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注入——改良转基因植物性状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海秋  武宝山  金湘  毛培宏 《种子》2006,25(9):78-79
植物转基因育种具有其它各种育种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的基因以外的性状仍需改良.离子注入是一种新兴的诱变育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种的遗传改良,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离子注入,将是改良转基因植物性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烟草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兰  段旺军  王素琴  李雪君  侯咏  孙焕 《种子》2004,23(12):58-58,60
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注入的方法、作用机理及特点,并利用离子注入烟草种子为诱变源,分析了用离子束诱变育种中出现的各种有效变异和生物效应,初步探讨了烟草通过离子诱变处理获得改良新品种(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发表的相关文献,文章简明扼要地概述了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原理;主要设备的研制与应用;离子束辐照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我国采用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在培育水稻、棉花、烟草、番茄等农作物新品种上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利用离子注入技术进行高光效农作物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在我国农作物育种上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N^+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子注入诱变,是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在60~70年代,虽然国外曾用宇宙线的高能重离子辐射,或用人工加速器的高能重离子注入,曾在玉米、鸭跖草、酵母和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诱发变异,但将离子注入真正应用于生物诱变遗传育种的开拓性研究,还是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87年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与开发,可以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改良花卉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特别是那些珍稀名贵的花卉品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可能出现4个方面的显著变异:一是花色变异。例如凤仙花由原来的4种变为7种,经过离子注入后花色更加丰富多彩。有些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一朵  相似文献   

6.
园林植物高新技术育种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的持续升温,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在传统育种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育种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株型和花型、花色和香味、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育种和离子注入育种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基础,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一些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对园林植物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蔡长龙  梁海锋  马睿  严一心 《种子》2012,31(8):49-51
采用生物改性离子注入设备对辣椒干种子进行了N+离子注入,详细进行了干种子注入N+离子后的育种和生长特性研究,主要研究了N+离子注入后辣椒种子的出苗率、出苗时间与N+离子注入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获得了致死率为50%的离子注入工艺参数,同时,得到了离子能量和注入剂量相关的致死临界曲线,该致死临界曲线类似于反比例曲线。研究表明,致死临界曲线上任一点的离子能量和注入剂量之积在2×1017keV.ions/mm2-2.5×1017keV.ions/mm2范围内,即当离子能量与注入剂量之积大于2.5×1017keV.ions/mm2时,种子全部致死,当离子能量与注入剂量之积小于2×1017keV.ions/mm2时,将有一定比例的种子存活。  相似文献   

8.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述了离子束诱变育种的机理,概述了离子束在小麦遗传改良中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提高离子注入小麦的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让凤仙花多彩多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仙花原来是叶下开花,并且仅有4种颜色。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花卉育种研究组采用离子注入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凤仙新品种,使凤仙花在花色、花型、株型等多方面出现变异。归结起来,主要的变化是: (1)株型明显矮化,由原来高1米左右变为30厘米左右。 (2)花色新增了黄、藕荷等花色,有的一朵花上有多种颜色。 (3)矮化的凤仙花全部变为上花,大大改善了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金湘  毛培宏 《种子》2006,25(11):40-42
近年来,离子束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总结了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和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育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现代食品工业及发酵工业中诱变育种是一个重要途径。在了解传统物理诱变育种的基础上,列举了一系列新的诱变手段,如离子注入、微波、激光、超高压、空间等新的诱变因素及诱变剂的出现,为物理诱变技术增加了很多亮点,进一步提高了诱变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许瑛 《中国种业》2016,(3):34-35
通过对长6878进行氮离子束诱变处理后代的调查分析,初步探索氮离子注入对旱地小麦的诱变效应,以期获得小麦优良变异种质。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长6878,可诱发其株高、粒色、穗粒数等性状发生突变,且其后代的变异特性具有稳定遗传性,本试验获得的材料可作为小麦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N~+离子注入茶树种子引起M_1代幼苗变异的研究江昌俊,李卓民,史生南,房国宾,李家仁(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安徽农工商总公司)(安徽麻姑山茶蚕场)我国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王学栋等(1986)在几个水稻品种离子注入诱变上,获...  相似文献   

14.
茶树在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辐射育种、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但是运用这些技术还未选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高产、早生、抗性强的良种。目前在茶树良种选育上仍主要利用自然突变进行单株选育或利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离子注入技术给茶树育种工作者带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015-5018
生物育种是农业领域的重要任务,而有效的项目管理对于提高育种效率和作物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智管理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和实践,介绍了生物育种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阐述了数智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的潜在优势。进一步重点探讨了数智管理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与工具,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建模以及决策支持与优化。通过实践案例的研究,展示了数智管理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模型,如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育种和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优化作物品种筛选过程等。本研究还讨论了数智管理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行性和推广策略。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数智管理在生物育种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潜在优势,为进一步提升生物育种项目管理效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李发福  方玉  张从合  周桂香  陈金节  董召荣 《种子》2012,31(4):69-72,79
生物技术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手段,国内外育种研究已从常规育种阶段转变为利用生物技术的阶段.合肥作为全国知名的“种业之都”,种业发展基础好,生物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物育种的研究,分析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提高合肥市生物育种技术、发展生物育种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钛离子注入对油茶种子生理生化反应及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辟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油茶育种研究方面的新途径,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钛离子注入油茶种子,研究钛离子注入之后油茶种子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跟踪观察处理油茶种子播种之后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钛离子注入剂量在6×1016~12×1016 Ti2+/cm2之间时,POD和SOD活性达到峰值,此时电解质外渗率最低。未出芽油茶种子较出芽油茶种子耐受能力更强,受钛离子注入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播种结果显示,注入剂量低于12×1016 Ti2+/cm2时,处理油茶种子成活率基本能得到保障,在中等剂量作用下还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率先搭建水稻分子育种平台;近期又与隆平高科、神农大丰等11家种企联合组建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在带动生物育种概念股冲破股市低迷的同时,也再次引发公众对于生物育种新技术的关注。什么是生物育种?它和常规育种有什么不同?生物育种的发展,将给种业带来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基因组育种部总监周发松博士。  相似文献   

19.
离子束用于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对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以及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异同进行了概述。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统辐射诱变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分析,展望了离子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泳争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106-61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育种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保护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介绍了生物育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动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义、范围和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分析了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现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详细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与技术转移的关系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进一步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挑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侵权行为和跨国保护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国际合作,以保护技术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