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籼水稻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0个组合的10个米质和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表现活跃的是播抽期、株高、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米质性状较活跃的是粒长、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说明与农艺性状相关的主要是加工、外观品质。相关分析表明:粒型的变化会引起蒸煮品质的改变;外观品质与食用品质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联系以及蒸煮品质性状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40个组合的10个米质和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表现活跃的是播抽期、株高、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米质性状较活跃的是粒长、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说明与农艺性状相关的主要是加工、外观品质。相关分析表明:粒型的变化会引起蒸煮品质的改变;外观品质与食用品质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联系以及蒸煮品质性状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G2417—1的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和单株产量,G3005-4-1的抽穗日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以及G2123的千粒重(质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早、晚两季环境下均表现较好;总体上,一般配合力效应以G2417—1表现较好,G3005-4-1次之,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G3005-4-1表现较好,G2123次之;海3S/G3005-4-1和培矮64S/G3005-4-1等组合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在早、晚季环境下均表现较好;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从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看,G2417—1和G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寻各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以自主选育的3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可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粗、百粒重、株高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出籽率和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在玉米品种选育时,选择果穗粗、行数多、单穗重、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等性状,以及在保持优良抗倒伏性情况下适当提高株高,有助于选育出高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对谷子品种"长农39"在5个试验点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株高、穗粒重、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穗重与产量、穗粒重相关系数呈正相关显著水平,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水平;穗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均最大,出谷率次之。谷子田间高产栽培技术应主要针对穗重、穗粒重、出谷率、株高采取措施;主攻穗重,兼顾穗粒重、出谷率及其他农艺性状间的关系,适当调控株高的生长,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30个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品种为试材,将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穗行数、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空秆率和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绝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倒伏率>空秆率>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长>生育期>穗长,其中出籽率、株高、穗粗、百粒重、生育期为正向作用,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穗长为负向作用。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中应增强抗倒性、降低空秆率、提高出籽率。适当增加百粒重和穗粗,降低穗位高。  相似文献   

8.
9.
苦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瓜10个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瓜长、单瓜质量等2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瓜形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始收期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第一坐瓜节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瓜质量2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因此,可以作为苦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芝麻选育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对芝麻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2008和2009年参加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芝麻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芝麻各农艺性状中,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茎点枯发病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单株蒴数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达0.8309。[结论]该研究为芝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30个晚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行粒数、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P0.4=0.834 5**,r=0.805 6**)和千粒重(P0.3=0.527 0**,r=0.584 9**),相关和通径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穗行数,株高,穗位高。指出在吉林省晚熟玉米育种中,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适当增加穗行数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8、0.6144和0.5182。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平均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重、株高、第1穗节位茎粗、果肉厚对平均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区谷子创新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来自不同春夏谷区的60份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夏播,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的平均表现不同,选育新品种时应根据各地区农艺性状的特点进行。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与谷子单株产量相关的各农艺性状中,株高、主茎节数、主茎直径、主穗长、主穗直径、单株穗重、生物学产量、出苗—抽穗期天数、生育期等与产量性状呈正相关。其中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78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春薯1号、春薯5号、早大白、尤金等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结薯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 1和0.459 4;平均薯块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8 0;平均薯块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 1。  相似文献   

17.
对29个头蒜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并对其中12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蒜头横径、蒜头高、叶宽、叶长、株高、外瓣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2、0.84、0.71、0.61和0.47。通径分析表明,蒜头横径、蒜头高、叶宽与叶长4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确定蒜头横径、蒜头高与叶宽为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以作为大蒜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影响玉米穗粒质量的主要因子,为高产杂交组合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1个参试玉米杂交新组合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秃尖长、穗轴质量、穗长、百粒质量和行粒数变异系数较大,百粒质量、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轴质量、穗周长和行粒数与穗粒质量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穗粒质量与稳位高、生育期、穗轴质量、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质量多元直线正相关.[结论]选择杂交新组合,应将百粒质量放在首位,关注行粒数、生育期、穗轴质量和稳位高.  相似文献   

19.
选用12个茄子品种研究了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8y=0.8027,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r9y=0.6376;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果重两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早期产量通过单果重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也很大,这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81,因此可以作为茄子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20.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食味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味品质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产量性状方面,食味值与实粒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各产量性状对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关于叶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倒1叶的长宽、倒3叶的宽度以及倒1叶、倒2叶的基角开角,而叶片厚度、倒2叶长宽、倒3叶的基角开角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