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水县现有宜林荒山一百零二万亩,在林业『三定』和『两山』中将宜林荒山划归群众作自留山的有四十六万多亩,集体宜林荒山还有五十四万多亩。近几年来群众造林方式多种多样,现将值得推广的造林方式介绍如下: 一、联合体造林。即一户或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向集体订立合同,承包荒山造林。承包期一般在二十年以上,将来林木有收入时,进行『一九』或『二八』分成;小头归集体,大头归造林者。这种造林方式可充分发挥有造林积极性的人尽快为绿化事业作出贡献。如普雄区纸厂乡上纸厂村吴庆富等六户组成的联合体,一九八五年向村委会承包荒山一千亩,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保质保量栽下华山松  相似文献   

2.
沙化严重的库伦旗下养畜牧苏木造林治沙步伐快,户包治沙成效显著。去年一年,育苗113亩,造林治沙1万亩,设围栏4处,围封面积达3000亩。现在,全苏木封沙面积达4万多亩。下养畜牧苏木地  相似文献   

3.
去年调查统计,我省有林业专业户、重点户四万六千多户,联合体一千多个。“两户一体”是乡村发展林业的骨干力量。曲靖、红河、楚雄、大理、丽江、东川、思茅、临沧等八地、州统计,去年“两户一体”造林近八十万亩,占这些地、州造林面积的四分之一。“两户一体”造林数量多,质量也好。省营林队去年在蒙自县抽查,社、队基地造林保存率为百分之六十八,“两户一体”造林保存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两户一体”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初步显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其作用还必将进一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洛阳市立足林业实际,以转变造林机制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公司化造林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截至目前,全市个体造林户已达20多万户,其中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150多户;全市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已达85万亩,其中个体造林面积64万余亩。该市在推动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5.
浦北县官垌乡积极扶持林业联合体,以联合体带动全乡造林。目前,全乡有林业联合体6个共34户,有效地推动了全乡造林工作的开展,今年,这个乡造林面积2.1万多亩,完成全年造林计划的210%。一、承包山地,规模经营官垌乡林业联合体都是以几户为单位联合向所在生产队承包山地,或跨队、跨村公所,甚至跨乡承包的,承包山地造林面积达15400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把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推进全市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落实政策,探索路子,提供保障,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林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了12万多户,营林面积40多万亩,约占全市森林保存面积的13%。育苗面积19700多亩,占全市总育苗面积的78%。产苗量12亿株,占总产苗量的66%。其中,营林规模300亩以上的有300多户,1000亩以上的有60多户,资产总投资达6600多万元。荒山造林最大户、原州区清河镇青年农民王成吉,1994年将镇上重点治理的一条山沟承包后,投入7万元修了一座水库,沟内种植了榆、杨、松、杏、柠条等多种林木,总面积达3700亩,如今沟内树木生长旺盛,植被和水土得到了有效保护,养鱼和牧业等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全国劳动模范、彭阳县城阳乡农民杨万珍在黄土山坡和沟壑梁峁奋战十多年,用汗水浇灌出40亩果园和200多亩用材林,年创收入5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百万元。全市针叶树造林面积最大户、泾源县惠台乡农民陈林俊,1998年春对承包的500多亩荒山全部栽埴了落叶松,如今发育良好,长势喜人。原州区寇庄村村民师品发,20年来坚持在自家40亩承包地里栽培油松,现已获得了10...  相似文献   

7.
我们溪后大队有10个生产队,一个耕山队,一个采伐队,377户,1,812人,432个劳力。土地总面积25,900亩,其中森林面积22,400亩,耕地2,783亩,平均每个劳力耕地6.5亩,耕山52亩。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我们大队农、林、牧业得到了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9年-1970年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7万斤,1971年粮食总产186万斤,提供商品粮达36万斤;20年来共造林12,692亩(不包括国营造林4,500亩),基本上实现了没有荒山迹地,造一片,成一片。森林覆盖率达83.4%,木材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为国家提供经济用材16万多立方米(其中大队自采6万多立方米),平均每个劳力为国家生产木材140多立方米,每年提供商品粮800多斤。牧副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大队生猪存栏数达729头,生产队发展田头养猪,增加有机肥料。社员收入逐年增加,1971年平均每人收入119元。“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在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8.
一、种苗基地建设现状1、育苗基地敖汉旗年可育苗面积达5000亩,其中场圃可育苗面积3000亩,集体个体可育苗面积2000亩。2012年,敖汉旗林业局规划从2013~2020年,将建设山地苗圃10万亩。同时,育苗品种也呈现出了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的发展趋势,造林树种不再单一,城镇绿化美化树种更加丰富,形成了以国有场圃为主、个体育苗为辅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  相似文献   

9.
一、文安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近年来,文安县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而且呈现滚动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营造速生丰产林22万亩,其中超过1000亩的7户、500亩的达30多户、100亩的大户达1000多户,百亩以上的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55%。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去年,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进一步落实党的林业政策,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提高了造林质量,全州造林绿化取得可喜成绩。据统计,全巴州共造林53,090亩;为计划面积的106%,造林保存率为92%;零星植树4941万株,为计划的110%;育苗7566亩;义务植树401万株,其中义务植树基地造林10,324亩;庭院种花种草1,715亩,新栽盆花12.9万盆。  相似文献   

11.
盐津县地处滇川交界,发展林业自然条件较好。多年来,县委对发展林业生产一直比较重视,特别是粮食实行大包干和林业“三定”基本落实以后,县委采取多种措施把荒山荒坡承包给社员,大力发展林业专业户、重点户,使林业生产有了新的突破。到目前,全县有32,250户承包荒山造林,承包户占总农户的70.1%,承包集体荒山达40多万亩;有造林育苗专业户、重点户2,705户,占总农户的5.88%,其中育苗专业户、重点户320户。在“两户”的带动下,据统计,全县去冬今春共营造各种林木66,847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以来,科左中旗的开发性造林蓬勃发展,造林面积已达68万多亩。搞开发造林的共有7000多户,其中百亩以上的造林大户3500多户,有6400多户因开发造林而脱贫致富。据林业部门匡算,近4年的开发造林若由国家或集体来搞,大约需要4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麻栗坡县在落实林业“两山”责任制中,认真总结已往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组织引导林业“两户”建设林业重点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全县已有林业重点村138个,经营林业面积92.227亩。两年多来,这些林业重点村共造林45.635亩,成为全县造林营林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正>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山大人稀荒山面积多。全州有宜林地2176万亩,占全州面积的60%,占全省山林面积的八分之一。是我省开展飞机播种造林最早的地区。一、飞播造林成效 1.鄂西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66年,首先在利川县的齐岳山地段试验,随后在本州各县先后大面积推广作业,截至1986年,全州有利川、恩施、宣恩、咸丰、鹤峰、巴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造林工作贯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质量、讲效益,造林的实际面积和保存率都有很大提高,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1950至1979年,全州造林统计面积达1184万亩,但保存率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永嘉县的林木种苗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县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单位除了两个国营林场和一个国营苗圃外,个体生产经营户达34户,育苗面积达400余亩,每年为绿化造林提供优质种苗200万株以上。去年更是为永嘉县“迹地更新年”的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优良树种杜英、苦槠、木荷、风香、杨梅等10多个品种的优质壮苗350万株,全县迹地更新造林面积达到32530亩,永嘉县因此被评为浙江省造林一等奖。作为基层林木种苗执法管理机构,浙江省永嘉县林业种苗管理站自2003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把种苗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  相似文献   

17.
<正> 钟祥县位于鄂中、荆北、汉水中游,地理位置为东径112°07'-113°0',北纬30°42'-31°36',全县总土地面积663万亩,是一个山丘湖兼有的地区,其中山区面积135万亩,丘陵面积338万亩,平原湖区面积190万亩。全县荒山面积30余万亩,造林任务大,育苗用地多(年育苗2000亩左右),为了加快造林步伐,繁育林木良种,缩短育苗周期,减少苗田用地,提高造林质量,我们进行了火炬松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工作。从1988年起,成立了推广小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全州第一家县、乡、村三级联办企业——大西江戈渡源林场成立以来,全州的股份合作制“绿色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短短的12年时间,股份合作制林场发展到226家,投资总额达1300多万元,总经营面积76.1万立方米,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9%;人工造林面积28.5万亩,占全县人工造林面积的93.4%;现有林木蓄积量31.5万立方米,总值1.4亿元;间伐木材65978立方米,创值9732.4万元。  相似文献   

19.
富源县是全省十八个用材林基地县之一。多年来,这个县在植树造林中不搞形式主义,注重造林质量,植树造林取得较好成绩。建国至八二年底,累计造林120多万亩,其中用材林92万多亩,成林面积32万多亩,保存率达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三定”、“两山”政策的落实和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高涨,富源县不仅造林面积成倍增加,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一九八四年三月被评为全省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受到了省政府和  相似文献   

20.
武山县始终注重退耕还林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建立健全退耕还林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开发后续产业。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7万亩,荒山造林17.7万亩。建成7个退耕还林万亩乡,25个千亩以上的造林点,承包治理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造林专业户达154户,创造出了针阔混交,林草、林药间作的新模式,建成了老鸭山、张坪梁、麦山梁、西梁,北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