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冬季蜜源稀少,气温逐渐降低,适当给蜂群添加其他养分,如奶粉、维生素和食用盐等,搅拌均匀,以提高饲喂质量。人工补料主要是对蜂群补充糖水及少量粉料,其中糖水的补充必须讲究方法,否则适得其反,难以如愿。一、喂量适当初次饲喂时,糖水温度可略高于当时气温,以便招引蜜蜂吸食。饲喂量要适当,要根据蜂种的不同和群势强弱差别“量蜂而饲”。在严寒到来之前饲喂完毕。过早,易误导蜜蜂大量出勤,徒劳空飞;过晚,气温低,蜂已结团,易造成不采不吃,或采后加工难度增加,蜜蜂体能消耗过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正>寒冷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外界花源越来越少,给蜜蜂采集食料带来诸多不便,人工进行补足饲料对蜂群越冬尤为重要,主要是对蜂群补充糖浆和少量粉料,其中糖浆的补充必需讲究方法,否则适得其反。一、提高糖浆浓度糖浆浓度应适当提高,以1∶0.8左右为宜,再添加其他养分,如维生素等,搅拌均匀。根据蜂种的不同和群势强弱差别量蜂而定。初次饲喂时,糖水温度可略高于外界气温,以便招引蜜蜂吸食。  相似文献   

3.
很多中蜂饲养者认为,中蜂不需要进行人工饲喂,这是不科学的.为了加快中蜂蜂群的繁殖,促进蜜蜂的采集积极性,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关键时期,应对中蜂进行人工饲喂.虽然中蜂需要人工饲喂,但不同意大利蜜蜂,不能过度饲喂,一定要掌握好饲喂时间、饲喂量和饲喂糖浆的浓度.中蜂的耐饲喂性远不如意蜂,尤其不耐过度饲喂.饲喂稍有不慎,就会使成年蜂显现异常、出现"烂子"、飞逃等现象.因此,饲喂中蜂,要根据蜂群内的情况和外界蜜粉源、气候情况,按照中蜂的生活规律,定时、定量、定糖浆的浓度进行饲喂,切忌随意饲喂.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08,59(5)
我们在给蜂群大量补喂糖浆时,饲喂器中常有很多蜜蜂滞留,再添加糖浆是会淹死很多蜂。为了减少取出饲喂器清理蜜蜂和避免招来盗蜂的麻烦,不妨用手提水壶喂糖浆,先在水壶嘴上套牢一根细塑料管,塑料管的长度可按使用的饲喂器大小来定。使用时,向饲喂器里倒糖浆的一头要插入饲喂器内防止饲喂器淹蜂饲喂法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地区一般在白露前蜜源断绝,这时由于气温较高,蜂群处在活跃状态,养蜂人应注意以下管理:1.防止盗蜂由于外界气温仍较高,检查蜂群或抽调巢脾时要注意,不要把少量蜜脾和花粉脾长时间暴露,容易引起盗蜂。东北地区给蜂群饲喂糖浆通常在秋分前后完成。若是提早,易起盗,使蜜蜂空飞,既耗蜜又消耗蜜蜂体力;若是过晚,糖浆中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会导致蜜蜂冬季下痢。如果发生盗蜂,可采取简单方法加以制止,如缩小  相似文献   

6.
赵静 《中国蜂业》2008,59(5):36
我们在给蜂群大量补喂糖浆时,饲喂器中常有很多蜜蜂滞留。再添加糖浆是会淹死很多蜂。为了减少取出饲喂器清理蜜蜂和避免招来盗蜂的麻烦,不妨用手提水壶喂糖浆,先在水壶嘴上套牢一根细塑料管,塑料管的长度可按使用的饲喂器大小来定。使用时,向饲喂器里倒糖浆的一头要插入饲喂器内漂浮物的下方,然后稍慢的倒人糖浆,缓慢上升的漂浮物迫使蜜蜂向上退缩,减少蜜蜂被淹。  相似文献   

7.
(续2005年第2期) 5月是蜜蜂繁殖关键时期,饲料一定要充足.在黑龙江省此时一般不会缺粉,缺蜜的可加入上一年的蜜脾或用糖浆进行饲喂;用糖浆进行饲喂时要注意防止盗蜂;补助饲喂后要以奖励饲喂为主,促进蜂群繁殖.5月20日开始繁殖采集椴树适龄蜂,同时也进入了春季分蜂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不在缺蜜期用蜜、糖浆饲喂蜂群。在缺蜜期急需补充蜜、糖的蜂群,以调入整框封盖蜜为最好。处于缺蜜期又必须饲喂的,一般应在傍晚、夜晚进行,喂给量要限定在天亮前"吃"完。如不小心糖浆倒在箱底流出来了,可用大蒜素溶液喷在蜜液上,盖住蜜味即可防止他群蜜蜂寻味来盗。不过有2个时期饲喂一般不起盗:一是低温时期(5℃及以下),蜜蜂不能正常飞行采集故不会起盗,但此时饲喂本群蜂一般也不采食,可采用下述塑料袋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能够自动控制和调节的蜜蜂饲喂器。分别用清水、1:0.7和1:0.5糖浆对本饲喂器的自控性能进行了试验:a.自控灵敏度(从溶液进入饲喂器到实现自动控制的时间):水为5~15秒钟;1:0.7糖浆30~40秒钟;1:0.5糖浆40~60秒钟。b.流速(20群蜜蜂为一组糖水全部进入饲喂器的时间):水3分钟;1:0.7糖浆10~15分钟;1:0.5糖浆10~20分钟。c.饲喂效果(20群蜜蜂为一组、平均群势8框蜂):1:0.7糖浆饲喂总量10小时可达40~50公斤;平均每群进糖量为2~2.5公斤。结果表明:本饲喂器自控灵敏度高,饲喂效果好,使用本饲喂器比传统饲喂方法提高工效20~30倍,能够满足蜜蜂在各种情况下饲喂的需要,具备喂糖、喂水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小雪”节过后 ,寒流频繁袭来 ,气温降至零度以下 ,在我国北方草木凋零 ,到处冰天雪地 ,如果因为晚秋蜂群起盗或饲喂越冬蜜不足或越冬前气温偏高耗糖量大等原因造成一些蜂群越冬蜜不足。蜂群越冬前检查时发现此类问题后应及时喂足越冬糖。若越冬蜜不足而采用第二年早春提早喂饲 ,会引起蜂王早产子 ,巢温升高 ,蜜蜂耗飞损失加剧 ,蜜蜂寿命减少形成蜂群早衰 ,群弱或死亡。早春或严冬给蜂群补充喂饲糖浆不宜用塑料瓶开口自制饲喂器和塑料饲喂器喂蜂。因为当夜间气温急剧降低后 ,在饲喂器中采食糖浆的蜜蜂在饱腹后又被冻得半僵 ,很难爬出光滑的…  相似文献   

11.
两种饲喂器均采用无毒塑料注塑而成。喂糖用外挂250 mL带盖液瓶,内置500 mL带蜂路浮板液槽,规格35 cm×4.5 cm×4.5 cm,内外用塑胶管连接;喂粉用带蜂路浮板,可装150 g粉饼浅盘,规格37 cm×4 cm×1.3 cm。饲喂蜜蜂,用传统开箱的办法,要揭箱盖、保温物和覆布等,劳动强度大,散失巢温,还常遭蜂螫和易引起盗蜂,夜间又不能开箱;冷天在箱外喂,蜜蜂出不了巢门。该饲喂器解决了上述困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饲喂。早春包装如不及时奖饲,常会使蜜蜂回到冬眠状态,繁殖效率低;天天或隔天奖饲50~250 mL的热糖浆,3~7天补加一次花粉,既减少麻烦,繁殖…  相似文献   

12.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2009,29(10):15-16
(接上期) 3.3饲喂浓度 3.3.1贮糖饲喂浓度依据上述原理和意蜂、中蜂的贮备用蜜浓度都高的特点,蜜蜂贮糖饲喂用的糖浆浓度,就应该越浓越好,只要还在蜜蜂尚能较快吸取的浓度范围内就行.一般可以采用浓度66%、74%,甚至是糖的饱和溶液.即分别为:取2份向砂糖,加入1份水;取3份白砂糖,加入1份水.  相似文献   

13.
我原来在阳台上养蜂 ,用饲喂器喂蜂 ,使用保管没什么不方便 ,随着蜂群的发展 ,把蜂箱搬到城郊 ,饲喂就感到增加了不少的麻烦。我联想到街上卖豆浆、豆花用的塑料包装袋 ,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 ;蜜蜂既能咬掉塑料薄膜 ,也一定能咬破塑料薄膜吸食糖浆。便买来塑料袋装糖水多次试喂蜜蜂 ,终于成功了。不管浓度大小 ,蜜水、糖水都可以 ,既经济又方便 ,效果很好。特别是大剂量的补助饲喂 ,方便省事。好就好在它的容积不受限制 ,你可以根据饲喂量的多少 ,选购大小合适的无毒食品塑料袋。一般袋子要比实际饲喂量的容积要大些 ,摊放在框梁上不会被压破…  相似文献   

14.
1970~1973年养蜂研究所研究了若干品种蜜蜂孢子虫病的发展与饲料因素的关系。试验确认蛋白质补充饲料——花粉和奶粉会促使蜜蜂孢子虫孢子数增加,碳水化合物饲料比蛋白质饲料对孢子发育的促进要小得多。获得花粉饲料的蜜蜂中,尤其是灰色高加索山地蜂和意大利蜂的孢子虫孢子数增加最多。在饲料中加进花粉和纯奶粉适当,会增长蜜蜂寿命。只喂糖浆的蜜蜂寿命较短。糖浆中配制纯奶粉浓度过高(超过20%),反而会对蜜蜂寿命起相反的作用,这与乳糖酶增加有关。蛋白质饲料刺激蜜蜂幼虫的发育。除了用纯奶粉浓度过高会  相似文献   

15.
喂越冬饲料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 ,需要大容量饲喂器 ,至少要装3kg。我曾用小塑料盆、瓢、2.5kg的塑料桶 (截去上部分 )等当作饲喂器 ,容量大了 ,可是淹死不少蜜蜂。尽管放入秸秆、树叶等漂浮物 ,因蜜蜂不能在短时间内爬上巢脾 ,仍然有蜜蜂被踏压在糖浆中淹死。上述饲喂器口径太大 ,蜜蜂在漂浮物上乱爬 ,半天也找不到归路 ,2.5kg糖浆要整整一个晚上才能搬完。用木板做一个长高与隔板同样大小 ,宽3cm的木槽喂蜂 ,效果相当理想。如果下午6点钟喂一次 ,9点左右已被蜜蜂搬运完 ,可再添加一次糖浆 ,一晚上至少能喂进7kg糖浆…  相似文献   

16.
正饲喂蜂群是养蜂人经常做的一件事。我在饲喂蜂群时发现,在太阳落山前后到饲喂器上采食糖浆的工蜂数量多,以后逐渐减少。这种现象气温越低越明显,在气温较高时,部分工蜂会在饲喂器上挂着、爬行但不吮吸糖浆,东、西方蜜蜂无一例外。待到第二天清晨,太阳要升起来之前,到饲喂器上取食糖浆的工蜂又逐渐多起来,春夏秋冬无不如此。起初,我以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越冬饲料对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组织发育状态以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便为广大蜂农选择越冬饲料提供参考。在2015年10月底选取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越冬蜂群(群内无储备越冬饲料脾)9群(5框蜂/群),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3群/组),从11月2号开始分别以蜂蜜(蜂蜜组)、果葡糖浆(果葡糖浆组)和白砂糖水(白砂糖∶水=2∶1,蔗糖组)为越冬饲料进行饲喂,饲喂至11月下旬蜂群进入越冬期。整个试验期为2015年10月底至2016年3月初。分别于越冬前(11月初)、越冬中期(1月初)和越冬后(3月初)采集蜜蜂中肠,测定中肠消化酶(淀粉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在越冬中期采集蜜蜂中肠用于中肠组织发育状态和抗氧化酶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相对表达量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和蜂蜜组的蜜蜂中肠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P0.05)。在越冬中期和越冬后,饲喂不同越冬饲料的蜜蜂中肠内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的蜜蜂中肠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和蜂蜜组(P0.05)。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肠壁厚度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且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隐窝深度也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在越冬中期,蔗糖组的蜜蜂中肠So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蜂蜜组和果葡糖浆组(P0.05)。由此得出,蜂蜜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消化酶活性,蜂蜜和白砂糖有利于越冬蜂中肠组织的发育,而且白砂糖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因此,蜂蜜和白砂糖比果葡糖浆更适合作为蜜蜂的越冬饲料。  相似文献   

18.
蜜蜂属完全变态昆虫,营群体生活,在气温低、无花蜜采的冬季,在巢内结团过冬,这段时间就是蜜蜂的越冬期。为了使蜜蜂安全越冬,就要给它适时适量加喂越冬饲料。1饲喂方式11饲喂器饲喂:即从蜂具商店或厂家买回饲喂器,每次喂时把饲料倒进饲喂器即可。这种方法省时...  相似文献   

19.
李常平 《蜜蜂杂志》1999,(10):14-15
11月份本月气温在10左右,月初气温剧降、可见初霜、阴雨连绵;有的年份气温偏高,菊花甚至在下旬也不会被霜冻死,蜜蜂若出巢采集,回巢途中因气温下降而被冻僵、冻死,控飞比较难,养蜂员在管理工作中有任何疏忽都会造成全场蜂群"冬衰"。本月管理措施:回.在初冬干旱的年份里,气温往往高于往年10℃以上,蜜蜂可采回很多的蜜。但是其中有大量甘露蜜混入,因此本月初应提净越冬饲料脾用硫磺熏后另外保存,放人适量空脾让蜜蜂贮蜜。待没有甘露蜜进巢后,再油净蜜脾取出甘露蜜。按蜂量定脾。蜂路始终保持20mm,放王笼的蜂路可适当增大点,并…  相似文献   

20.
蜜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 ,为了生存 ,它把蔗糖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后才能供体内吸收 ,所以在蜜囊中就有生成转化酶的功能。无论蜜蜂采集花蜜还是糖浆时 ,还是把这些食料放在蜂房的过程中 ,通过蜜蜂口器和蜜囊就混入了转化酶 ,从而把花蜜和糖浆中的蔗糖转化为单糖。因此 ,在喂糖浆时不必加酸或酶促蔗糖转化 ,蜜蜂不会因人为饲喂糖浆中加了酸或酶 ,它本身就不往糖浆中加酶了。在喂越冬饲料时 (3~ 5天喂足 )巢房中出现结晶糖现象 ,我认为不是蔗糖中没加酸或酶造成的 ,而是人为喂蜂速度较快 ,需酶转化量较大 ,而蜂体内产酶速度跟不上糖浆需酶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