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烟蚜体躯的酶活性分布特征,对烟蚜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体躯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头、胸、腹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9.80%、40.14%和40.78%;3龄若蚜的头、胸、腹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3.50%、44.50%和42.00%;4龄若蚜的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7.51%、41.67%和40.82%。成虫、3龄若蚜和4龄若蚜均以头部的活性最低,并且均极显著低于胸部和腹部(p0.01)。成虫、3龄若蚜和4龄若蚜的头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分别占总活性的32.09%、32.00%和32.05%,并且头部活性显著低于胸部和腹部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3.
薛丽  声延  周正堂  高希武  宋敦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14-15316
[目的]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SGK321及其亲本棉石远321上长期饲养棉蚜,研究2种棉花品种对棉蚜短期(第1、2、3代)和长期(第41、42、43代)的影响。[结果]在SGK321上取食1代的棉蚜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在亲本棉上取食1、2、3代的棉蚜种群,转双价基因棉SGK321上饲养1、2、3代的棉蚜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在石远321上饲养相同代数的棉蚜。但长期饲养的2种棉蚜之间羧酸酯酶比活力、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的棉蚜通过棉蚜解毒酶的调节作用对SGK321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SGK321及其亲本棉石远321上长期饲养棉蚜,研究2种棉花品种对棉蚜短期(第1、2、3代)和长期(第41、42、43代)的影响。[结果]在SGK321上取食1代的棉蚜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在亲本棉上取食1、2、3代的棉蚜种群,转双价基因棉SGK321上饲养1、2、3代的棉蚜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在石远321上饲养相同代数的棉蚜。但长期饲养的2种棉蚜之间羧酸酯酶比活力、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的棉蚜通过棉蚜解毒酶的调节作用对SGK321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取食不同寄主棉蚜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棉花、木槿和南瓜3种寄主作物隔离饲养不同抗性程度的棉蚜(171B、RR1和RR2),取食不同寄主后棉蚜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值无显差异,而各品系之间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差异显。与取食棉花的棉蚜各品系相比,取食木槿的各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对甲胺磷的敏感性均有所下降;取食南瓜的各品系以其抗性不同有所差异,抗性最高的RR2品系的敏感性上升,而RR1品系的敏感性有所下降,171B品系的敏感性无显性变化。在不同处理之间,棉蚜AChE的酶学特性(Km值和Vmax)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中对可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抗杀虫双品系、抗杀螟丹品系和敏感品系 ,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蛹期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活性。结果表明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小菜蛾的性比、蛹重和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由此进一步证明AchE和CarE的活性变化不是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用辛硫磷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逐代处理,以选育其抗性种群,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的活性变化。选育至12代,对辛硫磷抗性增长到4.524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AChE和Car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在抗性选育过程中,小菜蛾AChE酶活性增长迅速,其比活力由F0的0.035μmol/L·mg·min上升为F12的0.209μmol/L·mg·min;小菜蛾不同选育世代CarE酶活性差异显著,F12比活力增长到F0的12.944倍。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杂交后代对药剂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抗溴氰菊酯品系(R1)和抗杀虫双品系(R2)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对其后代的两个种群及亲本进行毒力测定,分析小菜蛾对溴氰菊酯和杀虫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后代两种群对溴氰菊酯和杀虫双不敏感;后代种群F1代与亲本对药剂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后代两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有明显逐代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稻与菰杂交后代稳定品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稻松前与菰的杂交后代 19个稳定品系的株高和穗部性状的分析表明 :这些品系之间以及它们与母本之间在性状上都存在差异 ,但性状表现仍是水稻的。通过对这些品系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稳定品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 ,以母本酶带为基础 ,主要表现为 5种类型 :互补型、新增酶带型、互补兼新增酶带型、母本型和母本酶带缺失型。因此表明 ,在高世代稳定品系中可能仍有菰的基因存在并表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赤眼蜂羧酸酯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以及对抑制剂的敏感度,研究了Wolbachia对松毛虫赤眼蜂药物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Wolbachia的产雌孤雌品系赤眼蜂羧酸酯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与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相比无明显差异.而3种药剂对感染Wolbachia的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羧酸酯酶性质的影响与对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羧酸酯酶性质的影响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药物对产雌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羧酸酯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药性的生化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MFO),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活性。结果表明:(1)抗性品系(抗性提高35.5倍)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比敏感品系高(1.83倍),并随着杂交后代中对杀螟丹抗性水平的下降而降低;(2)抗药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及其N-甲基吡唑衍生物(N-methylpyrazolebisdemethoxycurcumin,N-MPBDMC)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生物活性及其体内多种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证实其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BDMC及N-MPBDMC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毒力,观察两者对朱砂叶螨的致毒症状,并测定其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Ca2+-ATP酶(Ca2+-ATPase)、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结果】N-MPBDMC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BDMC,其中处理72 h后,N-MPBDMC对朱砂叶螨的LC50为21.77 mg•L-1,其毒力是BDMC的10.03倍,与95%哒螨灵原药的毒力相当。BDMC和N-MPBDMC分别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后,中毒试螨表现出类似神经毒剂的致毒症状,螨体内GSTs和Car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AchE、Ca2+-ATPase和MA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AchE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16.77%和36.57%,Ca2+-ATPase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17.55%和17.45%,MAO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8.04%和14.19%,GSTs活性平均分别上升了17.13%和18.93%,CarE活性平均分别上升了26.78%和25.98%。【结论】BDMC和N-MPBDMC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作用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螨体内神经系统相关酶活性有关,具体的作用靶标还有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3.
利用6个供体亲本与1个受体亲本一一对应杂交,而后进行反复回交,比较了后代稳定品系与亲本之间的粒形变化。结果表明,3个千粒重小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粒形增宽。3个千粒重大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其中2个千粒重降幅较大(1个稍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粒形变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毒力测定和生化分析,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稳定性,探讨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var.botrytisDC)、芥兰(B.alboglabraBailey)、上海青[B.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 ak ino]、甘蓝(B.oleraceaKale)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抗药性衰退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小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脱离选择压力的条件下,用花椰菜饲养4代后,小菜蛾对氯氰菊酯、杀虫双、灭多威、杀灭菊酯、毒死蜱、辛硫磷、甲胺磷抗性水平较快下降,抗性衰退比达1.65-3.68,而对阿维菌素、氟虫腈、虫螨腈、氟啶脲和刺糖菌素的敏感性变化相对较小,抗性衰退比为0.90-1.19.小菜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4代后对甲胺磷敏感性变化显著,以取食上海青的小菜蛾种群最为敏感,其次为取食芥兰、甘蓝和花椰菜的种群,F1代与F5代的LC50比值分别为3.68、4.43、5.18、7.70.衰退过程中,不同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均有所下降,F5代各种群间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差异不显著,而羧酸酯酶比活力间则有显著差异,比活力大小顺序依次为花椰菜、芥蓝、甘监、上海青的小菜蛾种群,F1代与F5代活力比值分别为1.72、1.90、2.70、5.14;F1种群的米氏常数(Km)值明显高于F5种群,为F5种群的1.61-2.10倍,而F5代各种群变化不大,F1代种群的最大反应速率Vm ax与F5各种群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对象,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CarE),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T6添氟组的CarE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88%和72%-81%,734两个低浓度添氟组的CarE活性与对照组和两个高浓度添氟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734、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89%-97%和73%-92%,734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对照组的全酯酶活性仅与最高浓度添氟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氟化物对家蚕血液CarE和全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内染毒的方法,研究了克百威、甲基对硫磷及两者混合物对湘云鲫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对其作用机制和以AchE活性作为生物学标记物来监测环境中农药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克百威和甲基对硫磷之间产生协同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表现得更加显著,AchE活性可以作为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二斑叶螨抗四螨嗪品系筛选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并明确其解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结果】室内用四螨嗪筛选二斑叶螨21代(Clo-R21品系),抗性倍数(RR)为122.26;Clo-R21品系对哒螨•四螨嗪和浏阳霉素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21.80和10.66;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锡和苦皮藤生物碱具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6.85、5.45、5.02、3.88、3.48、1.68;对苯丁锡、唑螨酯、噻螨酮具有负交互抗性,RR分别为0.72、0.65、0.55;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增效磷(SV1)对抗Clo-R21品系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39、1.70、6.78、1.64;Clo-R21品系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5、2.04、1.91、1.98和26.68倍。【结论】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主要受MFO介导,而CarE、ACP、ALP和GSTs也参与四螨嗪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