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杉木萌芽林中散生零星的毛竹,采取逐步垦复扩鞭、砍伐老竹并施孕笋肥、护笋养竹、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培育改造成材用毛竹林。改造后竹林立竹量由285株/hm2提高到3 240株/hm~2,毛竹平均胸径由原来的4.2 cm提高到9.2 cm,达到毛竹丰产林标准,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目前立木投入产出比达到1:2.3,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笋、材两用毛竹林是近年来在总结毛竹用材林和笋用林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毛竹经营类型.有些地方对毛竹林经营粗放,存在只收不管的现象,造成竹林出笋率低,立竹株数增加缓慢,质量下降,林地生产力极低.对现有毛竹低产林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投资少,见效快,能充分发挥竹林自身生产潜力,规模可大可小,方式灵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用材竹种和笋用竹种,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山区林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广德县目前拥有竹林面积78万亩,立竹蓄积量2亿株,均居安徽首位。其中毛竹面积60万亩,立竹蓄积量1.1亿株,年产毛竹1300万根,鲜  相似文献   

4.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 ,是全国南方九省(区)重点林业县之一 ,每年生产毛竹240万根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区划办公室列为毛竹最适宜种植区。1999年全县有竹林面积29万亩 ,其中毛竹24万多亩 ,其它竹5万多亩 ,立竹量5460万株。融水毛竹生产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 ,重砍伐 ,轻管理 ,致使毛竹产量低 ,胸径小 ,质量差 ,产量少 ,每亩立竹量仅100~130株 ,胸径在5~7cm之间 ,高6m左右 ,亩产竹8~10株 ,年亩产值60~80元 ,且所砍伐的毛竹只能作原竹出售 ,1根才纯收1元多钱 ,效益很差。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怀化地区有毛竹65.4万亩,蓄积量6075对株,年采伐250万根,生产竹笋干377吨。现有竹林经营管理粗放,单产较低,亩平立竹92.8株,质量也明显下降。为了改造低产竹林,实现高额丰产,摸索材用竹林改笋用竹的经验,我们从1980年起,在地县科委、林业局支持下,开展了楠竹材用和笋用丰产林培育试验,取得了大量数据,获得了朋显效果。试验地点和方法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竹种,江西省现有毛竹林73.5万hm~2,立竹13.7亿株,面积和立竹均居全国前列。毛竹生产是我省林业的重点支柱产业,也是我省林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我省毛竹林经营粗放,立竹度低,竹径小、低产林比重大,均年  相似文献   

7.
对景南乡忠溪、东塘村,红星街道包山村,鹤溪街道王木坑村,渤海镇梅坑村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进行劈山抚育、科学伐竹、适当垦复、合理留养等改造措施,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笋产量、竹材产量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改造,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提高发笋率,同时提高毛竹质量。  相似文献   

8.
毛竹低产林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施用营养液与对照相比,施用营养液与混合肥相比,对毛竹株数增长率影响均有显著差异,施用混合肥与对照相比,对毛竹株 增长度影响差异不显著。2种施肥方案与对照相比,对胸径的增长率和退笋株数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施用营养液可增加纯收入,施用混合肥纯收入反而减少。毛竹低产林施用混合肥效果不明显,经济上也不可行;而施用营养液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立竹度,用工、投资少,效果好,经济效益高,不失为低产林改造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毛竹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湖南省桃江县进行了为期9年的毛竹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新竹平均增加299株/hm2,平均增量为406.7%;胸径平均增加0.53 cm,平均增量为6.4%。在实施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项目的同时,还进行了低产林综合改造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其出笋数、新竹数及新竹胸径的差别较大,集约化经营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 de Lehaie]林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的精准施肥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毛竹纯林,在样地经垦复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毛竹专用肥(ZYF)、矿渣肥(KZF)和不施肥(CK)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块20 m×20 m的样地,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毛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笋数、退笋数和成竹数。毛竹专用肥处理出笋数和退笋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9.48%和51.17%,矿渣肥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高出16.05%和16.96%;而矿渣肥处理的成竹数最高,其次为毛竹专用肥处理,二者分别比对照高175、108株/hm~2。不同施肥处理间,竹笋地径总体呈毛竹专用肥处理最高,其次分别为矿渣肥和对照处理,而笋高在不同处理间的波动较小。2种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新竹胸径和大径材毛竹的比例,并以毛竹专用肥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毛竹专用肥处理新竹枝下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矿渣肥与对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毛竹专用肥更有利于作为以生产竹笋、大径材竹为目的的毛竹林培肥措施,矿渣肥对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短期肥效低于毛竹专用肥,可能与其为缓释肥有关。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2006年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毛竹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毛竹低产林较多,平均立竹量每亩107株,平均胸径9~11厘米;2.竹农在毛竹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乱砍、乱挖竹笋,又不抚育,地下鞭蔸拥塞,林地板结,严重影响孕笋长竹,致使产量逐年下降;3.长期不进行施肥管护,造成竹林长势差;  相似文献   

12.
1概况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经过200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现有竹林面积9900hm2,毛竹林面积7716·4hm2,总株数2367·75万株,每公顷立竹度3066株,折合每亩立竹度204株,高于全省用材林毛竹每公顷立竹度2000株(133株/亩),但是仍然有35-40%的毛竹低产林存在,这部分林地立竹稀疏,径级小、单产低,只栽不管,只砍不抚,经营粗放,过度伐后荒芜,垦复后留立竹少,杂灌木混入,大多数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造成毛竹生长不良,经营水平低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要,该县对毛竹需求急剧上升,现该县拥有大型竹胶板厂一座,招商引资的竹加工厂5处,再包括商品竹…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靖安太平洲毛竹林进行毛竹专用矿渣肥不同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毛竹新竹胸径、枝下高、成竹数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根据试验得出矿渣肥影响毛竹胸径生长3因素的最优水平依次为:笋前施肥、45%矿渣肥8 kg、株施;影响毛竹枝下高生长3因素的最优水平依次为:笋前施肥、45%矿渣肥12 kg、株施;影响毛竹成竹数3因素的最优水平依次为:笋后施肥、45%矿渣肥12 kg、株施。  相似文献   

14.
林勇辉 《绿色科技》2013,(11):37-39
指出了毛竹林在福建省闽北占有很大的比重,因现有林分的树种组成、密度、林分结构等不甚合理,忽视毛竹培育,盲目砍伐毛竹,滥挖笋,又不善管理,所以造成林相残破,为此对低产混生毛竹林,采用了择伐、深翻垦复、施肥等技术,使竹林在3年后,改变竹林林相,立竹年龄、密度达到合理结构,提高了竹林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 ,有楠竹面积 4万hm2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 38% ,但由于经营粗放 ,砍伐不合理 ,平均立竹仅为 1 1 0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为 7 7cm ,且平均立竹 1 0 0株 / 6 6 7m2 以下的竹林占 1 3万hm2 。从 1 995年至1 998年 ,桃江县连续 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楠竹低产林改造 ,主要措施是对 2 5万hm2 低产竹林进行松土垦覆 ,对 0 4 7万hm2竹林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 (每 6 6 7m2 施肥 2 5kg) ,结合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使桃江县竹林平均立竹达到了 1 4 7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达到了 8 3…  相似文献   

16.
毛竹平衡施肥促丰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良的速生用材竹种和经济竹种.在毛竹林的经营中,为促使毛竹丰产、高产,需要追施肥料来补充养分.毛竹林施用的肥料有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和采用先进的方法,达到毛竹经营的长久效益,养分平衡和地力维持.土壤肥力状况是毛竹林合理施肥、集约经营的重要依据.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经营时期的毛竹林合理施肥,表现出毛竹林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低产毛竹林的主要原冈是土壤20~40cm土层有效养分总储量低,而施肥能提高出笋数量,并使发笋期提早和延长,实践证明,氮磷钾合理配比施肥效果明显.平衡施肥能有效提高新竹眉径,使竹子明显增粗.  相似文献   

17.
毛竹又称楠竹,属于禾本科竹亚属。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管理得当,造林7—8年后,就可砍伐利用,连续经营利用百年不衰。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3—6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从2000年实施社会办林业开始,毛竹已成为宣州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其在退耕还林和重点工程项目造林中,已经形成“把山当地种、把竹当菜种”。  相似文献   

18.
三种地被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6天至第16天进入出笋高峰期;鸡毛竹出笋期历时37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5天进入出笋高峰期;南平倭竹出笋期历时33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1天进入出笋高峰期;3竹种出笋数量和退笋数都呈"少—多—少"的趋势,出笋数:鸡毛竹(278株/m2)>南平倭竹(253株/m2)>黄条金刚竹(141株/m2);退笋数:南平倭竹(74株/m2)>鸡毛竹(63株/m2)>黄条金刚竹(33株/m2);3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logistic增长;3竹种昼生长量总体上高于夜生长量,在昼夜24h黄条金刚竹出现2次生长高峰,鸡毛竹出现3次生长高峰,南平倭竹出现1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19.
在实现“一年栽竹、三年满园、五年成林、八年取材”的小块速生丰产林试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毛竹速生丰产的有效管理技术措施,我们进行了几项技术管理措施的试验。现将其中出笋前追施化肥对提高出笋率、成竹率的试验情况初步整理于下: 1.试验目的 根据毛竹退笋的主要原因之一系营养退所致,我们设想能否在出笋前,补充营养,即通过追施化肥的方法来提高毛竹的出笋率、成竹率。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红岩工区,山湾坡地,坡向东南,土层深1米以上,黄粘土,PH值6.5。 3.造林情况 一九六七年春造,密度每亩二十株,当年保存率为百分之七十五,目前仍年年发笋成竹,属花年林分。 4.林分结构和历年成竹情况 详见表1、2。  相似文献   

20.
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现有竹林资源410万亩,其中毛竹林达332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81%,毛竹蓄积6亿根。按经营目的分,材用竹林300万亩,笋用竹林15万亩,笋材两用林30万亩,其它用途林65万亩。按经营水平分,一类竹林90万亩,二类竹林即一般经营的220万亩,三类竹林即粗放经营的100万亩。低产林所占比例较大,对这些毛竹低产林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抚育改造增收见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