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在辽西北地区栽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确保采果生态兼用型沙棘的健康顺利开发,对采果生态兼用型沙棘主要病虫害"三病三虫"进行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重点介绍了沙棘"三病三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达4万多hm^2,但近年来沙棘果实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分析沙棘果实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沙棘后备资源不足;沙棘混交林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了结实;掠夺式采果,过度放牧,破坏了沙棘资源。提出了沙棘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①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禁止毁林采果和在幼林内放牧;②对现有沙棘林实行分类经营,或封育保护发挥生态功能,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③建立沙棘高产园,做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1985~1994年在陕西吴旗县和宁夏固原县山地进行了建造沙棘果园及提高生产力的试验研究,沙棘果园的建造要重视种植材料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期、栽植密度选择以及雌雄株比例配置等,果园抚育管理要作好松土、除草、恢复整地工程、汇集地表径流、施肥、修枝、科学采果及沙棘园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对祁连山区石质河滩沙棘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论述了相关的造林技术措施 ,并对以采果为目的的沙棘生态经济林管理 ,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沙棘是一种集抗旱、抗寒于一身的优势绿化树种,沙棘果实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采果生态兼用型沙棘园营造管理关键技术包括选地建园、整地方式、雌雄树合理配置、栽后抚育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 野生沙棘林多为天然林,只有小部分是过去营造的水土保持林。沙棘的根蘖性强,两种起源的共同特点是林相杂乱,林木非常密集。沙棘采果方法落后,资源受破坏严重,特别是雌株受害多,雄株和杂木则乘机而入,妨碍雌株恢复,采一次果至少要3—5年才能恢复,导致产果量逐年降低。为了保护现有资源,解决生产上的急需,我们自1986年4月开始,在山西省右玉县进行了改造野生沙棘林为  相似文献   

7.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祝光耀一、充分认识沙棘产业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沙棘林1800多万亩,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沙棘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的300多个县(旗),其...  相似文献   

8.
我县天然分布的沙棘林,大多生长在沟坡和田埂上,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很少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加之天然沙赫林中雄株过多,因而沙棘果产量较低,一般亩产25~55公斤,仅为人工林产量的30%左右。改造这些沙棘林应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1、调节密度,增加光照。天然沙棘林生长的非常稠密,不能接受充足的光照,因而长势弱,结果量少,而且果实小。今后应按照不同的经营目的,调节其密度。如以采果为目的林分则密度不宜大,一般以每亩200丛,每丛枝条不多于20株为宜。  相似文献   

9.
沙棘果小、柄短、密集于枝干上,加之沙棘枝干多刺,给果实的采摘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各地多用手工剪枝,劳动强度大,速度慢,对枝条损伤严重。西安市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手轮式沙棘采果器,已通过技术鉴定,并于1988年5月11日正式由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这种采果器具有重量轻、使用方便、效益高、不伤枝条、价格便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沙棘》1994,(3)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辖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南坡,属山地丘陵地形.全县面积为3090km~2,人口近40万.该县海拔2300~4620m,现有沙棘总面积12.1万亩,年结果量(鲜果)514万kg,其中:中国沙棘10.6万亩,占总面积的87%,年结果量500.5万kg,占总果量的97%,平均每亩结果52.5kg;西藏沙棘1.5万亩,占总面积的13%,年结果量13.5万kg,占总果量的3%,平均每亩结果9kg;肋果沙棘200亩,分布零散,产量很少.在该县10.6万亩中国沙棘林中,有可开发利用面积5.6万亩,按3年一个轮采周期计算,每年采果面积为1.9万亩,可产沙棘原汁313t、种子60t.该县在沙棘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张哲民 《沙棘》2004,17(4):38-41
沙棘原料质量是构成沙棘高品位产品的先决条件。沙棘果油与籽油品质及其使用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异,沙棘果汁变味与原色褐变是采果榨汁工艺造成的。经过分析,对沙棘上述问题及药用研制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大果沙棘的采收问题看"无刺丰"沙棘品种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九鸣 《沙棘》2005,18(1):22-23
目前我国推广栽培的所谓“无刺大果沙棘”,实际多为少刺,在人工采摘时,难免被刺伤、划伤,因此极大影响采果量和采收进度;阜新绿洲沙棘研究所和黄铨研究员共同选育的“无刺丰”沙棘新品种,由于完全无刺、果大、柄长、丰产,在采收方面显现出来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中国沙棘的一个重要分布区。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青海省沙棘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本区沙棘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大面积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大量的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和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中国仅在青藏高原上有分布。为了给合理开发利用本区的沙棘资源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4.
苏联是世界上沙棘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无控制的采果和砍柴,沙棘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摧残。但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对沙棘林的发展、保护和开发就越来越重视了。可以说是把它看成比主要农作物还重要,扎扎实实地抓生产搞科研。现就其在沙棘果的加工、采集和科研等方面的一些动向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5.
固原市分布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个种(亚种)。主要栽培品种有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及杂文沙棘3类,目前已有较大栽培面积,资源较丰富。固原市沙棘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分类培育经营、合理布局;加强优良品种的扩繁及推广;作好低产沙棘林分的改造;引进、普及新的栽培管理方法;防止灾害,特别是甘肃鼢鼠及野免危害;重视加工利用的投入与研究,提高资源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6.
苏联是世界上沙棘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无控制的采果和砍柴,沙棘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摧残。但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对沙棘林的发展、保护和开发就越来越重视了。把它看得比主要农作物还重要,扎扎实实地抓生产搞科研。从苏联近年的报道来看,沙棘果主要用于深加工,用于提取沙棘油和其他维生素制剂,即以医药为主。  相似文献   

17.
沙棘适应性强,在山西各地均有分布。介绍了山西省沙棘林资源分布状况、经济效益现状以及提质增效方法和途径,为提高沙棘林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沙棘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搜集沙棘种质资源,掌握各种沙棘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经济性状,以便开展引种工作,我们于1986年9月至10日在新疆沙棘主要分布区之一——伊犁河谷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蒙古沙棘的分布生境与群落特征新疆伊犁河谷分布的沙棘,其形态特征为:落叶灌木(一般3—4年生树高3米左右,7—8年生树高6米左右),幼枝灰色或褐色,老枝粗壮,侧生棘刺,纤细,常不分枝;叶较大,互生,叶长40—60毫米,宽5—8毫米,中部以上最宽,顶端锐形;果实圆形或近圆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范围及方法根据我们对我省沙棘资源历次踏查结果,我省沙棘资源除宁蒗、丽江有少量分布外,主要集中于迪庆高原,而又以中甸县为其中心分布区。本次调查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调查沙棘分布中心区沙棘资源的分布状况、林分类型及结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实基本规律以及沙棘林分在人为破坏后退化演变过程和自然恢复能力,同时也调查了沙棘宜林地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第二阶段主要调查德钦地区沙棘的种类、分布及其与中心分布区的主要差异。调  相似文献   

20.
沙棘不仅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也是这一地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生物资源。目前,我国现有沙棘面积140万hm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多年来,累计营造沙棘林60多万hm2,陕西省是沙棘的主要分布区,其资源数量居全国之首,尽管我国属世界上最丰富的沙棘资源国,但由于沙棘资源分布不均,产量不高,沙棘实际利用率低下(沙棘果利用率不足10%)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加快沙棘发展建设速度,特别是改造和提高现有沙棘林的质量,改良其品种,就成为沙棘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对现有沙棘林改造和提高,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