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3次和第4次复查复位样地693块、复位样木37101株为基础数据,利用计算机归类计算,编制出全省各树种(组)森林生长量(率)表。  相似文献   

2.
根据林业部的统一部署,我省于1992年3~10月进行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工作。承担这项工作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及有关地县共投入人力820人,投入工日51604个。他们按6公里×8公里布设的7975块样地,开展复查工作,并进行了自检。林业部中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代表林业部在全省范围内抽检了104块样地。检查结果是:内外业综合合格率为96%。质量等级评定为优;样地、样木复位率分别为98.46%和97.82%,均超过部颁标准。今年9月,这一成果通过了由林业部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一成果已经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现将我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报告摘登于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影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复位率的因子,寻找样地复位的途径,以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复位率。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勘察设计院、什肃省廉清办对甘肃省庆阳市合水林业总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组通过查看250个固定样地内业卡片,对样地进行现场实地测量核实,样地合格率为100%。至此,合水林业总场一类清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验收。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固定样地及其复位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影响固定样地复位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固定样地复位率的主要途径以及查找样地的主要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电子样地为基础,利用三角形匹配算法,对隐形样地进行复位,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隐形样地复位系统。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固定样地复位过程中所面临的标记丢失、易位以及样地被特殊对待等问题。借助于隐形样地复位系统,隐形样地的三角形匹配精度可以达到83.3%。  相似文献   

7.
一、核查结果 1998年度,国家林业局共抽中我省内黄、淇县、辉县、新蔡、商水、滑县、柘城、光山、郏县、新野10县(市),涉及45个乡(镇、场)。10个县(市)上报面积184065亩,抽查面积53062亩,核实面积43541亩,核实率82.1%,合格面积33388亩,上报合格率62.9%,核实合格率76.7%。面积核实率达到100.0%的有内黄和淇县,新蔡、辉县达到了95.5%,其余较低的县份是商水87.7%、滑县82.6%、柘城82.2%、光山71%、郏县61.7%、新野60.9%;核实合格率在85%以上的有内黄、新野、辉县、光山4个县(市),核实合格率较低的有柘城77.9%、郏县59.2%、滑县54.3%、新蔡40.7%、淇县40.1%,最低的是商水县,只有18.9%。另外,我省上报合格率也较低,最低的是商水县16.6%,其次是郏县36.5%。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ABC分类法进行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复位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据此探讨了提高样地复位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ABC分类法进行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复位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据此探讨了提高样地复位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桂西北杉木立木腐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北是广西杉木新产区,杉木立木腐朽在这一地区时有发生,通过对4个林场188个样地的调查分析表明,杉木立木株腐率为4%~31.08%材腐率为0.09%~0.16%立木腐朽的发生发展呈一定的规律性,发生的程度,因地因株而异。  相似文献   

11.
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而言,清查是目的,连续是关键。只有建立在样地复位连续清查的基础上,才具有资料数据的可比性、分析性。根据山东省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样地复位率。  相似文献   

12.
一、GPS卫星定位仪在森林资源三类调查设计外业中的应用。1.测定作业小班的森林位置。2.样地的初设与复位。使用GPS,只需设定并测定各拐点坐标,不需引点引线,且位置准确,效率高,复位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不等概两阶抽样法,评估长防绿化工程,通过对14个总体(县)307个小班(地块)3818个样圆的检查,其实造率、成活率、合格率的抽样精度分别为89.32%、95.42%、87.37%。说明云南省1990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成绩显著,该技术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保证固定样地复位率,是提高动态估测精度的关键,是关系到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连清)成败的大问题。本文根据几年连清工作的实践,就固定样地复位技术问题和复位途径提出浅见,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调查经验,主要阐述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样地的复位、样地的寻找、西南角复位、周界复位,以及样地西南角、西北角、东南角、东北角4个方位角桩的快速复位,为连清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业近闻     
我省是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的7省区之一,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我省现有样地7519块,其中国家级固定样地6440块,地方监测的省级固定样地1079块。通过全面复查,既要完成国家监测任务,同时也要按地、市提交地方监测体系的成果资料。样地各项信息因子的监测精度要求较高,样木复位率要求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福建九龙江、云宵和广东深圳3个种源7个样地秋茄的生长差异,凝练种苗采购和宜林地选择技术。[方法 ]基于7个样地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7个样地的秋茄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向陆林区样地A的秋茄平均株高、地径和叶片数比向海样地D的大,非潮沟边样地C的秋茄较比邻潮沟中间样地B的生长好,互花米草区样地E的秋茄比向陆样地A的生长差;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941+26.785X1+0.047X2(R2=0.872,P 0.01),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为Y=-356.815+26.396X1+340.407X20.01(MS=0.875,P 0.01);株高与地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48.961+89.203X1-23.88X12+2.548X13(R2=0.941,P 0.01),一元非线性模型为Y=289.888X1/(X1+8.913)(MS=3.626,P 0.01);福建云霄种源秋茄比九龙江和广东深圳的更适宜引种在沿浦湾。[结论 ]秋茄宜林地应选在水动力较弱的滩涂区,潮沟边缘栽种前应适当改造生境,以减小潮流的冲击;互花米草区需在清除后较长时间方可栽种秋茄;向海林区边缘造林时应采取措施减小潮水和藤壶等污损生物的胁迫影响;种苗采购应选择与拟栽种区气候较接近的种源地。  相似文献   

18.
茶陵529等4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4年起开展油茶选优工作,先后在茶陵县二仙林场、茶陵县林科所等地初选优株600多株,经决选包括引种在内建立105个优株无性系采穗圃30亩。1982年自采穗圃中优选18个无性系,历时9年完成选育和测定工作。对照全国油茶科研协作组制定的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4条标准(产油量30kg/亩以上;比平均产量高15%;果油率6.5%以上;果实炭疽病率3%以下),筛选出茶陵529等4个优良无性系。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1997年度全省50个县(市)34个国营林场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行了检查。①造林面积核实率为98.70%;造林面积合格率为95.8%;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完成计划的106.1%;义务植树、四旁植树完成计划的137.9%;封山育林完成计划的128.6%;②新造林地管护率为96.7%;新造林地抚育率为80.0%;造林档案率为95.3%;作业设计率为92.3%;造林检查验收率为93.9%;③人工更新、人工造林3年保存率为99.6%,合格面积保存率为96.8%;④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为89.2%;野生动植物案件查处率为99.0%;森林案件综合查处率为98.7%;⑤推广沼气为计划的124.3%;节材改灶完成计划的119.3%。此外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1982—1983年在新晃县调查了油桐尺蠖越冬蛹X(39块样地),卵块(30块样地)及小幼虫(30块样地)的分布型资料,用聚集度指标法及频次分布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少数低密度的蛹样地符合泊松(随机)分布外,其余皆符合聚集分布。根据有蛹(卵块)株率与百株蛹(卵块)量的关系,导出了根据有蛹(卵株率查百株蛹(卵块)数的公式,可在实践中试用。对蛹期防治指标亦作了讨论。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是油桐、油茶及茶叶的重要害虫。1982—1983年作者在湖南新晃县波洲公社红岩油桐林场及大湾罗公社毛溪大队(两地相距50多公里)研究了1982年越冬蛹,1983年第一代卵、2—3龄幼虫的空间分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