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世界上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一种高产农业作物。玉米子粒营养丰富,在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影响玉米丰产的主要因素是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与播种技术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是玉米产量的构成因素,要保证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首先必须保证单位面积玉米苗的株数。因此,要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生产环节,确保玉米一次性播种全苗以获得丰产。现将玉米全苗播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拟高粱出叶速度和地上部干物质(DM)增长受播期的影响。叶龄与播种至该叶片出现期内>10℃活动积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705)。播种至第1叶龄需积温327~355℃。地上部DM积累过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春播拟高粱播种后DM缓慢增长期较夏播长,但DM积累高峰期出现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因而其DM产量高于夏播。秋后拟高粱DM的积累主要是由于茎DM的增长,叶片DM则呈下降趋势。地上部DM(W)积累过程与积温(∑T)的关系可用方程w=K/(1+a·e~(-b∑T))来描述、表明积温的高低决定了拟高粱地上部DM的产量。播期极显著地影响拟高粱的饲草产量,春播各播期间产草量差异较小,但均极显著地高于夏播。本文还讨论了拟高粱在南京的适宜播种期及栽培利用的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5.
《当代畜牧》2012,(6):3
<正>近日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举办的全市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现场会上获悉,本市引进的玉米单粒播种新技术,实现大面积示范推广,全市1.2万hm2玉米高产田将采用此项技术,预计每667m2(亩)增产50~70kg,年可节  相似文献   

6.
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播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省工艺本的好措施。运用该技术,单产可增加1成,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0-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1土壤要求 玉米根系入土较深,主要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土壤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肥、气、热协调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土壤疏松、透性好,土壤固相小于45%,孔隙度大于55%,其中毛细管孔隙占40%,有利于调节好水、热、气三者的关系和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含量达到3%以上,并且土壤pH值在6.5-7.0之间,有利于保水保肥。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产草量高等特性,经青贮发酵后可长期保持青绿多汁,是牛羊等反刍家畜的上等饲草。为发展家庭养殖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抗旱播种 比空坐水是指种两垄空一垄,把第三垄的苗种在第二垄上,空一垄来保证通风透光,这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二比空坐水播种不但比垄垄坐水播种增产,而且播种进度提高30%。一般39、43、46厘米的垄实行二比空种,玉米株距分别为33厘米、29厘米,26厘米,每亩(667平方米)保苗3300~3600株。二比空坐水播种十分适合地膜覆盖栽培,覆膜具有保墒增温、暄土壮苗效果,增产增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通辽市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旬的气温、降水、日照、积温等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各气候因子对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找出关键因子的适宜指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趋利避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曹宏  韩雍  方刚 《草业科学》2013,30(2):238-244
在陇东半干旱地区,对新引进的优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了2~3年的播种时期、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中,秋播平均产量0.772 kg·m-2,夏播0.700 kg·m-2,分别比春播高10.29%和4.79%(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三得利、金皇后和甘农1号分别比陇东苜蓿高13.88%(P<0.05)、3.54%、2.22%和7.53%。2)不同密度中,以720和480株·m-2产量较高,平均产量分别为0.72和0.66 kg·m-2,与240株·m-2间有显著差异(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和金皇后产量较高,并与皇冠差异显著(P<0.05)。3)播种方式中,膜侧沟播与普通沟播在出苗率、越冬率以及产草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机械条播差异较显著(P<0.05)。4)总体来看,不同播种技术及品种对苜蓿第1-2年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当地应以秋季播种并采用普通沟播较好,其种植密度以480~720株·m-2、播种量在15.0~22.5 kg·hm-2为宜。不同试验中,苜蓿王增产效果极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及其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新技术,它能使株距、营养面积一致,通风透光条件好,提高了成穗率,千粒重,使群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一般产量750千克以上,采用地膜覆盖能使产量达到1000千克。玉米单粒播种亩(667平方米)保苗3800株,用种1.25千克,比常规省50%,苗齐苗壮,取消了间苗作业,省人工,也避免了间苗伤根,无多余苗争水争肥,不破坏除草剂封闭层,提高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通辽市2011年玉米整个生育期约150d,期间降水总量为195~349mm,平均气温19.3~20.3℃,≥10℃的积温2913~3117℃,光照适宜。气温、降水、光照三者时空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有利。2011年通辽市玉米总产量达485万t,创历史新高。分析了气候条件对通辽市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饲用玉米(Euchlaena mexicana Schrad)属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本文通过不同播种方式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大棚育苗移栽等播种方式的应用,以延长该草刈割利用期,提高产草量,缓解初夏禾本科牧草青黄不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内蒙古五原县当地物候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对五原县引进的金岭37、金岭17、金岭67、金岭10、文玉3号、金亿418、金亿14号、金亿13号、金亿12号、金亿1157共10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比较其形态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金亿13号青贮整株鲜重产量最高,为105 276 kg/hm2。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最适宜五原县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为金亿13号。  相似文献   

16.
皖东南高山播种牧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皖东南高山播种牧草耐旱、抗霜冻能力较强,利用期比原生植被时间长;开发利用高山草地,必须加强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1980—2009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和30年产量面积数据,对科尔沁区1980—2009年的玉米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所受的低温冷害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玉米发育阶段热量指数、热量指数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冷害指数、热量及冷害变化趋势、热量指数时空分布、冷害频率的时空分布,为玉米发育期的生长阶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详细分析了2010年1月18日夜间—21日内蒙古通辽市寒潮大风降温过程。结果表明:强冷空气堆积是寒潮暴发的必要条件。隆冬季节在西伯利亚或蒙古,500百帕高空实况图上要有-48℃左右的冷中心,700百帕图的相应位置上要有-36℃左右的冷中心,而地面图上又有强冷高压与之配合,冷高压中心强度可达1 060百帕以上。寒潮的强度与冷锋的强度有密切关系,高空锋区的强度反映了寒潮冷锋的强度,也反映了寒潮冷空气的强度。锋区越强(等温线越密集),说明寒潮冷锋越强,亦即寒潮越强。根据通辽市气象台多年的预报经验,在冷空气入侵时,700百帕图上每10个纬距内有5~8条等温线通过(相当于温差20~32℃)时,该冷空气入侵我国,即可达到寒潮程度。  相似文献   

19.
桑苗是良桑嫁接苗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嫁接苗的繁育,为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播种密度同桑苗根茎粗度、出苗数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最适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提供量多质优的砧木,为此2018年我场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下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在目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减株距和播种数量控制密度,研究了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结果显示:播种方式显著影响全膜双垄沟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P<0.05),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出苗率提高1.9%,单粒半株距播种保苗率达到100%;3粒倍株距穗位和底部透光率分别为10.7%和4.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光合速率和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籽粒、穗轴、叶片、苞叶和茎秆变幅分别为3.0%、1.3%、0.8%、1.4%和4.2%,干物质积累分配不受播种方式影响;产量和耗水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半株距单粒播种、3粒倍株距播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播种增加2.7%、2.1%和1.2%、2.5%。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下,播种方式影响了玉米出苗,但对后期玉米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影响不大,因此,采用机械化播种时可选用单粒半株距播种方式,在目标密度基础上增加播种密度17%左右,人工点播可以选用倍株距3粒播种,每穴留2株玉米,可以减少50%点播穴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