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浑河源林区的不同植被区,对大花杓兰进行野外资源调查,了解了大花杓兰在浑河源的分布状况和物候特征以及大花杓兰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大花杓兰的经营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区大花杓兰资源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长白山区大花杓兰的野外资源,掌握了大花杓兰在长白山区的分布状况和物候特征,以及大花杓兰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为大花杓兰的保育及引种驯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刘艳  姚延梼 《中国城市林业》2015,13(2):20-23,26
以晋北朔州市应县多年生柽柳地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按土壤深度和行间变化采集土壤样品,运用数理统计方式分析土壤基本情况,探讨盐碱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样地含水率较大,pH值为9.56,为极强碱性土质;土壤有效铜含量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并不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柽柳地土壤pH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含水率均表现为逐渐上升;在远离植株的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含水率逐渐下降。应县盐碱地土壤有效铜含量属于高等水平,积累现象明显,且有效铜含量会随着距离植株远近而变化,却不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试验得出,柽柳种植对降低盐碱度有一定效果,经过种植柽柳的盐碱土盐分明显低于对照,柽柳根系分布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盐碱性。  相似文献   

4.
胶东丘陵区典型赤松人工林的生长特征与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东丘陵区15块典型赤松人工林样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和密度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特征,探讨了林地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随林分密度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在0-18年间的年均生长速率要明显高于18-65年间的生长速率。赤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处于0.94~1.66 g/cm3之间,整体较为适中,土壤粘粒含量普遍较低。赤松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强。供试赤松林地土壤pH值均表现为酸性,土壤EC普遍很低。林龄较高的赤松人工林土壤CEC较为适中,而低林龄赤松林地土壤CEC处于"很低"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全氮和有效氮含量整体较高,而有效磷含量很低,有效钾含量整体较为适宜。胶东丘陵区赤松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均较为稳定,各指标在不同样地间的变异均为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5.
对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和火后不同年限火烧迹地0~15 cm土壤含水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火烧迹地中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表现为低强度高强度对照中强度,差异不显著;火后不同年限火烧迹地中土壤含水率表现为对照样地高于高强度火烧样地;在不同强度火烧迹地和火后不同年限火烧迹地中,土壤含水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晋北应县多年生枸杞地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按土壤深度和行间变化采集土壤样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基本情况,探讨盐碱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土壤含水率偏低,pH值为8.56,为强碱性土质。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枸杞试验地内的有效Fe含量积累现象极为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有效Fe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离植株不同远近,会影响土壤有效Fe含量,并呈现升高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枸杞地土壤pH值和含水率逐渐上升,电导率变化不明显;在远离植株的过程中,pH值、电导率和含水率均在20 cm~30 cm处出现高峰值,然后又下降。pH值和电导率均低于空白对照。整体可以看出,种植枸杞对应县盐碱地有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四个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碳氮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本氏针茅、油蒿、牛心朴子和严重退化地等四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土壤碳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群落类型土壤 0~ 1 0、1 0~ 30和 30~ 6 0cm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多不明显 ;不同群落 0~ 1 0和 1 0~ 30cm层土壤全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多表现出显著水平 ,基本表现为 5月明显高于 7月和 9月 ,而 7月和 9月的含量相差不大 ;各群落类型 0~ 1 0cm层土壤硝态氮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5月明显大于 7月和 9月 ;不同群落各层土壤铵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现为 5月 >7月 >9月。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不同季节各群落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比较一致 ,即 0~ 1 0cm >1 0~ 30cm >30~ 6 0cm ;不同季节各群落类型土壤硝态氮含量垂直规律不明显 ,仅 5月 0~ 1 0cm层的含量明显大于其它层次 ;不同季节各群落土壤的铵态氮没有垂直分布规律。虽然不同季节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群落间差异有些已达到显著水平 ,0~ 1 0cm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在群落间多表现出显著差异 ,各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5月和 7月的群落间差异更是达到极显著水平 ,但这些差异在群落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地区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以粉砂壤土为主,土壤粘粒含量较少;荆条灌丛冠幅内林木幼苗根周土壤粘粒与粉粒体积百分比高于冠幅外,砂粒体积百分比则低于冠幅外。栓皮栎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侧柏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荆条灌丛冠幅内外不同林木幼苗土壤的分形维数差异显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50~2 000μm)显著负相关,与粘粒(2μm)和粉粒(2~50μm)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速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毛杓兰生境保护,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毛杓兰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毛杓兰仅在保护区海拔较高、坡度较缓的阴坡及半阴坡、腐殖质丰富的疏林地及郁闭度较低的有林地区域分布,且种群数量较少,林地郁闭度、坡向、海拔、土壤腐殖质对毛杓兰分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太原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参考景观梯度分析法,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设置4类城市绿地样地,分析研究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太原城市绿地土壤基本呈碱性,p H平均值为7. 65,土壤TN在含量上处于偏低水平,为0. 13 g·kg-1,TP含量较丰富,为1. 32 g·kg-1;不同类型绿地土壤TOM、TN、TP水平分布差异性不显著。2)各类绿地土壤TOM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TN、TP随深度增加无明显的规律。3)城市化高水平区、中水平区绿地土壤TOM显著低于城市化低水平区,而TN、TP含量则显著高于城市化低水平区;城市化高水平区、中水平区表层TO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层,TN、TP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城市化低水平区TOM含量各层次之间无显著差异,TN、TP分布表现出类似的规律,0~20 cm土层含量显著高于20~30 cm,层次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一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5种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青钱柳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增长量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总生物量为最大,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叶片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的叶绿素含量最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逐渐升高;除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15%~25%的处理组的植株长势较差,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极缓慢外,其它4组在苗高和地径的净增长、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方面的差异性不显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此水分范围内变化不显著,说明青钱柳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以上均能适应生长,低于此值生长将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样地杂交马褂木的生长状况,分别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养分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速效钾含量外,不同样地间的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马褂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在样地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杂交马褂木生长的主要养分因子,它们与杂交马褂木的生长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在杂交马褂木生产管理中要倍加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对照样地,以树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为林木生长指标,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生长特征,结合土壤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林木生长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中度、重度间伐2年与4年后,各树木生长指标与对照样地相比均显著增加;间伐在减少林分内乔木层生物量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生产力,各时间段及间伐强度下乔木层生产力均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间伐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含量,减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胸径生长量与SOC、TN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土壤含水率(MC)、SOC、TN、TP显著正相关。[结论]间伐可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胸径和冠幅生长,增大林木单株冠径比与生产力,在本研究的3个间伐强度中,50%的重度间伐是最适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全磷含量较少,土壤pH为弱酸性,SOC、TN、TP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研究不同土壤pH值对多叶羽扇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叶羽扇豆植株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叶片黄花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POD活性升高,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升高降低的趋势,2年生植株较1年生植株影响更为明显。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绿素a/b比值及CAT活性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油松人工林1 hm~2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样地,设置加倍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地表物并挖壕沟与对照等不同处理方式,连续2 a测定0~20 cm层次土壤有效磷含量,计算其变化率、变化速率与环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季节变化,春季与夏初较低、秋季与冬季较高;0~10 cm层次中土壤有效磷稍高于10~20 cm层次的,但差异不显著。加倍凋落物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去除凋落物与去除地表物并挖壕沟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效磷含量,但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其变化率的差异性不显著;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速率表现出减幅波动,环比增长率与同比增长率在后期波动较大,但不同处理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季节变化对土壤有效磷含量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柴达木盆地5个盐生境的黑果枸杞进行了形态结构比较,探讨黑果枸杞为适应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盐分生境植株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全盐含量高、K+含量高、Cl-/SO42-毫克当量比大的氯化物-硫酸盐型土壤中植株高大,冠幅小而紧凑,叶片长条形,横切面圆形,高度肉质化,叶肉栅栏组织形成"环栅型"结构,叶脉不明显,无叶柄,枝刺尖利、坚硬;全盐含量低、Na+含量高、Cl-/SO42-毫克当量比值小的硫酸盐-氯化物型土壤中植株形态反之。但人工栽培后,K+为主,Cl-/SO42-毫克当量比大的硫酸盐-氯化物型土壤中植株较高,叶变为披针形,栅栏组织呈条形,叶脉明显,具短小叶柄,枝刺变长、变软。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群落 8 种优势树种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以及 3 种生境(沼泽、山地、临海)土壤和不同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树种叶片的碳、氮、磷含量及其计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显示出明显的种间差异性;不同生境(临海、山地、沼泽)之间的土壤差异主要表现为氮及碳氮比,其他如有机质、磷等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层则表现为有机质和氮差异明显,浅层土壤元素含量最高,其他指标在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除银叶树生长可能受到氮限制外,其他优势树种元素限制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辐射诱发叶艺兰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辐射诱发兰花变异体的产生,以黄色素花虎头兰与黄蝉兰F1代杂交组培苗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且经6次继代培养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叶艺兰株TRIR-2、TRIR-3)和原杂交苗F1代TRIR-1(叶片全绿)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这3种兰株在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原杂交苗F1 TRIR-1相比,(1)随着叶艺艺象程度增加,植株矮化越明显,艺象最明显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叶长、叶宽和根长都下降,但根数不减,叶片数增多;(2)叶艺植株增强了光合产物可溶性糖的合成,而叶片全绿植物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植株叶艺艺象越明显,叶绿素含量越低,对光能的利用和调节能力较低,同时植株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增强,但叶艺植株能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研究表明,辐射诱发了兰花叶艺型突变体新品系,可从中选育出叶艺兰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位于浙南山区的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为研究地点,调查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的种群分布情况,采集生境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土壤性质对景宁木兰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景宁木兰主要分布在公益林,萌生能力极强,但大部分植株的每丛萌条数量不多;分布区生境土壤pH均值4.96,含水率极低,有机质丰富,有效磷明显不足,上层植被不是影响居群间土壤性质差异的唯一因素;关联分析显示,景宁木兰的分布情况和生境土壤的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3个理化指标关联密切,其中pH值的影响程度最高,与景宁木兰植株数关联度最大的是中土层有效磷含量,与平均每丛萌条数关联度最大的是表土层pH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林龄和轮次的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构建了不同栽培林龄和轮次的杨树人工林试验样地,测定了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栽培轮次土壤密度值表现为1轮11年生>2轮9年生,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密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2轮3年生>2轮6年生>2轮9年生,且各样地之间呈显著差异;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各样地之间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则呈显著差异,在不同林龄样地上呈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还显示,表层0~10 cm土壤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对应地高于10~ 30 cm土层的含量,而pH值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栽培轮次和林龄的杨树人工林样地上对应土层土壤养分元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