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藜科(Chenopodiaceae)本科为双子叶植物,约有100属,14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生于干草原、荒漠及海滨。我国有39属188种,全国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景天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470种,我国有124种,青海省有14个种2个变种,海晏县有2个种1个变种,即青海景天、草原景天、乳头费菜。1乳头费菜、青海景天、草原景天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经济用途  相似文献   

3.
<正>景天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470种,我国有124种,青海省有14个种2个变种,海晏县有2个种1个变种,即青海景天、草原景天、乳头费菜。1乳头费菜、青海景天、草原景天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经济用途  相似文献   

4.
世界鸨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鸨科约有24种,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非洲,为该大陆的固有种或特有种。此外,有1种分布在澳洲,有6种分布在欧亚大陆。所有鸨均栖息在干旱的开阔景观:草原、热带稀树干草原、高草原、各种类型的半荒漠和荒漠等地带。鸨的数量在不断减少。鸨如同营巢于开阔地面上的所有大型鸟类一样,最易受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有锦鸡儿灌丛化草场约1.48亿亩,占自治区草场总面积的11%。在全区有广泛的分布,尤以干草原草场带,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草场带的分布最为普遍。了解锦鸡儿灌丛化草场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这类草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分布于甘肃天祝草原的鹅观草属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分布有11种1变种.同时还发现不仅其模式标本均采自我国,而且所有种均属我国特有种,其中大都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相似文献   

7.
草原骄子--木地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地肤是藜科适温性多年生旱生半灌木,属荒漠植物。它是荒漠、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草地的重要伴生种或亚优势种,有时也能成为优势种。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区,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北疆各地的山麓洪积扇、山间盆地及低山丘陵,尤以伊犁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在天山南坡山地也有分布。在壤质、砂壤质、砂质和砂砾质土壤上均能生长。木地肤有很强的抗旱、抗寒和抗热能力,有一定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8.
1草原鼠的种类及危害1.1种类据统计,我国草原鼠类200余种,其中在草原上分布的种类有100余种,而黑龙江省草原鼠类有14种,分别为草兔、达乌尔黄鼠、长尾黄鼠、五趾跳鼠、  相似文献   

9.
加强法制保护草原促进畜牧业发展岳崇宝(郑州教育学院450052)我国是世界上草原类型多样的国家,草原类型主要有分布于北纬35°─51°之间的温带草原,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天山、阿尔泰山森林带以上的高寒草原和分布于我国中原和南方的草山草坡以及沿海海滩草地等...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草原棘豆属有毒植物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草原棘豆属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各地在棘豆中毒防治方面的对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草原有毒棘豆主要分布于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玉树州、海西州、海东地区和西宁市的30个县,棘豆属种类达36种,构成严重危害的有9种,分布面积为221.586×104 hm2;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家畜大批中毒死亡、影响家畜繁殖、妨碍畜种改良以及促使草场退化,破坏草地生态平衡和降低草场利用率;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火烧法、人工拔除和化学灭除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省位于北纬43°25′~53°33′,东经121°13′~135°05′。西部松嫩草场以大兴安岭为界与内蒙古相联,气候比较干旱,以草原及草甸草原类型的地带性植被为主,其总面积约有2700万亩,其中草原类型约3%以上,草甸草原约占96%以上。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和三江平原分布着8300万亩草甸与沼泽,但至今开发利用甚少。我省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草甸草原类型的草场上,此类草场担负着全省67%以上的家畜饲养量。由于草场开发利用不均衡,西部松嫩草场载畜量过大,草场严重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在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各优势类群,尤其鞘翅目昆虫、线蚓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对17种拟步甲科昆虫在荒漠化草原、退化草原、典型草原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认为也可作为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天然与实验放牧条件下,随牧压加强土壤动物各综合多样性指数与牧压呈负关联,出现优势类群单调与多样性、均匀性、种的丰富度降低的趋势,但密度、生物量降低不明显.定量放牧(4~8只羊/hm2)与自然放牧(轻中牧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似.火生态因子对表聚性及地表自由生活的土壤动物直接致死作用明显,间接影响线蚓及鞘翅类等土壤动物密度;火烧后膜翅类、鞘翅类恢复较快、螨类则较慢;小面积火烧后经竞争新空间约3年可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通过草原鼠种重点分布区域实地抽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甘南草原54种鼠类分隶于28属、10亚科、7科2目,形成鼢鼠类、鼠兔类两大主要鼠类种群群落,呈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构成高原鼢鼠群落、高原鼠兔群落、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共存群落的3个草原鼠类群落。不同鼠类因为草原植被类型以及草原地理位置的复杂性,构成了鼠种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分异性,随着草原植物群落的演变,草原鼠种的类型随之联动响应,个体种群数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 川西北草原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北与甘肃、青海接壤,西与西藏相邻。草原面积约2.43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约1.8亿亩。七十年代前,川西北草地牧草丰茂,奇花异放,各类优良牧草盖过身腰,好一派“风吹草低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候干旱变化和重牧利用对草地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日益加重,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适应北方干旱环境的旱生、超旱生植物资源,改良退化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驼绒藜属[Ce ratoides(Tourn.) Gagnebin)]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属旱生、超旱生半灌木,在荒漠和半荒漠化草原地区是马、羊、骆驼等家畜四季喜食的优良饲草.此外,该属植物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卫士",是改良天然放牧草地最有前途的牧草之一.因此,驼绒藜属植物在改良草原及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驼绒藜属牧草是藜科一个最古老的属.全世界共有7个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分布范围较广,在欧亚大陆,西起西班牙、东至西伯利亚、南至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有分布.我国有4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驼绒藜(C.latens)、心叶驼绒藜(C.ewersmanniana)、垫状驼绒藜(C.compacta)和长毛垫状驼绒藜(C.compacta var.longipilosa),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区).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境内广泛分布的温性草原类草地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该类草地区域分布规律及植被结构特点。认为温性草原类是青海省天然草地垂直带谱的基带草地,其分布范围东西跨越5个经度带,南北约跨越1个纬度带。分布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700~3500m,但在柴达木盆地及青南高原区海拔可上升至3900~4400m。草地植被组成每平方米牧草种类约为10~17种,以旱生丛生禾草西北针茅、疏花针茅、长芒草、芨芨草、青海固沙草等为优势种。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在利用上要做到保护和利用、建设和发展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7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第三季度新闻媒体记者通气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介绍,我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12%,世界第一。据介绍,我国草原资源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9%,是耕地面积的2.91倍、森林面积的1.89倍,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15倍。我国80%的草原分布在北方,20%分布在南方,北方以传统的天然草原为主,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中部,草原面积约239万hm2,肉羊养殖已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几年由于气候干旱,草场退化,而耐旱的针茅草生长旺盛.克氏针茅和大针茅成为草原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其分布面积广、数量大,是草原放牧所依赖的主要饲用植物之一.但是,针茅的颖果成熟时具有硬尖和长芒,常常刺伤绵羊的口腔和皮肤,或混入羊毛,影响皮毛质量.现将草场防治针茅草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饲料     
正黑龙江草原年均鲜草总产达千万吨近日,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近期编制完成的《2017年度黑龙江省草原监测报告》获悉,全省现有草原2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中、北部的山区半山区,全省草原年均鲜草总产量1000万吨左右,干草总产量约400万吨。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5%以上,松嫩地区盖度为65%,草原生态状况呈现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贝加尔针茅草原是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草原亚区东端,特有的一种原生草原类型,在中温型森林草原亚带占据着显域地境的典型地带性植被。在锡林郭勒地区,贝加尔针茅草原的面积有1,427.73万亩,占全盟草场总面积的4.8%,在草甸草原三个主要群系面积中占41.6%,居第一位,集中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境内,多伦县和锡林浩特市有少量分布(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