的抗螨性。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叶螨的科学防治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梨树常发生螨虫危害,尤其是高龄梨园内螨虫发生基数高、危害重。生产上防治螨虫用药次数多,造成其抗药性增强,防效下降,治螨难、成本高,还因农药残留直接影响梨果品质。为验证螺螨酯对梨树害螨的防效,笔者在上海浦东一梨园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梨园树龄10年,常年有螨虫危害。24%螺螨酯悬浮剂设2个浓度处理,分别为4000倍液和5000倍液;设  相似文献   

16.
玛纳斯县棉叶螨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叶螨俗成为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力极强的作物害虫,由于繁殖和传播迅速,特别是在我县地理气候条件下,极易形成高度种群,导致棉花落叶落蕾,产量显著下降,是危害棉花生长的3大主要害虫之一.我县为害棉花的叶螨,主要是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敦煌叶螨、朱砂叶螨,优势种为土耳其斯坦叶螨.  相似文献   

17.
对自然感染绵羊从春末夏初开始在病羊身上、羊圈连续定期采集病料,镜检查找和观察病原,并对羊体上的痒螨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绵羊痒螨在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进入潜伏期,大量螨虫死亡,痒螨寄生数量急剧减少,仅有极少数带卵雌螨移行寄生在颈部、耳廓周围毛密处,原患部逐渐长出新毛,绵羊痒螨以带卵雌螨的形式越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香梨园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控制作用。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采用平均历期法研究了香梨园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每日捕食量,并对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与主要天敌自然种群数量极显著相关,其密度与被捕食百分率之间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在每叶平均140头山楂叶螨左右,主要天敌日捕食百分率最高,其中塔六点蓟马的功能效应占优势。在山楂叶螨种群的增长期,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密度的功能反应属于Ⅱ型功能反应,主要天敌在捕食山楂叶螨自然种群的过程中种内干扰作用在增大。塔六点蓟马对山楂叶螨的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笔者从宜春市林检站获悉,近期,樟树市店下镇测报点反映该镇芦岭、大汗、松湾等几个村委的当年新生毛竹林有不明原因的枯萎现象。该市的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店下镇,毛竹也是林区林农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一旦暴发和蔓延,必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做好林区毛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区社会稳定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柑橘锈壁虱属蜱螨目瘿螨科,又名锈螨,危害柑橘叶背和果实。危害时用口针刺入柑橘组织内吸食汁液,使被害叶、果的油胞破裂,溢出芳香油,经空气氧化后,使果皮或叶片变成褐色,严重时变成污黑色。危害严重时,常会引起落叶和出现大量黑皮果(橘农称为油坨果),果小味酸,水分减少,糖度下降,品质变劣;导致树体生长势衰弱,防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