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金线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线莲属兰科植物,学名为Anoectochilus roxburgii Hayata,土名娃鸡草、金钱仔草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台湾产金线莲分台湾金线莲(花为乳黄色、唇瓣中段有鱼刺形的裂丝)和高雄金线莲(花为乳白色,无鱼刺状的裂丝,唇瓣两侧各具三角形附属物)两种,其药用价值比大陆和日本产的金线莲更高.  相似文献   

2.
两种金线莲组培苗的促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是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台湾、福建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200 m的阴湿地带[1]。在闽台地区用药广泛,素有药中之王的称号。全草入药,有降糖利尿、止痛镇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肺炎、肾炎等症[2]。  相似文献   

3.
龚秀会  许敏  董鸿竹  林章彩  张颖君  赵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30-17531,17607
[目的]比较不同基原金线莲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LC-MS联用技术对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组培植株和福建金线莲林下种植植株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应用硫酸-蒽酮法和分光光度法对金线莲主要活性成分(金线莲多糖、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福建金线莲(A.roxburghii)、台湾金线莲(4.formosanus)组培植株和福建金线莲林下种植植株3个金线莲样品(HNJ201001、HNJ201002和HNJ201003)中金线莲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6.175%、19.636%和10.939%;3个金线莲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722%、0.895%和0.984%.[结论]3个样品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非常相似,其中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与文献报道的野生金线莲相当或略高,而组培金线莲样品中的多糖则远高于文献报道的野生金线莲样品.  相似文献   

4.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是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线兰、金蚕、金不换、药虎等,因其叶脉呈金黄色而得名。金线莲分布于热带亚洲,一般野生于高山阔叶林或竹林下。我国有6个种,产于台湾、福建、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广西的上思、防城、龙州、桂平等市县也有分布。金线莲叶脉呈金黄色美丽条纹,具有观赏价值,是室内观叶珍品。此外,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祛伤、除湿凉血等功效。市场上的金线莲供不应求,价格也居高不下,在台湾,金线莲鲜草的公斤价格折合人民币150元以上。由于…  相似文献   

5.
金线莲组培快繁与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是兰科开唇兰属花叶开唇兰又名金线兰、金线草,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平肝、固肾的功效,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金线莲叶呈黑紫色,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色网纹,背面淡紫色,奇特美丽,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植物珍品。是福建和台湾等地极其珍贵、稀少的中药材,金线莲为典型的阴性药用植物,常生长在阴敝的阔叶林下的肥沃腐叶土中,对林中空气、温度、光照、积温等生态条件要求严格。近年来金线莲主产地的森林植被,水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金线莲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野生资源锐减,再加上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且虫、鸟等动物喜食,自然资源稀少,现已濒绝,199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因为金线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且疗效极好,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别名花叶开唇兰,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珍稀中草药。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burghii (Wall.) Lind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野生金线莲栽培驯化的影响,通过分析金线莲叶长、叶宽、叶间距、株高及叶片数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的基本培养基质.结果表明,4种基质中以椰糠的栽培效果最好,其叶长、叶宽、叶间距、株高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不同栽培基质之间,叶长、叶宽、叶间距和株高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金线莲迁地保护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6月龄棚栽不同种源金线兰及近缘种的农艺性状、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金线兰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百株鲜重和百株干重均最高,分别达284.75、45.885g;来源于广西百色的金线兰多糖含量最高,含量达169.61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6.56%;来源于福建省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7号)总黄酮含量最高,含量达9.18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4.74%。台湾银线兰多糖含量低于金线兰和野生齿唇兰,总黄酮含量高于野生齿唇兰,并与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相当;来源于福建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叶脉无线种(7号)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胡国海  李洪潮  解成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4-7295,7330
[目的]探讨云南文山人工种植金线莲的价值,为当地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连续测定人工种植金线莲中Zn、Mn、Cu、Fe、Ni、Co、Cr、Cd、Pb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野生金线莲比较,计算鲜样含量。[结果]人工种植的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r〉Cu〉Co〉Ni〉Pb;野生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o〉Cu〉Cr〉Ni〉Cd〉Pb,其回收率为99.8%~103.7%,RSD值在0.66%~3.25%。野生的与人工种植的比较,Fe、Mn、Zn、Co、Cu元素均比人工种植的高;而Cr元素含量人工种植的比野生的高,有害元素在人工种植和野生中的含量都很低或未检出。[结论]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是一种珍稀的野生生物资源,目前已人工繁育成功。通过对人工种植的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并与野生的相比较,认为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中文名为花叶开唇兰,又名金线兰、乌人参、金石松、金蚕、树草莲、金线虎头蕉、金线枫等,属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线莲是珍贵药材,全草均可入药,味甘微苦,性平微寒,为消炎解热、止血、降压、强心利尿及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被誉称为药用植物中的药王金线莲自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种子只有千分之一出苗率,故自然数量极稀少。由于适生环境狭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地道中药材金线莲的药用价值、不同地域类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以及林下仿野生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并就合理开发利用武夷山金线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线莲是珍稀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该文从适生生态条件、大棚选址、苗床建设、种植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研究进展及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成巍  冉景丞 《农技服务》2010,27(8):1040-1042
对金线莲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研究、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就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云南省3个主要金线莲栽培品种在云南省的生长状况和主要药用成分。[方法]使用K4基质在林下种植培育5个月后,通过对3个金线莲品种的粗多糖、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等内含物的测定和植株干重、鲜重、折干率等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3个品种的生长状态。[结果]3个品种的粗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干重、鲜重和折干率等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滇越金线兰是云南本地种,植株形态高大、产量高,总黄酮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2个福建品种。[结论]滇越金线兰是云南省人工种植首选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金线莲为对照,采集贵州松桃、湖南永顺、重庆秀山、贵州遵义、浙江建德5种不同来源的斑叶兰,经6个月高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研究了斑叶兰和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结果表明,5种来源斑叶兰金线莲苷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且均显著低于金线莲。其中:来自湖南永顺的斑叶兰中金线莲苷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4个来源的斑叶兰;其余来源斑叶兰中金线莲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雁泉  张红霞  莫福燕  王万海  韦明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42-11343,11346
通过对金线莲在喀斯特林下石灰岩上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和探究,并对金线莲在喀斯特林下石灰岩上的人工种植的技术进行总结,发现喀斯特林下种植金线莲技术有利于提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的快速繁育,同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加快石漠化治理,让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17.
探讨南药资源分布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业华  陈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69-7870,7883
根据我国各地野生和栽培的南药资源调查结果,比较分析自然环境条件和南药资源种类的差异,将我国南药资源分布区划为8个区域,并着重介绍各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南药资源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进行研究。[方法]以台湾金线莲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和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不同接种密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诱导台湾金线莲的最适外植体为基部茎段外植体,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2.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接种密度为每瓶8~10个外植体。[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台湾金线莲的工厂化育苗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泵干燥与传统的自然晒干和热风干燥比较,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金线莲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热泵干燥的金线莲多糖得率最高,经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达10.24%,且外观品质好,干燥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程齐来  刘霞  张道英  彭金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5-1416,1418
[目的]对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市场调研及标本鉴定,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该区有药用植物132种,隶属于62科,其中菊科、毛茛科和蔷薇科是当地的优势科属;针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保护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