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暖季限时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种不同时间的限时放牧与自由放牧条件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群落多样性及产草量之间比较研究表明:与自由放牧相比,限时放牧对草地植被有明显的影响,其中5h限时放牧区的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产草量均高于6h限时放牧区、7h限时放牧区和自由放牧区.  相似文献   

2.
封育和放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采用收割法和土柱法研究封育和放牧两种方式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放牧区相比,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原植被的盖度和高度,增加了生物量(地上和地下)。2)封育区与放牧区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均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型或T字形的锯齿状分布。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符合指数函数减小规律。3)地下各层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其中0~10 cm土层与20~30、30~40、40~50 cm土层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与放牧区相比,封育区在0~50 cm各层的地下生物量都高于放牧区。4)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值偏大,与当地干旱的气候有关。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封育区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值大于放牧区。  相似文献   

3.
摘要:按照当地典型的放牧模式以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放牧的羊单位划分极重度放牧区(E,0.51羊单位/hm2)、重度放牧区(H,0.43羊单位/hm2)、中度放牧区(M,0.32羊单位/hm2)、轻度放牧区(L,0.26羊单位/hm2)和无牧区(U,0羊单位/hm2)5个放牧梯度,探讨了新疆新源县山地草原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cemum)+杂类草草地植被、草地植物营养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6月1日的草地产量达到最高(1 008 g/m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生境逐渐恶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极重度放牧区的粗蛋白含量最高(10.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50%);中度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0.8%)。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强度的放牧试验表明,不同的放牧强度对土壤表层含水量、植被特征和绵羊增重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牧草叶层高度、多度呈下降趋势;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显著(P<0.05,放牧羊只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单位草地面积的羊只增重重度放牧区和中度放牧区较轻度放牧区分别提高56.14%(P<0.01)和 23.26%(P<0.05)。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强度的放牧试验表明,不同的放牧强度对土壤表层含水量、植被特征和绵羊增重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表层(0-20cm)含水量、牧草叶层高度、多度呈下降趋势;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显著(P〈0.05,放牧羊只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单位草地面积的羊只增重重度放牧区和中度放牧区较轻度放牧区分别提高56.14%(P〈0.01)和23.26%(P〈0.05)。  相似文献   

6.
过度放牧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种的构成和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韩文军  春亮  侯向阳 《草业科学》2009,26(9):195-199
主要分析了典型草原区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草甸草原的土壤及植物群落随放牧强度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放牧压力的增大,表层土壤密度显著性增加,而表层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重度放牧区地上现存生物量高于中度放牧区,低于轻度放牧区。轻度放牧区的现存生物量与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演替序列为:羊草草原+杂类草→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糙隐子草+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hnoi→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因此,退化草原的植物组成取决于利用方式和强度,同时受生境条件的制约。其典型草原区的羊草杂类草草甸草原的演替序列介于典型草原与草甸草原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草甸草原草地基况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草地基况和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草地基况水平表现出减低趋势,而且3个放牧强度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重度放牧区)的草地基况水平显著低于无放牧区(P〈0.05),重度放牧区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放牧区(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多样性指数(H′、D)、丰富度指数(Pa)和均匀度指数(JP、Ea)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在不同放牧强度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地多样性指数与草地基况分值之间呈一种钟型曲线关系,即草地基况水平极劣或极好时,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低,当草地基况水平良好时,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作为研究区域,设置对照区、轻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3个不同放牧强度,通过野外植被和昆虫取样方法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指数、昆虫群落特征及昆虫多样性指数,从而探讨山地草甸草地植物与昆虫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对照区出现最高值(P<0.05)。昆虫种群总密度在6、7、8月随放牧强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表现为轻度放牧区>对照区>重度放牧区;在6月轻度放牧条件下出现最高峰值。草地昆虫Shannon-Wiener指数6、7、8月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变化趋势,表现为轻度放牧区>对照区>重度放牧区。植物群落特征与昆虫群落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盖度、密度与昆虫总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物密度与昆虫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植物地上生物量与昆虫总数量呈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天然草地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地区草地健康状况与放牧强度密切相关。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覆盖度呈现阶梯变化,对照区最高,重度放牧区最低;其次,草地地上生物量也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地下总生物量则表现为重度放牧区最低,轻度放牧区最高,对照区次之,表明适度放牧对草地地下生物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总之,天然草地健康体系与放牧强度应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荒漠草原区不同放牧方式下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生针茅的高度和密度在全天放牧区最高,盖度在对照区最高;无芒隐子草高度在对照区最高,盖度和密度在夜间放牧区最高;赖草的高度和密度在白天放牧区较高,盖度在对照区最高;夜间放牧区的地上生物量在7、8、9月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轮牧开始时间对科学利用荒漠草原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为对象,对不同轮牧开始时间下植物群落特征和可食牧草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两年放牧,轮牧开始时间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较小;轮牧开始早的草地植物密度高于晚轮牧草地,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相反。2)随轮牧开始时间推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赖草(Leymus secalinus)、银灰旋花(Conrolulus ammannii)等主要植物的重要值升高,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则呈相反趋势,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几种植物的密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对轮牧开始时间响应不同。3)轮牧增加了植物物种多样性,晚开始轮牧草地植物物种优势度较早开始草地低,但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加。4)随轮牧开始时间推后,草地采食率和牧草粗蛋白含量下降。研究认为,固定时间和顺序的轮牧方式会使草地植被异质性增加,应根据植被状况对轮牧时间作适当调整,年度间小区要以不同顺序进行轮牧。  相似文献   

12.
曹慧  朱文琰  赵新全 《草业学报》2016,25(1):268-272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域之一,门源草原毛虫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的主要害虫之一,虫害爆发时造成牧草短缺,引发家畜口膜炎甚至死亡。因此,未来持续增温情况下,门源草原毛虫的表现对当地畜牧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野外控制试验,探讨增温(日增温1.2℃/夜增温1.7℃)和放牧对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提高了幼虫生长速率和蛹重,雌蛹增重比率约为雄蛹的2倍。增温显著缩短了草原毛虫幼虫期(雌性幼虫4.4 d、雄性幼虫7.0 d)和蛹期(雌蛹3.6 d、雄蛹4.6 d),而且引发雄性先熟,即雄成虫羽化时间较雌成虫早5.0 d。增温放牧处理下,草原毛虫的生长速率提高9%、雌蛹增重26%。可见,未来持续增温的高寒草甸牧场,门源草原毛虫适合度升高,对当地草场和家畜的威胁加大,需加强害虫的监控和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宁夏灵武市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主要表现在:禁牧加补播样地和禁牧样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平均比放牧样地高出87.03%和46.67%;禁牧加补播及禁牧样地植被盖度增大,分别比放牧草地提高了25.46%和15.37%;放牧区及禁牧区多为一年生植物,且区内的株丛数显著高于禁牧加补播区;在三个区内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显著性。综合评价,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草地植被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草原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模拟放牧测定其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旨在为高寒草甸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以防止水土流失为前提的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从未放牧到重度放牧径流出现的时间逐渐缩短;相较于未放牧,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的高寒草甸平均径流量分别增加150.00%,600.00%,2 200.00%,平均产沙量分别增加170.59%,535.29%,694.12%,且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对产沙量的影响;相较于重度放牧,未放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3种放牧强度的平均保水效益分别为67.06%,46.04%,28.08%;固土效益分别为88.54%,70.23%,38.73%;高寒草甸的减水减沙效益与雨型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和0.961,保水效益和固土效益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5。从维持水源涵养功能的角度来说,中度以下的放牧强度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退牧还草工程区围栏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川西北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围栏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休牧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干扰,草地得到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物种多样性提高,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大小表现为:休牧>禁牧>对照;围栏样地地上生物量增加明显,平均比对照高出50.36%~88.77%;草群高度也明显增高,比对照平均高出36.79%~76.98%;草地总盖度变大,禁牧和休牧草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49%~17.28%。同时,草地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牧草开始增多,而毒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开始减少。综合评价,各年度退牧还草工程区内草地植被生态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放牧制度对谢尔塔拉地区天然草地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对三河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轮牧区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均高于连牧区。放牧制度对泌乳量影响显著,轮牧区的产奶量提高了近25%(p<0.05),但放牧制度对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十年来放牧强度对绵羊放牧行为、采食植物组成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得出结论:①绵羊的个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线形负相关,而公顷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正相关。②绵羊的采食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③放牧强度对母羊繁殖性能各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④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绵羊的采食时间增加,游走、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每百口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减少,而采食速度增加。⑤放牧绵羊的嗜食性是相对的。⑥轻牧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但是产肉量低,总的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返青期休牧对高寒草甸物种生态位的影响,在果洛州玛沁县高寒草甸设置5个休牧时间,即0 d(放牧),20 d, 30 d, 40 d和50 d,连续两年监测并计算各处理下主要物种重要值。同时,将休牧时间作为环境梯度,研究返青期休牧对植物物种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相比,重要值增加最显著的是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分别增加了455.6%,106.3%;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0.997)、细叶亚菊(Ajania tenuifolia)(0.995)、双柱头藨草(Scirpus distigmaticus)(0.993)的生态位宽度最高;高山嵩草和肉果草(Lancea tibetica)(0.997)、高山嵩草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0.996)、双柱头藨草和高山嵩草(0.996)、垂穗披碱草和草地早熟禾(0.995)的生态位重叠度最高。休牧40 d促进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的生长,抑制毒害草的生长发育。因此,高寒草甸的物种重要值越高,其物种生态位宽度往往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慧  徐坤 《草业学报》2013,22(4):35-42
在宁夏荒漠草原选取围封禁牧(NG)、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强度,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和pH值呈线性增加趋势。重度、中度、轻度放牧0~30 cm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比围封禁牧分别降低了21.1%,12.0%,4.7% 和 3.2%,2.5%,2.1%。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C/N降低。重度放牧0~10和10~20 cm土壤有机碳比围封禁牧分别降低了20.6%和14.1%,土壤C/N分别降低了43.4% 和34.1%。土壤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土壤电导率和全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合理放牧可以改善荒漠草原土壤结构和养分性状,有利于遏制荒漠草原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20.
狼毒型退化草地是藏北高原主要的退化草地之一,禁牧是退化草地治理常用的措施。以藏北高原狼毒型退化草地为对象,于2010-2012年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禁牧(2004年开始禁牧)和放牧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进行了3年的跟踪观测,旨在揭示禁牧对藏北高原狼毒型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禁牧显著增加了狼毒型退化草地地上总生物量(P<0.05),且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2010-2012年禁牧样地地上总生物量相比于放牧样地分别增加了62.4%、64.3%和70.2%。2)禁牧在提高其他牧草产量的同时,对狼毒生产力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且随着禁牧时间的延长,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强化。2010-2012年放牧样地狼毒地上生物量比禁牧样地分别低了43.8%、55.3%、89.3%(P<0.05)。3)禁牧有利于改善狼毒型退化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着禁牧年限的增加,禁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4)放牧样地各类植物生物量随禁牧年限的变化与禁牧样地呈相同的趋势。综上所述,禁牧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并不明显,还应结合其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